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的背景?

贝多芬《月光》的创作背景及作品分析

摘要: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阐述音乐家精神发展过程的独特文献。它们实际上涵盖了贝多芬在键盘上的全部创作生涯。他先像小狮子一样创造了英雄业绩;中年时,他表现出具有挑战精神的英雄主义;在人生的后期,我感受到了伟大的神秘境界。不同于键盘音乐的旧约,即巴赫的平均律(由48首前奏曲和赋格组成),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对钢琴音乐的风格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音乐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阐述音乐家精神发展的独特文献。它们实际上涵盖了贝多芬在键盘上的全部创作生涯。

一、钢琴奏鸣曲,作品27-2《月光》创作背景

贝多芬在1801年写下了这首曲子,当时他正和朱莉娅·法塔·吉查迪(1784-1856)恋爱,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6月165438+10月16,贝多芬在给海勒的信中提到了她,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了1802年初,她已经爱上了安德鲁·哈伦堡伯爵,并在1803年嫁给了他。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将这首歌与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没有持续多久,奏鸣曲中的痛苦和愤慨已经超过了爱情。”

罗曼·罗兰将第一乐章诠释为忧郁、哀悼和痛苦。俄罗斯音乐家奥勒·比伊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深深的悲哀”,就像“上吊的火”。但是,1801是贝多芬和吉沙尔迪恋爱的时候。说这部作品讲的是失恋的痛苦是不真实的。对于这部作品的解释,或许俄罗斯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观点更为合理。回忆起在彼得堡听李斯特的演奏后,他认为奏鸣曲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第一乐章是一种沉思的、温柔的、时而阴郁的心境。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表演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看,似乎一个无声的声音突然从一个看不见的灵魂深处升起。有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悲伤,有些是沉思的,有着无尽的回忆和阴郁的预兆……”

这首歌之所以叫《月光》,是因为德国诗人路德维希把它比作瑞士卢塞恩湖上的月光。c小调奏鸣曲尤其以其标题和传说而闻名。

贝多芬曾说,“人们经常谈论c小调奏鸣曲,但我写过比这更好的东西,F大调奏鸣曲(作品78)也是同样的作品。”可见贝多芬本人对《月光曲》并不是很满意。

二、月光歌的传说

贝多芬著名的月光之歌的传说是这样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周游世界,来到了莱茵河畔的一个小镇。一天晚上,他走在一条安静的小路上,听到从一间小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演奏着他的音乐。

贝多芬走近小屋,钢琴声突然停止,房间里有人在说话。一个女生说:“这首歌多难弹啊!只听过别人弹过几次,不记得怎么弹了。要是我能听贝多芬本人就好了!”一个男人说:“是的,但是音乐会的票太贵了,我们太穷了。”女孩说:“哥哥你别难过,我只是说说而已。”

听到这里,贝多芬轻轻地推开门走了进来。小屋里点燃了一支蜡烛。昏暗的烛光下,男人正在做皮鞋。窗前有一架旧钢琴,钢琴前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她的脸很英俊,但她的眼睛是瞎的。

看到一个陌生人走进来,鞋匠站起来问道:“先生,你找谁?”?走错门了,对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为这个女孩演奏一首曲子的。"

那个女孩很快站起来给她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弹奏了盲女刚刚弹奏的曲子。这位盲女听得非常入神,当曲子结束时,她激动地说:“你弹得多好啊!感情多深啊!你,你就是贝多芬先生?”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女:“你喜欢吗?我再给你弹一首吧。”

一阵风吹灭了蜡烛,月光照进了窗户。小屋里的一切仿佛都蒙上了银色的薄纱,显得格外安静。贝多芬看着站在他身旁的可怜的兄弟姐妹,在静静的月光下弹奏着琴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朝大海,月亮从水与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在微波闪耀的海面上,时间布满了银丝。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薄纱般的魏云。突然,海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波浪在月光下闪闪发光,一个接一个地向岸边涌来...鞋匠看着他的妹妹。月光洒在她异常安静的脸上,她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她似乎看到了从未见过的东西,月光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二人被美妙的钢琴声陶醉了。当他们从音乐中醒来时,贝多芬已经离开了小屋。他飞回客栈,花了一整夜的时间录下了刚刚弹完的月光歌。

这是中国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的一篇课文。它讲述了贝多芬为盲女演奏《月光》的故事。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贝多芬的这首曲子(op . 27 no . 2——《C小调钢琴奏鸣曲》)描述的是海上月光的景色,这首曲子源于德国乐评家雷尔·斯塔布(1799-1860)。他在瑞士美丽的卢塞恩湖上用了月光这个昵称。俄罗斯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非常反对用“月光”来解释这首曲子。他说:“月光在音乐描写中应该是沉思、冥想、宁静。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柔和明亮的心情。c小调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完全是悲剧性的(小调所暗示的),所以是多云的天空,阴郁的心情。最后一个乐章是激烈而热情的,它表现出了与温柔的月亮完全相反的一面。只有很短的第二乐章,可以说是月光下的一瞬间。”在德国,也有人把这种音乐称为“花园亭”奏鸣曲。园亭是建在树荫下的亭子,这个称呼对这首奏鸣曲来说也是不合适的。看来第一乐章绝不是一幅清晰的山水画,而是一种内在的阴郁情绪。贝多芬传记的作者蒂尔(1817—1897)说,第一乐章是“少女为生病的父亲祈祷”,无论如何比“月光”和“园亭”更贴切。

第三,作品分析

第一乐章——连续柔板,C小调2/2拍子,三部曲。

这一乐章的情感表达极其丰富,有禅定的温柔,有悲怆的吟唱,有黑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力度变化不大,但仍然通过和声、音域、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这首奏鸣曲包含了贝多芬的原创思想。其梦幻般的即兴性,探索钢琴声音的方式* * *已经预言了大约100年后的德彪西印象派。它所依据的主题很简单:在音乐的开头,由连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出无尽的幻想,在四个节后,第一主题隐约出现在中音。它细致安静,略带忧郁。1段1分钟18秒B大调第二主题(翻到89页)(紧接着是83页)出现了。中间部分从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到高音区,表现出不耐烦。然后在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的重现,第二主题C小调重现,然后继续演奏低音基本动机的终曲,慢慢消失,结束。

第二乐章——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

这个乐章比较短,李斯特形容为“两个深渊中间的一朵花”。它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光的表达,将第一乐章的沉思与第三乐章的紧张完美地连接起来。第一段是连奏和断奏的主题,然后是变奏重复,中间部分也保持降D大调。2段1分13秒重现第一段。这个动作似乎是一瞬间留下的温暖笑容。

C小调第三乐章-兴奋的快板,4/4拍。

奏鸣曲虽然在调性上与第一乐章紧密相关,但表达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感情。第一个主题是激情和无法控制的沸腾和躁动,就像凶猛的暴怒,也像一次又一次的跳脚声。第二个主题像是发自心底的抱怨。它临近连续八分音符的尾声,节奏坚定,表现出热烈的感情和强烈的意志。短暂的膨胀之后,内心的激动更加强烈。结尾的时候,沸腾的热情达到顶峰,突然沉寂下来,但是澎湃的情绪并没有平息。贝多芬曾说,他的作品第27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他指出《月光奏鸣曲》的乐章之间不应有停顿,以暗示的方式从开头乐章逐渐展开,进入复杂的结尾乐章,从而提供高潮感。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充满了尝试性的实践,他试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的主要创作原则。一般来说,如果要遵循传统的模式,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但通常是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月光奏鸣曲是古典音乐派开始向浪漫主义音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

贝多芬并不是一个创作速度很快的作曲家,音乐创作对他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深思熟虑的产物,很多初稿都被舍弃,最后只留下最满意的结果。不管贝多芬的音乐听起来多么自然,本质上,它是通过他严谨和智慧的技巧创造出来的。在贝多芬所有的32首奏鸣曲中,几乎没有一章是弱的。他先像小狮子一样创造了英雄业绩;中年时,他表现出具有挑战精神的英雄主义;晚年,他感受到了伟大的神秘境界。不同于键盘音乐的旧约,即巴赫的平均律(由48首前奏曲和赋格组成),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对钢琴音乐的风格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他们让钢琴曲脱离了莫扎特时代优雅的室内风格,为19世纪的李斯特、塔尔伯格这样的大师营造了氛围。

参考资料:

[1]钢琴教学与演奏技术,童、孙明珠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

[2]谢颖《20世纪钢琴大师》,上海音乐出版社。

[3]《外国钢琴作品分析与演奏》童、孙明珠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4]周伟《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太原师范大学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