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蒸笼教案

活动目标:

1.看图理解绕口令。

2.感受绕口令的文学词汇和形式特征。

3.感受画面简洁生动的美感。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孩子说出图片的内容。

5.知道绕口令中拟声词的有趣用法。

重点和难点:

感受绕口令的文学词汇和形式特征。

活动准备:

1.童书:蒸笼。2.CD:蒸锅。3.教学电子资源:蒸笼。4.儿歌示意图附后

活动流程:

先展示教学电子资源中的图片,引出儿歌。

1.这是什么?有什么用?你在哪里见过?

2.这三项(都以“笼”字结尾)有什么相似之处?

3.如果把《蒸笼灯笼鸡笼》放在一起,快速读三遍,谁愿意试一试?

第二,请阅读儿童读物,引导他们从画面中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画面的简单生动。

1.这幅画;电影里有几个角色?他们穿得像哪里?

2.上面的两个人在干什么?下面这个呢?

3.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画的?画人的时候用过这种方法吗?

第三,老师读儿歌2-3遍,让孩子欣赏,然后出示示意图,让他们跟读。

1.这首童谣里有几个称谓(你,我,他)。

2.我该怎么办?你是做什么的?他是做什么的?

3.做蒸笼的不做什么?做灯笼的不做什么?鸡舍不做什么?

4.这个图上的箭头是什么意思?我们以什么顺序阅读它们?

第四,组织孩子通过游戏接触儿歌,感受绕口令的幽默。

游戏规则:让一个孩子扮演蒸笼的角色。他开始读前两句,“我做蒸笼,你做灯笼,他做鸡笼,蒸笼不做鸡笼和灯笼”。在阅读时,他随机指派另外两个孩子扮演灯笼和鸡笼的角色。然后指定的孩子们根据他们的角色读“制灯笼的人不做鸡笼和蒸笼”和“鸡笼不做鸡笼和灯笼”。每个孩子都要注意,也许你会被分配。如果你是一个“蒸笼”,你应该说什么?如果你是一个“鸡窝”,你应该说什么?

活动反映:

设计活动的时候觉得这首儿歌有点绕口,总担心孩子们学不会。所以在教学前,我让孩子们观察图片,了解蒸笼、灯笼、鸡笼,让他们了解制作蒸笼、灯笼、鸡笼的人,并向孩子们明确表示,卖馒头的人是不会卖灯笼和鸡的(即“蒸笼制作者不做灯笼和鸡笼”)。同样的,他们了解到做灯笼的人不做鸡笼和鸡窝。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我还把图片去掉,让孩子凭记忆念儿歌;还要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给孩子单独读儿歌的机会;最后,音乐被带进了游戏。随着儿歌的节拍和节奏,孩子们愉快地玩着游戏。活动结束时,除了几个孩子做不到外,其他孩子都能读儿歌。

百科:蒸笼起源于汉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其中,蒸笼以其原汁原味,汽水不倒流,色、香、味俱全而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