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什么?
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都能直观的回答出来。《福布斯》中文版最近发布的调查报告只是给出了更明确的数据——约四分之三的受访中国富人考虑送孩子出国留学。这相当于“用脚投票”,暗示精英不信任国内教育。父母的选择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先不说顶尖的高等教育,只说年轻教育。后者更为关键,因为对于个人来说,它是成长的根本,关系到未来人生的精神滋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它是文明的底线,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我们的教育不缺“硬件”,或者说症结不在于缺“硬件”,至少对于城市孩子来说,大部分孩子都有明亮的教室和跟得上时代的教学设备;我们的教育不缺“成绩”。很多小学的校门口,经常有喜讯,奥运金牌大部分都是中国孩子拿的。我们的教育不缺“概念”。近年来,在素质教育、国学启蒙教育、幼儿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各种尝试。但是少了点什么。要看缺什么,应该先乐观的教育应该是什么。良好的教育应该使人的生活得到充分发展。一个人无论拥有什么样的能力,都能最大限度地自信绽放,达到人生巅峰。这是一个非常耐心的过程,是建立在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给予充分自由的基础上的。它所需要的教育是温暖的,人性化的,能唤醒创造力的,而不仅仅是一个深造的渠道。从这点来看,现在的教育远远达不到预期。其弊端在于重“教”而轻“育”,重知识的说教而轻心灵的滋养。我们的教育缺的是“营养品”,能滋润孩子的心灵。这是功利主义教育的结果。其实教育不能只看结果。只注重结果的教育,必然会异化为强硬的灌输或者野蛮的援助,从而失去教育过程中应该传递的精神,比如尊重、信任、包容。当前教育的很多问题都与这个症结有关。三河燕郊幼儿园的老师让“不听话”的孩子吃鼻屎,喝尿,用针扎,告诉他们“老师打你是因为你做错了”。老师体罚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听话,但过程残忍生硬,对孩子成长有害。媒体曝光后,其监管部门三河市教育局副局长回应称,这家幼儿园在燕郊口碑很好,其实是一种荣誉。体罚和变相体罚,全国都一样。副局长说得对。这几年频繁曝光的体罚事件的情节都差不多,但这样轻描淡写,根本没有意识到老师所犯的是教育中的大忌,不能说是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损失。即使在那些没有体罚的学校,分数论也是常态。这里的教育只是升学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扼杀而不是滋养孩子的创造力。他们学的是如何应对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却缺乏作为全面发展的人的精神启蒙、人格熏陶和发展。这种教育显然是不完善的。不满意的家长会选择另一条路,或者送孩子出国留学,或者在国内寻找一个有爱心的教育——这几年有很多针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尝试,但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这种选择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没有决心的人是坚持不下去的。事实上,滋养灵魂的教育在国家历史上并不是史无前例的。翻阅傅国涌的《过去的小学》,民国时期的那些知识分子回忆,小学都是滋养教育的实践者。生活贫困的老师每天早上只花一个铜币喝一碗豆浆,却愿意花一块八毛钱给爱读书的学生订杂志。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几乎想辍学。是老师偷偷帮他们支持学业。大自然是一个宽阔的教室。理科老师带领学生野外抓昆虫,地理老师组织学生挖化石。学校分班级,但不受班级束缚。低年级学生可以到高年级上课,反之亦然。一切都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承受能力...现在的家长都在寻找过去在教育中占据主流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问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什么。教育的核心精神在我们的文化遗产中一直存在,但在快速转型的过程中丢失了。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它找回来。这个命题不仅关系到教育制度,也关系到一个民族精神家园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