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私立或官方学校。书院萌芽于唐代,实行于五代,兴盛于宋代,明清时期依然兴盛,但大多成为准备科举的场所。

清代著名儒生黄一舟(1828-1899)在《论书院史》中说,今天的书院是古代天子藏书的地方,从这里毕业的学者就是中文的讲堂,这就是书院的力量。它的名字实际上始于唐朝开元年间的李政(开元六年,李政书院成立)。李政原名秀树书院,为甘源老庙,后改为集贤庙书院。宋代有白鹿、石鼓、岳麓、应天府四个书院。他们的土地不在省内,但有天子赐书,故称书院。

明初政府只重视官学,提倡科举,所以书院可有可无,这在明代文物中也有所体现。出现了大量与科举考试有关的吉尔吉斯语词汇,如“五子入考”、“状元”等。明朝中后期,科举日益腐朽,教育稀疏,官学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一些新儒家为了根治时代弊端,建立了更多的书院讲学,于是书院逐渐兴盛起来,但很快就兴盛起来,被废除了。对此,明清时期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者王夫之(1619-1692)在《宋论书院》一书中说,书院的兴起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既是为了弥补国子监的不足,也是为了挽救县学的衰落,对治理非常有利。明代禁止破坏书院。

书院在清代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正式的学习形式。清政府怕民间以书院的形式“聚在一起做徒弟,谈废商”。所以书院多为官学,到清末取消科举,书院改为学校。

襄阳州及所辖各县书院的设置自元代开始逐步实施,至清代达到顶峰。据《襄阳州府志》和《襄樊教育志》记载,元代至清代,襄阳州及所辖各县(不含私塾)共有书院21所,包括乳泉书院(州东)、襄阳书院(现襄阳市委党校、襄阳行政学院院内)、仙山书院(州西)襄阳县有隆中书院(隆中以西)、凤山书院(仙山阳侯祠)、烈泉书院(贾茜塘以南)。襄阳鹿门书院的规模和声誉在襄阳众多书院之上。据地方志记载,流明书院位于襄阳市北门。清朝雍正12 (1734)保卫陆之愚,改建为实验学校。原名京南书院。书院分东墙西园两间,书房33间,上下厨房17间,藏书1间。西有魁星阁,竖有孔子像,东有闻喜阁,前有首汽殿,后有景兴殿。光绪九年(1883),道长黄彭年捐书1.2359万卷,放在景兴殿左侧,并规定设立读书规矩,有两个理事看管。

除了襄阳的官办书院之外,古代港口樊城也涌现出一批私立书院。他们大多是利用会馆的资金和场所创办的,从而形成了襄阳、樊城繁荣的教育格局。这些私立书院分别是:位于樊城交通路与马街交叉口北侧的黄州书院(黄州会馆),位于中山钱洁下头与陈老巷的启安书院(小黄州会馆)。祁安书院是湖北黄冈周、于、邓、何等八个家族所建。还有位于钱洁中山市汉阳书院巷的汉阳书院和爱龙寺巷韩城会馆创办的龙门书院。我市文化老人邹彦存为传承书院文化,亲笔为书院题写“龙门书院旧址”一书,并制作牌匾悬挂在旧址前。此外,樊城还有美国福音教会于1912在今天的市一中创办的弘文学院,以及在磁器街小学创办的树华学院。

纵观襄阳书院,或在衙门周围,或在街巷之间,或点缀山水田园。许多书院,无论是官办的还是民间兴办的,都在中国古今教育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襄阳的书院很多,分布还好。它们与付雪宫和襄阳县龚雪一起,构成了我市教育史上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襄阳市目前仅存的书院有黄州书院(已大修)、齐安书院和樊城龙门书院。有识之士呼吁尽快重建襄阳卢蒙书院,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