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的意义
什么是早教?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打下的,这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这说明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你知道早期教育的意义吗?
早教的意义1什么是早教?
很多人认为早教就是学前教育,但这是一种不科学的理解。其实这是指在进入小学之前,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开发孩子的潜能,从而提高孩子在表达、智力、交流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关于早教的概念,迄今为止有两种观点。广义上是指0至6岁儿童入学前的身心教育发展;狭义上是指从婴儿期到三岁的早期学习阶段。
早期教育的意义
意义
孩子是父母的一切。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出生时重400克,是成人智力的25%。六个月后变成50%,十二个月后变成66%。三岁时会达到成人智力的80%。这就是所谓的“三岁定终身”,证明幼儿期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时期。但是,很多家长害怕早期教育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其实这根本就是无事生非。研究表明,早期教育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教育方法不仅不会阻碍大脑的发展,还会刺激智力发展的速度。同时,在3岁之前,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各方面的发展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必需品
据不完全统计,早教孩子成年后的收入水平是普通孩子的2.5倍。虽然这只是基于收入水平来解释发展程度的不同,但这恰恰说明了他们智力和情商的不同发展程度。专家认为,家长绝不能忽视童年,因为这是开发孩子各种潜能的重要阶段。人对各方面的敏感期往往集中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那段时期会保存在孩子一生的记忆中。
早期教育的原则
1,利息原则
遵循兴趣第一的原则。还在蹒跚学步的孩子,不能持之以恒地学习,但可以长期观看和参与引起他们好奇心和兴趣的事物。对孩子来说,学和玩是一样的,益智的活动就是学习,有趣的学习就是玩。家长要适应孩子爱玩的心理特点,把心思放在玩汉字上,让孩子玩中学,这样不管是简单的还是难的,重要的还是没用的,不管是课上还是课后,孩子都会不自觉或有意地记下来,逐渐理解和运用。
2、生活原则
幼儿期的孩子处于探索期,对几乎所有有趣的事物都充满了探索欲望。父母可以用生活中现成的东西来教育孩子。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喜欢吃饼干,你可以教他饼干是什么。孩子想吃的时候,问他想吃什么饼干,让他自己去找。如果父母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经常带孩子出去散步,让孩子熟悉周围的环境,会让孩子感到新奇,愿意配合父母学习。
3.教育原则
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说法,孩子的行为和思想都是受父母影响的。幼儿期的孩子学习能力最强,一般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
通常情况下,父母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孩子。比如,带着孩子走在路上,看到一个残疾的乞丐,家长要把钱给孩子,让孩子轻轻地把钱放在乞丐面前,培养孩子的爱心;比如在街上吃完零食,让孩子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不要乱扔。如果家长把它扔掉,会让孩子以后没有爱护环境的意识。
早期教育的类型
音乐早教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基本的天赋。它没有门槛,也不需要孩子的高智商。这是一种文化,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和发挥自己的魅力。专家对从出生到六岁的儿童进行了研究,发现早期音乐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儿童有益:
1,注意
小孩子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很好奇,所以很容易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但是柔和的音乐会让孩子的注意力不断增长,很难产生负面情绪。每天给孩子听适当的古典音乐,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2.语言能力
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是帮助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之一。比如,孩子可以在放松的状态下仔细聆听著名音乐家的古典音乐,老师或家长可以适当讲解,帮助孩子理解音乐的含义和意境。最好是让孩子听完解释后再听一遍音乐,能够说出刚才的解释。长此以往,不仅孩子的音乐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提高很多。
3.记忆
想提高记忆力,需要训练,音乐就是最好的训练教材。一位音乐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发现如果连续给孩子循环播放音乐,并配以解说,他们会在许多歌曲中认出曾经熟悉的音乐,直到五个月大。这个实验告诉父母,五个月大的孩子可以开始记忆音乐。
4.想象
想让宝宝的思维天马行空,可以试试音乐早教。音乐可以强烈地激活宝宝的大脑,给孩子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然而,音乐早教虽然好处多多,但也不能听而不听。家长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音乐,比如古典音乐等轻音乐,而不是盲目选择,注意在合适的时间播放。
早教的意义2阅读早教
首先要明白,教孩子读书是让孩子对读书产生兴趣,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让孩子喜欢读书,这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1,0-6个月
从孩子到来开始每天给孩子读文章,一般持续六个月。读文章不仅可以让宝宝习惯父母的声音,还可以让宝宝习惯看到和接触书籍,这是让宝宝对书籍产生兴趣的第一步。
2,6个月-1岁
这期间,孩子对事物有了一点认识,可以开始读童书,教孩子认识书中简单物体的名称。
3、1-2岁
一岁到两岁期间,可以给孩子讲一些简单的小故事,用绘本教他们,指着他们说过的话,增加他们的词汇量,丰富他们的情感。
4、2-3岁
2-3岁这个阶段,孩子的游戏性比较高,最适合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个阶段的要求是:孩子的词汇量可以增加到1000左右,同时会说简单的话。如何让孩子边玩边学?可以鼓励孩子们自己想象故事的结局。家长也可以和宝宝一起看绘本,或者家长问,孩子答。
早期教育的误区
1,过度溺爱
溺爱不是爱,而是伤害。溺爱会埋没孩子的能力,不利于孩子的自然发展。父母要让宝宝从小就知道玩具要自己收拾,学会独立吃饭,跌倒了要自己站起来,培养他的独立性。这样宝宝才能更有成就感,孩子才能更健康的成长,才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顺利。
2、不准掰手指数。
心理学家说,可以通过数手指来教孩子数数。比如父母要让他们从数数手指、纽扣等生活中具体的东西开始学习。
3.早教等于学习。
幼儿期含金量很高,因为此时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迅速,是育儿的最佳时期,可以促进智力发育。当然,教育的关注点随着宝宝年龄的不同而不同。0-1岁儿童应重点进行动作、发声和亲子互动训练,而1-3岁儿童还应进行动作连续性、五感知觉、与朋友交流和玩耍等训练。,有助于全面发展。
早期教育的注意事项
1,心智培养不能生硬灌输
早期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共同成长,提前学习知识和技能,这样只会让孩子对所学的东西更加反感,最终导致不主动学习,甚至厌学逃课的局面。现在很多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点上,就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和辅导班,导致厌学年龄越来越小。
2.5岁以下的孩子不要学钢铁。
宝宝5岁以下,关节还在发育,骨骼和关节比较脆弱松弛。此时练琴会影响手指的正常发育和生长。此外,如果坐姿不正确,还容易导致孩子身体生长发育畸形,比如两侧肩膀不在同一高度,脊柱不直等等。
3.着装影响孩子的一生。
3-5岁期间,孩子对颜色的意识提高,是培养他感知颜色、识别形状变化、感觉衣服是否合身的关键期。所以要抓住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服装方面的教育。穿衣服不雅观,不利于宝宝形成良好的审美。
实施早期教育的关键
1,保持高度的“灵敏度”
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人,也是陪伴孩子最多的人。因此,父母必须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对孩子的各种表现保持高度敏捷的洞察力。
2.选择合适的育儿方法。
作为优秀的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和自身的发展水平,寻找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一概而论。
3.善于使用教育工具
最好不要有单一的教育工具。图片、光盘、多媒体、玩具、亲子互动都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可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