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弟子0-3岁早教启蒙
几乎每个幼儿园都会让孩子背《弟子规》。
家里有客人的时候,家长会拉着孩子出来表演朗诵,孩子会大声朗诵,说两句一韵非常流畅。
当你问孩子,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那孩子伸出舌头跑了。父母会说孩子背出来有好处,长大了自然会明白道理。
你问家长知不知道弟子规则的意思,有的家长会随便说几句,有的家长根本不知道。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知名专家的育儿讲座。这位专家说,孩子上学前大量背诵,即使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会事半功倍。
我对他说的话有疑问。因为小时候我会背很多东西,但没有想到这些背会成为回忆,影响我很久。
后来看了很多资料,发现了一个* * *学问,就是背诵只有表演价值,因为不能转化为长时记忆。只有成为长期记忆,才能转化为学习能力,成为一生的财富。换句话说,背诵本身并不能提高记忆力。
当然,我不是说学前教育不需要背诵。至少,背诵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有帮助的,比如说说话,发音,流利程度,语言丰富程度。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基础,夸大背诵的价值。背诵流畅不是最重要的,理解更重要。
这是父母应该做的。不能靠学校,要靠老师。因为幼儿园老师接到的任务是让孩子背课文,而不是花同样的时间准备大量的例子让孩子理解三两句话的意思。
有句话说,人往往是愿意吃生活的苦,而不是学习的苦。大多数家长更喜欢给孩子擦屎擦尿,却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孩子在学什么。
02
《弟子规》讲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比如孝顺、关爱、忠诚。有些人认为这本书的内容是封建残余。在这里,我们不问对错,道德才是进化的动力。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野蛮的社会。在文明的进程下,道德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因素。
《弟子规》开篇说:父母叫的时候不要慢。从字面上看,孩子应该立即响应父母的召唤,不要让父母等待。
很普通的一句话。
经典作品的开头不一般。可以说,如果孩子的孝心不高,能马上响应父母的号召,孩子就已经完成了一半的孝心。
这句话表面上是培养服从的习惯,实际上是培养相互合作的思维习惯。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一哭闹,父母会马上回应,但是父母一叫孩子,孩子就会很软,不理父母。
如果这种现象长期持续,孩子可能会有三种缺陷:不懂规矩、不懂事、沟通不畅。
父母总觉得,让孩子释放天性,回归自我,比被规则束缚更重要。
每个熊海子的背后,都有一个不负责任的家庭。人们对熊海子的愤怒,更多的是父母的不作为。
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场合做正确的事情是规则的基础。一个孩子呆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不吃饭,睡觉的时候不睡觉,似乎没有问题。大家都迁就他,因为家庭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一旦他离开家庭,进入学校和社会,离开以他为中心的环境,就没有人再宠他了。孩子的内心会发生怎样的冲突和变化?很可能会变得过分顺从或者恃强凌弱。
早教和学前教育的核心理念只有几个,规则是第一关键词。另一个关键词是社交。
03
社交的本质是合作。合作的成败首先取决于你如何对待别人,它的表现就是反应快。
大人经常告诉孩子要懂得分享,分享者都是社会中心的人。要扮演好这个角色,就要学会良性互动。
什么样的互动是良性的?和人交流的时候,有大家的思维,有一个整合的概念,如果大家都好,真的很好理解。要让每个人都变好,需要我们互相沟通,和谐互动,积极回应。良性互动始于与家长的沟通,始于对家长的回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练习。
这就符合了下一句“父母之命,不可偷懒”,即父母要求孩子一定要认真去做,不能敷衍,不能偷懒。
人们会想,父母错了怎么办?父母的认知错误让孩子偷、抢、占小便宜。孩子也应该这样吗?
读书不读死书,就是不走极端。如果从书上画出一块石头,但你能解读出一块玉,为己所用,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责令家长偷懒”的意义在于,要让孩子听话,家长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判断水平,让你的指令有见地,大概率正确,而不是愚蠢肤浅。
正常父母对孩子的命令是基于教育本身,不会让孩子做坏事。父母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受益者是孩子自己。从长远来看,可能正是孩子所需要的。如果一个孩子勤于修行,懂得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去做,而不是为了父母,这个孩子就会很伟大,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也会是普通人中的佼佼者。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一群猴子放在铁笼子里,在固定的时间内进食。比如开放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洞内放饭团。刚开始,猴子们吃得很慢,到时候往往吃不饱。但是,几个月后,猴子熟能生巧,喂食速度越来越快,在规定时间内就能吃饱。结果表明,猴子负责这种行为的区域大脑皮层明显增厚,这意味着大脑结构的进化并没有花几代猴子的时间,而只是几个月的时间。
习惯会改变大脑结构,这也是为什么你形成习惯后就不用被迫去做的原因。这就是习惯的神奇力量。
《弟子规》作为儒家思想的精简版,表面上讲的是行为和品德,背后是一种启蒙和培养诚信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养成身心习惯的方法论。如果本质能和孩子的本能结合,那将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孩子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合格的父母。与其让孩子机械背诵,不如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这是孩子的福气,也是大人全新的成长。
篇幅有限,无法完整分析。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