赵岩国学博物馆特色活动

雨花区金马社区开设国学大讲堂。作者:安文莲来源:赵岩晚报

本报讯(记者安文莲)日前,河北省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协会会长吴孟恩题为“传统文化与和谐家庭”的讲座在金马社区腾跃苑文体活动中心举行。据悉,鱼洞办事处金马三居委会将“国学大讲堂”搬进社区,在石家庄尚属首次。

据了解,这样的国学讲座在这个社区已经连续举办了四期,社区居民反响良好。金马三居委会相关人士表示,“国学大讲堂”只是他们“传统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让居民重新发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有效改善社区的人文居住环境。

活动发起人、赵岩国学博物馆馆长刘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近百年的文化断层,中国人已经远离传统,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越来越西化,或者说当代中国人越来越不像中国人了。国学经典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其实是中国人的正常生活。千百年来,这种精神在中国人的血液中代代相传,从未间断。因此,应该把传统文化从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中请出来,直接走进社区,让传统文化的精神重新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赵岩郭雪博物馆——开设郭雪讲堂,品味经典早教。

教育新面貌:“国学早教”出现在社区的黑板报上。

4月16日上午,省城金马小区的李女士正在认真地看小区的黑板报。“偶然在黑板报上发现中国家庭教育的内容,看了两期,还不错。现代家长要真正懂国学,学传统经典。”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是三周前发现这份黑板报的,内容每周更新一次。从第一期的《胎教》到这一期的《弟子规》,内容简单实用。至于谁办的黑板报,她也不清楚。但她感谢办黑板报的人,因为这些内容让她意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记者辗转找到了处理黑板报的人。他就是致力于推动国学教育的河北博物馆馆长刘。刘主任说,国学精神无处不在,黑板报只是其中之一,重在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教育。此外,他还同时举办将传统文化带入社区的活动,希望从基层做起,让普通人意识到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正常生活。4月16日下午,还邀请了河北省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协会会长吴孟恩先生在金马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传统文化与家庭和谐讲座,引导社区居民通过修身养性实现家庭和谐。

国学家教品味经典

中国传统学问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家庭教育是中国传统学问的重要组成部分。刘主任说,在古老的家庭教育传统中,已经有丰富的家庭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

导师标签

产前教育

说到胎教,很多年轻妈妈认为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科学概念。其实胎教在中国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经是很时尚的事情了。刘主任介绍,《列女传·母仪》中记载,的母亲太仁“盲邪色,聋淫音,不能傲言,能胎教。”因此,她生下了周文王,这位天生的智者,传授各种知识。因此,太仁一直被视为胎教的典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孕期行为、收养、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孕妇的健康,预防胎儿发育不良。

温馨提示:现代医学证明,胎儿确实具有接受教育的潜力。如果给予科学适度的早期人为干预,可以使胎儿的各种感觉器官在诸多良性信号的刺激下功能更加完善,同时对胎儿心理潜能的发掘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音乐胎教,抚摸胎教等等。

○早期教育

除了胎教,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但实际上,传统教育中一直提倡早教。刘主任说,中国有句俗话,“教一个新媳妇,教一个娃”,意思是教育要尽早给一个人。对于新生儿来说,面对的一切都是第一次,所以婴儿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孔子曾说:“小人得志,习惯成自然。”意思是说一个人小时候受的教育和影响形成的习惯和出生时一样稳定,会作用一生。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将终身受益。

民间流传着一句话“三岁照顾老人,七岁照顾老人”,进一步印证了三岁前婴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品味经典

机会教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善于机会教育。刘主任强调,所谓机会教育,就是在孩子第一次面对新事物的时候,家长要抓住机会,帮助孩子树立是非观念和规则意识,而不是没完没了地说教。

一个孩子生来除了本能没有任何生活经验,一次次面对行为经验。经验的积累形成经验,行为的重复形成习惯,习惯固化为经验后会成长为性格。还有“性格决定命运。”如果追根溯源,一个人的命运显然是受婴儿期的行为习惯影响的。这种行为习惯会在三岁前基本完成,这就是“三岁看大”的道理,而“七岁看老”则是说习惯会在孩子七岁时固化成性格。坏习惯是可以改正的,但是坏性格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一个七岁之前没有完成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基本上一辈子都是平庸的。

小贴士:

那么如何进行机会教育呢?

不要溺爱和放纵——避免简单。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说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其实问题不在孩子,而在父母。

因为孩子很聪明,一出生就会知道人的颜色,会根据父母的喜怒哀乐判断对错。如果家长不能抓住这个最好的教育机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当然就很难让孩子“该做的做,该停的停。”所以,初为人父母要“端庄善良,切忌单纯。”也就是说,不要对孩子过于亲密和娇惯,也就是“别扭”,不要对孩子的行为放任不管,也就是“简”。否则,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傲慢、拖拉、不懂礼貌。

礼仪是从小养成的——弟子的规矩

俗话说:国法,家规。其实,相比于自由散漫的孩子,家教好的孩子往往更懂事,更能有所作为。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家规?刘主任重点推荐了清代编著的《弟子规》。该书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100多条行为准则汇编成一句三言律诗,通俗易懂又不失深意。

链接:

日常教育中贯穿国学经典的注意事项

●用国学经典对宝宝进行道德教育,要有选择地吸收。毕竟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伦理体系中,有些内容是跟不上时代的。只有“区别”吸收,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美德教育。

●孩子在特定的场景中学习国学,除了和父母用自己的语言读、听、懂、背、说,最后归结到这个场景。这样做不仅是“有始有终”,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感同身受,印象深刻。

●结合身边的小事给宝宝讲一讲。你要考虑孩子的理解力。解释的深度和广度应该随着年龄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人人都要爱”,三岁的孩子明白“尽可能帮助别人”就够了;五六岁的孩子需要知道,爱就是为别人着想;十岁左右的孩子应该明白,尊重和理解一个人也是爱他的表现,爱是不需要回报的。

●鼓励孩子温故而知新,学以致用,在很多类似的场合用一定的道德准则规范自己,逐渐形成自觉的行为。

中国文化导师开班

孩子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讲弟子规

很多宝宝都是“混日子”,父母打招呼要洗澡,放好玩具或者不看动画片,几次之后就不动了。每次遇到这种场面,父母不妨趁机教弟子规矩:“父母叫的时候不能慢,指挥的时候不能懒。父母一定要听他们的,父母一定要有责任心,听话。”自己说一句话,让孩子一句接一句的学,然后再解释,让孩子明白父母跟自己打招呼要马上同意;父母要求自己做一件事,要勤快;家长在教学时要恭恭敬敬地听;欣然接受父母的批评。告诉他,孩子一直都是这样尊重父母的,从而让他们学会尊重父母长辈,懂得规矩。

教育要点:

父母主要应该教育孩子抓住机会做事,关心别人的感受,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在别人方便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诉求,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这是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爸爸妈妈不妨借助中国典籍中的基本礼仪,培养男孩的绅士风度和女孩的绅士风度。

注意:

在家长和读者的建议下,从这一期开始,正式开设中国家庭教育课。记者将邀请中国资深教育工作者,向家长和读者传递传统教育的精髓。赵岩少儿国学特训营由赵岩国学博物馆推出,是对6~15岁青少年进行全方位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暑假,七八月份准时开营,或追寻圣人故里,或关闭山林景点,或探访名师,让孩子们远离城市的喧嚣,真正拥抱自然,深入实践国学——所谓“相隔十天,孩子归家”;深鞠一躬,心存感激;一次水浴,孝子深情;友情兄弟,懂事;学生和青少年,爱自己;做人,做人;观心修身,内圣外王。

你希望你的孩子过什么样的生活?今天你为他种下什么种子!

1.我们希望为我们的孩子种下“八根智慧之根”。

孝顺父母的根本——时间管理的根本——义

冥想和智慧的根源——正定目标管理的根源——正业

思维导图的思维根源——为人师表的思维根源——做对。

言语表达的根源——道统内心交流的意义根源——正念

2.训练营结束后,你的孩子能得到什么?

播种梦想。※

古代儒家强调“修身齐家,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承前启后,万世太平”。要通过先贤的故事,引导学生下定决心,靠自己努力,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节做起,朝着目标和梦想稳步前进。

萌芽-水的希望。※

古代小学的重点是“扫、应付、进、退”。通过暑期特训营的强化训练,让孩子从言行举止中懂得“进退有度”,让孩子养成“该做的做,该停的停”的习惯,从而深刻理解“大学”中的“知止”。

※桔子——目标管理

荀子曰:“道虽近,不可为也;事情虽小,也不是不可以。”孩子要想实现人生目标,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目标管理方法。我们的导师会帮助营员分解目标,为每个学期设定阶段性目标,预见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教他们如何积极解决。我们还会为营员建立档案,进行长期跟踪辅导,直至达到目标。

※香蕉时间管理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但是一寸金买不到一寸光阴。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学会管理时间,就是学会管理命运。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帮助孩子制定时间管理计划,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从而有条不紊的安排学习生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苹果——用全脑思考。※

根据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结合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德提出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通过“思维导图”,帮助您的孩子建立全脑思维模式,从而促进他综合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孩子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桃子——老师就是老师。※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分享。让孩子像老师一样学习,让孩子在扮演老师角色的同时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同时鼓励孩子在学习的同时认真听讲,从而真正理解和消化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

※葡萄交际表达法

有研究数据表明,85%的人际成功是人际交往。而当代的孩子普遍缺乏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情绪的技能越来越差。通过本次特训营的封闭式训练,我们希望帮助孩子们树立“设身处地”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际交往原则,让他们学会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技巧,从而实现生活中的自由交流和表达。

※李子——自我突破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勇敢,愤怒。”拓展训练是“实现自我突破,培养勇气,增强团队意识”的最佳手段。本次特训营将专门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增加一些拓展训练科目,让孩子学会欣赏和关爱对方,克服心理惯性,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4.这次特别训练营的营地安排

光禄书院——光禄山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城南3公里,距石家庄市区仅40分钟车程。据说是五代以后唐明帝李从珂的出生地,也是解放前夕中央华北局和华北军区的驻地。光禄书院是一个位于光禄山上的“洞村”,集会议、培训、观光、旅游、度假、拓展训练于一体。它不仅幽静美丽,而且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沟壑纵横。雄伟的山脉和茂密的森林,从繁华的城市来到这里,会立刻让人感到回归自然的清新和遥远,非常适合孩子进行长期封闭的学习和训练。

5.本次特训营的主要内容安排

八天精品营-

1,落实弟子规,培养孝敬老师的习惯;2.参加拓展训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3.练太极拳,学一个简单的拳架;4.头脑风暴,建立全脑思维模式;5.制定时间管理计划,养成自我管理习惯;6.组织一次演讲比赛,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7.爬山,在隧道里战斗,拥抱自然,重温历史。

第21集训营-

1,学习国学精品课程,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2.学习传统文化礼仪培训班,正气凛然;3.全面贯彻《弟子规》,培养孝敬老师的习惯;4.每天参加拓展训练课程,培养团队合作意识;5.每天练习太极拳,学习一套基础拳架;6.头脑风暴,建立全脑思维模式;7.学会制定时间管理计划,养成自我管理习惯;8.组织参加演讲比赛,训练自己的沟通能力;9.排练国学实验舞台剧,锻炼表演能力;10,爬山,地道战,拥抱自然,重温历史。

特别说明:为保证教学效果,禁止家长陪同或控制营地。国学教师暑期培训公告

1,国学老师,前途无量功德无量的新职业?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中国教育,风起云涌;百家讲坛,闪耀荧屏;经典阅读,落户校园,从政府,到民间,从媒体到学校,学习祖国传统文化一时蔚然成风,国学教师几乎一夜之间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职业。教育部预测,未来五年,全国不同层次的国学教师缺口将达数千万,在国内一线城市月薪达到万元是普遍现象,在国外任教收入更是可观,可见国学教师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中国老师教什么?当然不是说汉字、语文的“听、说、读、写”,而是要使学生“以经学为基础,以史为重点,以先秦诸子为枝,以汉魏之诗为叶,以明孔孟之道,得孙吴之机,明数理之术,修一生之志”,最终做一个“富强而不淫”的人

2.参加汉语教师培训有什么要求?

⑴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学教育感兴趣。⑵孝敬老师,严谨诚实,好学有爱心。⑶形象好,语言能力强。(4)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或在职中小学教师优先。

3.本次暑期培训所教授的课程。

启蒙课:详解三字经(15课时)和从弟子规矩到孝经(20课时)。

经典课程:《四书概论》(50课时)、《道德经》(30课时)、《易经》(30课时)。

专业课:汉语教师教学技能(15课时)、中国传统礼仪(10课时)。

实践课:参加“国学特训营”,进行实践教学(一周)。

4.讲师介绍(部分)

5.就业方向描述

对参加过本次培训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协会将负责安排在赵岩国学馆、弘毅国学馆等国学教育机构就业,或推荐到省内中小学担任国学教师。对于个人资历和成绩优秀的,可以考虑推给相关国际文化交流机构。

6.学费

学费(1.700元)、实习费(350元中含食宿费)、教材费(1.20元),共计21.70元。

7.教学时间和地点

授课时间:2065 438 7月5日~ 8月22日+00(全天上课,周日休息)。

地点:河北省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协会国学教室

具体询问:赵岩郭雪。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