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所谓的人的人生旅程,不过是一个艰难的回归过程。回归什么?回到原点,童年纯真的精神。

年轻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纯粹的真善美的原始精神。

无论你在生命中有多老,甚至在弥留之年,遇到什么样的惊喜或恐慌事件,甚至在你弥留之际,猝不及防的时候,人们下意识喊出的声音往往是“我的天啊”。

这其实是成年人在心理上回归童年的一种反应。把这种叫做童年的状态向前演绎,也就是回到最初的童年。这一刻的开始,我懵懂无畏,无心轻率,无悲无喜,无情无心。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人最接近道教初兴时的状态。始有道,道之初有灵。这种精神就是孩子的精神。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反复强调婴儿已经获得“道德”境界的状态:“柔则能为婴儿?”这就是开悟的境界。“如果一个婴儿没有孩子,就没有回报。”这就是开悟的境界。“常德不离不弃,还宝宝。”这就是开悟的境界。“人多口杂,圣人为子。”这就是街道的状况。“道德的厚度比孩子还厚。”一个赤子,一个婴儿,也是一种显道的状态。

在中国传统经典中,《道德经》是最能理解道本真善美精神的著作。其次,墨家接近这种精神,儒家实际上一定程度上离开了这种精神。离得最远的是法家,他们已经完全脱离了这种精神,从而走向了完全对立的状态。它的方向和路径类似于古希腊的斯巴达。

法国的卢梭对婴儿和儿童的至高无上也有深刻的理解,所以他写了《爱弥儿》等作品,主张自然主义。卢梭关于儿童教育的名言是“教育即成长”。所谓“成长”,就是自然状态下的原始表达。可见,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真正源于“自然”。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恰恰是卢梭思想中特别被批判的有害的政治浪漫主义情结。我们知道浪漫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是伟大的,但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的浪漫主义,弊大于利。

与卢梭相比,老子思想中最受诟病的恰恰是市井之态:“人以耳目,圣人以儿女。”按照一贯的批评,说老子有愚民主义倾向。希望人不要有聪明无知。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我希望“人少的小国”,“人到死都不交往。”从社会政治的角度来看,老子确实有保守甚至退缩的倾向。对抽象规律的理解透彻,但对人类文明发展缺乏远见,是老子思想的软肋。

当然这些都是后面的问题。也就是老子在人类脱离了婴儿的状态,获得了思考和思辨的能力之后,对未来的反思。但有趣的是,反思的结果不是进步,而是保守,甚至是退步。

就好像一个人长大了,独立了,在社会上打拼了多年,经历了各种悲欢离合,悲欢离合,成功失败,迷茫了,突然发现宝宝状态很好。有什么好方法?主要是没有那么多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成败得失,迷茫。所以人们想象回归的终点应该是原点,回归的方式是“弃智”,这是老子的描述,实际上完全符合卢梭的预期。卢梭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反文明、反进步的。

这是从表现老子和卢梭对现实的失望和对未来的理想出发的。所谓对未来的理想,就是不要在未来继续进步,止步不前,最好是退步。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所谓的未来不是未来,而是过去。退后退后退后。回到起点,你到达未来。就像一个圆,终点到达起点,两点重合,圆就是完美的。

就精神而言,深入审视自己的理想,主要是倡导真正的理想和追求。这不是从审美精神角度的错误,不是从教育角度的错误。因为在成人的世界里,缺少的恰恰是已经失去的东西,也就是童年的真精神。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对于一个婴儿来说,教育首先是发展,回不回是以后的事。

当我们从拯救成年人精神的角度来看,我们发现了老子、卢梭、蒙台梭利这三位同样热爱儿童的思想家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他们都试图用童年时代人性的单纯来拯救成年人的困惑和烦恼。他们试图找到一条回归成人精神困惑的路,这条路的名字叫童年。

就教育的精神和发展的道路而言,蒙台梭利是对的。的确,幼儿是神秘的,是成人之王,是世界精神的主宰。特别是有一次亲眼目睹年幼的儿子,看着他清澈透明的眼睛,像是无边无际的宇宙,我感到无比羞愧,自觉丑陋。我感觉不是他在我面前裸体,而是我在他面前完全裸体。对此我深感惭愧和惭愧。他是如此的神秘和伟大,我的卑微和丑陋不言而喻。

这是从一个婴儿的角度来看,陶精神的胜利,一个完全的、全面的、深入的、彻底的胜利。所以,我要向一个宝宝低头,同时接受他对我的培养。这是我回归道之旅的开始。

2017-6-6在临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