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是谁?你写过什么书?
贾谊(公元前201-168),洛阳(今中国中部洛阳东北)人,西汉时期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十八岁时,他因背诵诗歌而出名。文帝即位之初,在吴宫的大力推荐下,年仅二十多岁的贾谊当上了大夫,是所有大夫中最年轻的。因为他每次议圣旨都表现突出,最后被提升为太忠大夫。
贾谊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汉朝建立20多年来,社会基本稳定,应匡正新月,易服颜色,明确官名,提倡礼乐,修改新法。文帝很重视贾谊,打算让他做公职。然而,由于周波、关颖等人的反对,文帝只好让贾谊先做长沙王的老师。后来贾谊在长沙写了《鸟赋》,用一只鸟来表达自己的苦闷和悲伤。文帝后来召见,问鬼神。此后,贾谊担任梁怀王的老师,多次向文帝陈述治国方略。这些表述被后人称为“治安政策”。文帝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169年,梁怀王不慎坠马身亡。贾谊难过极了,自责不已。他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梁怀王。一年后,他因悲伤过度去世,年仅33岁。
后人把贾谊的著作编成《新语》,思想理论成就很高。他学习别人的长处,有新颖的见解。他的政治思想和主张体现在《公安政策》和《郭芹理论》中。
在《论秦》中,贾谊全面论述了秦朝速亡的惨痛教训。他认为秦国吞并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是使用了“欺骗”。统一后,他认为秦国应及时改变其统治方式。但秦仍然执行法家所提倡的严酷法制,对轻罪重罚,最终导致矛盾激化,短期内灭亡。《治安策》是对社会的阴暗面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然后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包括多个诸侯降低整体实力,讲究伦理道德,慎用刑罚等。在他看来,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取决于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和农民的积极性。他还主张建立等级制度,维护君主的尊严,使家庭紧密团结。也要德刑并重,同时提倡礼乐,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针对当时诸侯与中央对抗的实际情况,贾谊主张尽快设法限制,具体措施是多封诸侯,分散势力。后来,文帝也采纳了他的建议。
贾谊的散文水平也很高,是公认的古文家。他的政论文章犀利流畅,得到了鲁迅先生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