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有哪些误区?

早期教育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早教主要任务偏。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早期教育是智力开发,从而忽视了对孩子全面素质的教育。很多年轻父母关注宝宝的大脑发育,但是很容易把大脑发育等同于智力发育。家长们普遍认为,抓住一切机会刺激宝宝的感觉通道,就认为是在开发大脑。

其实早教的任务主要有三个:一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学好口语母语;三是丰富感性认识,掌握生活常识。上幼儿园后,孩子会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事实上,几年前在美国《新闻周刊》发表的两张婴儿脑成像照片已经表明,良好的人际交往确实能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不能顾此失彼,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样重要。

2.早教的范围有偏差。有些家长认为早教的任务是让孩子早识字,多学识字,早学算术,早学外语等等。,却忽略了生动、感性、实用的生活教育。这些现象在当前家庭中普遍存在。他们会把孩子临时记忆的内容展示出来,以示孩子聪明能干,但谁都知道这样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导致孩子自满,甚至厌学。

3、早期教育,越早越好

认为早教就是提前教育孩子。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孩子应该在3岁之前掌握3-6岁的知识,3-6岁学习小学课程、中学课程、大学课程。这种学习对个人来说是可能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的。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人的智力、生理、心理的发展是分相对稳定的阶段的,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对儿童的教育应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有点慢,但实际上是脚踏实地的

4、宝宝的早期教育主要靠专业人士

随着亲子园、早教中心的快速普及,很多年轻父母都愿意花钱让宝宝接受早教。但很多家长把家庭当成学校的“附庸”,学校往往围绕自己的教学给家长布置任务,家长也乐于接受,家庭教育就失去了独立性。但婴幼儿的很多情绪反应,护理人员必须仔细观察,并及时给予反馈、安慰和鼓励。只有这样,宝宝的情绪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其实孩子越小,家庭的影响越大。专业老师或专业机构很难替代家庭教育,尤其是家长对孩子的爱。这种父子或母子的亲情,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只有家庭和早教机构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5、早教只选最贵的,不选最合适的。

目前全国大中小城市都有很多早教机构。我们建议家长选择那些有正规营业执照,有正规老师的早教机构,选择的时候注意环境。0-6岁婴幼儿的大脑正处于快速发育期,孩子的身心发育不应受到硬件设施的影响。另外,很多双语教学的早教机构,每周刚上完一两个小时,回家没有一个口语发展的环境,会制约孩子母语的发展,所以选择孩子喜欢的早教机构和早教老师应该是家长首先要考虑的。

做好早期教育在于:

1,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学习。

游戏是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孩子通过游戏认识周围的事物,适应生活环境,发展智力。所以,给孩子买或借有利于智力发展的玩具,让他们多陪孩子玩,是很有必要的。

2.引导孩子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学习。

自然和社会环境最能吸引孩子,最容易激起他们的探索欲望。所以节假日要带孩子出去玩。

3.注意训练孩子的感觉器官。

学龄前时期,儿童形象的具体思维比较发达,依靠发达的感觉器官捕捉事物的形象和特征。感觉器官的功能对儿童智力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所以要注意训练儿童的感觉器官。

4.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

学前时期是语言发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语言具有发展智力活动的功能,在人类所有的心理活动中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因此,从儿童时期开始的语言发展,对整个人生的语言和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编生动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不仅可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还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5.注意培养绘画能力。

绘画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感官,还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同时培养孩子专注力、克服困难等良好的性格。

6.提供一个音乐环境。

音乐不仅能使儿童感到快乐,还能促进他们情感和审美素质的发展,从而增进他们的健康,增长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能力。比如播放一些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歌曲,学习各种钢琴。

7.爱孩子不惯孩子,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

父母对孩子很可爱,但不应该溺爱和娇惯。他们应该关心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家长不仅要让孩子吃好穿好,还要注意激发和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8.端正对孩子的养育态度,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父母是孩子精神世界的拓荒者,他们的育儿态度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尊重孩子的意见。他们的孩子性格大多亲切直爽,活泼端庄,独立自主,积极主动,善于与人合作。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凡事都符合要求,很容易使孩子养成任性、撒娇、自私、放肆的性格,自以为是,缺乏责任心和忍耐力;父母对孩子冷漠,孩子更愿意寻求别人的爱,试图引起别人的注意,有的甚至喜欢对别人捣乱、攻击、挖苦;父母对孩子要求太严格,孩子会变得盲目、胆小、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