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玩具早教

编辑说:对ta最好的爱,就是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营造书香家庭,帮助孩子追求知识,完善精神世界。

亲爱的父母朋友们,如果你家里有年幼的孩子,作为一个母亲,你可能会有一些困惑。当孩子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时,许多妈妈可能会感到一些压力和焦虑。妈妈和孩子应该做哪些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帮助孩子顺利开始小学生活,从容度过新的时期?

今天,我们将与您探讨这些问题。

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孩子和家长可能面临的压力和困难有哪些?

第一,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要正确认识到,上小学绝对不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孩子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天,从孩子把生命的讯息传达给母亲的那一天,他就已经开始了他的生命。为什么我们理解上学是孩子的起跑线?那是因为父母误解了孩子的人生成长和教育的本质。

其实教育不能只在学校完成。家庭、社会、生活的一切细节都是教育。所以,上小学并不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所以,如果有压力,也不是因为孩子要上小学。这时候的压力更多的来自于对孩子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的不确定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教育和父母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父母当然可以也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些帮助。

第二,孩子可能面临越来越多的学科压力。

一年级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与生活、生活与技术、拓展课程等。生活和科技将于今年9月加入。这门课程紧紧围绕孩子的生活经验,比如如何学习科学,如何通过眼睛、耳朵、舌头、皮肤感知事物,如何认识天气和生命,文具的科学,包括工具的科学,周围植物的饮食的科学等等。

第三,生活作息和幼儿园不一样,这是一种生理适应压力

幼儿园一般都有午休。小学的读书、书法、师生交流都安排在午休时间,所以让孩子在家充分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陌生环境带来的压力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面对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地方。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

针对以上列举的问题,孩子和家长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困难,化解这些压力?

首先,心理上不必过于焦虑。家长一定要冷静,克服焦虑,相信自己和孩子,因为这些困难是可以解决的,而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家长的情绪焦虑,通过言行表现出压力,对孩子的影响很不好,会让孩子误以为上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家长不要在不经意间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进入小学的孩子和进入幼儿园的孩子一样,也有一个适应期。这时候家长往往处于焦虑状态,与其说是孩子缺乏凝聚力,不如说是家长的焦虑。这个时候父母的期望更高,心情更好,但娃娃们可能就是找不到北。上学初期被赢在起跑线上忽悠,争着让孩子成为暴君,甚至不切实际地喂孩子。后来,他们发现一切都不对劲。

其次,不要夸大孩子的能力。有的家长,学生时代就是学霸,工作上也很成功。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学习能力差,孩子和自己差距那么大,内心的挫败感非常强烈。其实孩子本身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家长期望太高,家长失望,孩子压力大。其实家长的心态有问题。孩子虽然来自你,但他不是你,也不是你的复制品。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人生道路。

在自己的孩子上小学之前,因为没有学业压力,大部分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区别,甚至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神童。其实现实中确实有很多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能被称为神童的还是很少的。

如果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当孩子在小学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家长的失落感和挫败感是比较强烈的,所以作为母亲,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1,接受孩子的平凡和普通甚至不完美,因为不完美就是完美。

2,允许自己的孩子暂时落后,从某些方面来说,暂时落后不代表孩子没有希望,这就决定了孩子没有未来。大量事实证明,小学阶段暂时落后的孩子,不一定是能力弱的孩子。

当然,也不能说孩子小学阶段家长不干预,不帮助。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密切沟通和合作非常重要。不代表孩子交给老师和学校就没有责任。其实家长肩上的担子和老师一样重,很多家长都意识到了。其实如果要追根溯源,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大部分都可以追溯到他们的家庭。

以上是心理建设,再来说说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

父母年轻的时候应该先做什么?

因为这个时候父母都很焦虑,所以在脑海里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往往是无关紧要的,也很难说哪一个是最重要的,但是有一件事在这个阶段做一定是大有裨益的,那就是和孩子一起读书。相信大家都知道读书对孩子的重要性。这个阶段的阅读可以开启孩子的智慧,积累语言,培养孩子的语感,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个阶段不要给孩子看太多动画片,也不要让Ipad成为孩子的保姆。

很多家长陪在孩子身边,看手机,刷微信,看新闻。父母看到这样的场景,很可惜,因为和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被浪费了,好的教育机会被错过了,还有很多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和孩子一起读书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应该让孩子在生命中最珍贵的初始阶段读那些美好的书。

有一句名言,一个孩子每天都在向前走。当他看到第一个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就变成了孩子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要给孩子选择一些好看的书,这些书中的美会成为孩子的一部分。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能独立阅读。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所谓亲子阅读。当孩子进入小学阶段,那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很好的孩子,往往会有一个在家亲子阅读的好习惯。目前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专门设计了和大人一起读这类课程,其实就是在倡导亲子阅读。

那些和孩子一起读书的美好时光是珍贵的,是孩子和家长永远不会忘记的,这样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因为孩子很快就要长大了。

给孩子经典好书,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也是第一原则。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兴趣和每个年龄段的不同需求。每个孩子喜欢的书不一样,每个年龄段要读的书也不一样。不要用大人的眼光和判断来强迫孩子读什么书。

绘本当然是非常好的选择。绘本是图文合奏,自然适合儿童。除了绘本,还可以看一些神话、童话、民间故事、童谣等等。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读,不要只是扔给孩子。不仅要读书给孩子听,还要让孩子读书给你听。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学习更多的单词,没有任何负担。

2幼小衔接,孩子该不该背诗词和论语?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会背一些古诗。小学语文课本里,一年级就有古诗词。小学六年级12册,选读古诗124首,占全部选读文章的30%。

背诗不限于古诗、现代儿歌、民间谚语、简单有趣的对联等。可以帮助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陶冶孩子的精神世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语感。这是我们让孩子背诗的目的,不是培养另一个吴亦舒。

家长要选择一些高质量的古诗词,不要一味追求背诵的数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一味追求背诵的数量对孩子的智力是有害的。选择短小、通俗、有趣、有节奏、如画的唐宋诗词。表达的内容是孩子能理解的,可以辅以表情和动作,但不要太夸张。自然是最重要的。

家长简单的解释很重要。重要的是要避免孩子死记硬背,这会增加孩子的精神负担,导致大脑神经元的膨胀,减少或切断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导致孩子变笨。以前有句话,不管孩子懂不懂,先背,以后再懂。这种说法其实是想当然的,严重误导,忽视了当下,忽视了儿童身体发育、大脑发育、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

3幼小衔接,该不该教孩子开始写字?

除非家长确定你教孩子用笔的姿势、顺序、力度都是正确的,否则不要过早教孩子写字。这个时候孩子还不能把汉字的音、形、义联系起来。即使他会写这个字,也不代表他真的学会了这个字,因为学习汉字不仅需要读和写,还需要理解它的意思。如何把三者结合起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很重要,生活经验,现实生活情境。家长在写作上不能要求太高。

家长应该有所察觉。高一第一学期要求孩子写100字,认识300字,下学期写200字,认识400字。他们主张多读书,增加人生阅历。在生活情境和语言环境中,无意识识字是最好的方式。

4幼升小,该不该提前教孩子学拼音?

不建议非专业家长教拼音,避免发音错误,同时也避免孩子害怕困难,甚至在上学前就开始讨厌学习。

要知道汉语拼音只是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就算孩子学习能力弱,赶不上大部队,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通过体验和观察,孩子总会掌握拼音学习的,不需要太长时间就能赶上,不必对拼音有太多的焦虑。

5幼小衔接,如何帮助孩子准备数学学习?

高一第一学期的数学教材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非常注重从孩子的生活经验中学习,学习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前后左右上下方向,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认识钟表,认识1-20以内的数,1到10的加减,最难的进位到20。在这个阶段,要注意增加孩子的生活体验,关注孩子的生活体验。

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是从直觉动作思维到形象表象思维再到符号抽象思维。量的计算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思维过程,以数字符号为特征。它要求儿童积累丰富的关于真实情境中数量变化关系的经验。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符号运算能力才能逐步形成和发展。

不刻意提高要求,不刻意提高难度,在生活和游戏中培养孩子数的概念。比如,告诉孩子你去给妈妈拿两个橘子。你想吃两块糖还是三块?家里的鱼缸里有几条小金鱼?多少是红色的?带孩子们去动物园。山上有多少只猴子?一只猴子下山了。有多少?比如坐公交车,爸爸在前面开车,妈妈和宝宝坐在后面,前后相知。我们家住在几楼?我们房子上面几层,下面几层?玩积木,拼魔方,锻炼孩子手指协调能力。总之,在生活中,我积累了丰富的关于数字的知识。

6幼小衔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方便的时候,家长陪着孩子去即将入学的小学校园看一看,体验一下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家长也可以主动和老师建立联系,见面聊天。增加生活经验,提高孩子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如带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帮助孩子适应陌生环境。

⑦孩子小,联系多,身体机能要做哪些准备?

孩子的智慧触手可及。父母教导他们的孩子用心去控制他们的手和大脑。手脑共同参与一些活动,对孩子的大脑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催化和唤醒作用,比如剪纸、做玩具,加强手、脑、眼的协调使用,鼓励孩子多动手。只有在动手的过程中,孩子大脑中那些最有创造力的区域才会被激活,否则大脑就会错过孩子重要的发育时期。

关注健康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智力发展、知识巩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都取决于是否乐观向上、精力充沛,所以一定要把孩子的身体健康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对孩子的健康不够重视。相对于我们真正花在孩子身上的那部分,我们把花在孩子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变成业余生活,充其量是一种调整和补充,很大程度上可以忽略不计。有的老师花几个小时辅导孩子,却不愿意带孩子去操场玩10分钟。有的家长可以花整个周末带孩子去上各种兴趣班,但是半个小时都不想带孩子去操场或者游泳池。只要孩子不生病,他们的目标就达到了。

我们不像关心孩子的学习那样关心孩子的健康。事实上,事与愿违。很多孩子体质差,天气变化容易感冒。

总的原则是,多做运动,多做户外运动,作息规律。我们一定要像追求高分一样追求孩子的健康。

该给孩子准备什么文具?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家长朋友在老师的建议下购买,不要盲目追求高档,本着环保、适用、适度的原则,购买的文具、书包、铅笔盒要环保、轻便,不要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造成伤害。

家长要慎重购买香味浓郁、色彩鲜艳的文具。

最后,我想给你一段纪伯伦的话。

纪伯伦,一位伟大的黎巴嫩裔美国诗人、画家和哲学家。著有《先知》、《沙与沫》等。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是向往自己的生命的儿女。

他们是你生的,不是你生的。

就算他们跟着你,也不属于你。

父母只能帮助孩子,不能代替孩子。孩子有独立的思想和人生道路。父母不能包办一切,要尊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