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道教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佛道比较道教是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神仙信仰和民间流行信仰相结合,受儒、释思想影响的宗教。道教虽然信奉老庄,但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先秦时期的道教侧重于“逍遥生死”,东汉时期的道教侧重于“长生不老”;先秦时期的道家注重内在的“德”的修养,后来的道家注重外在的“术”的修养...道教在发展中吸收了佛教的因果报应、地狱观念和儒家的伦理道德,在神仙信仰的前提下,还收集和改造了民间的各种神灵信仰,所以古人说道教“杂而多面”。本文就道教的起源与发展、佛道之争、佛教对道教的影响、佛道比较等问题综述如下: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始于东汉时期的张玲,其子张衡、孙张禄为缩影。道家的教义是基于道家对儒家的反动思想,即“无为”的世界观。此外,由于对东汉政治不满,转向宗教来表达自己的愿望。道教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除了各种行动之外,还在各地建立志愿之家,方便信众,因此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反儒反佛的宗教。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更多的是从儒家和佛教中吸收的。到北魏末年,寇完成了丰富而有组织的道教教学体系,信徒也扩大到上层社会。隋唐和宋三以后,佛教、道教和儒教之间出现了离合。与此同时,道教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得到了平衡的发展。在宋代,道教和佛教对儒家哲学影响很大。至于道教的发展,起源于秦汉时期的古代巫术、神仙方术,后融合了阴阳、五行、占卜、咒术等。建立道教思想体系,引入佛教思想加以发展。东汉舜帝年间(125-144),张玲倡导五道米道,尊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书为主要经典。至此,道教逐渐成型。汉灵帝时(167-189年在位),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另一个重要流派,以太平清领术为主经,以“善道”教育弟子,以水待人。数十万弟子遍布清、徐等八州,与张衡、张鲁等的五斗米道学成为当时农民起义的基础。后来出现了老子的,鼓吹老子西游化胡为佛,化佛为道的弟子。东晋建武元年(公元317年),葛洪撰写了《抱朴子内篇》,对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理论进行了整理和阐述,将道教的思想内容系统化,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东晋末年,孙恩、鲁迅等人也用米豆五刀组织农民起义。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平真君年间(公元前440-450年),嵩山道士寇在魏帝(公元前424-451年在位)的支持下,自称“太上老君”,清理道教,革除“三伪法”,参照佛教仪轨作运动,诵新法。不久之后,南朝、宋代庐山道士陆和梁的陶弘景编纂经书,编出斋戒范本,道教的理论和组织形式也就越来越完备,被称为“南道学”。到了唐代,道教的发展更加繁荣。陶弘景之孙王元深知,石天南北道教的和谐成为唐代道教繁荣的重要基础。唐代君主广泛修建老子庙和道观,并将《道德经》科目加入科举考试。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将道教置于佛教之上,这种“先道后佛”的政策成为唐朝的一贯政策。唐高宗(649-683年在位)在唐代以老子为皇族始祖,赐“太上皇轩辕”的尊称,使各州建有道观。玄宗时(712-756年在位),进一步让每一个读书人都保留一本《老子》,推崇玄学,把《老子》、《庄子》、《列子》等经典作为“真经”。晚唐五代时期,杜光庭致力于道教典籍的整理和道礼的收集。吕洞宾以“悲天悯人”为出家之道,以除贪、除恨、除狂取代学剑术,对北宋道教教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宋真宗(997-1022年在位)时,王钦若、张俊芳等人奉命编辑《道藏》,其中《云起七征》122卷为代表作,还修建了道观。宋徽宗(1100-1125年在位)曾自称“道君皇帝,道教的创始人”,下令天下遍访道教神仙经,设立刻板,出版全部书籍,并在国子监设立《道德经》、《庄子》、《列子》等科目的博士。当时道教盛行。唐宋以后,南北石天道教逐渐与上清、灵宝、景明诸派融合,到元代合并为以富友为主的“正一派”。金代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立全真教,金元时期,刘德仁创立大道教(后称真达道),萧宝桢创立太乙道,都在河北,但持续时间很短,只有全真教还在兴盛。当时,全真教和石天道教是道教的两大主流。王重阳极力调和佛、道、儒三家的观点,去除咒语和迷信的成分,强调佛教(尤其是禅宗)的教义和出家的道理。他的七个弟子被称为“七真人”,其中丘处机比元太祖(1206-1228年在位)更重要。元世祖统治时期(1260-1294年),因老子《胡静》引起佛道激烈争论,道教失败,于是至元十八年(1281年)诏书封禁道教。于是,道教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打击,邪教的势力逐渐衰落。此后,道教正式分为正一派和全真派,在明代继续传播,到清代逐渐衰落。在道教兴盛的初期,宗教组织与国家权力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和一个专门从事僧侣的宗教;道教逐渐衰落后,转而关注人们的宗教欲望,立足于人们的生活和日常道德,所以被称为“人民道教”,同时大量的好书和珍贵的卷本问世,也就是所谓的人民道教经典。道教主张人类的根本希望在于在这个世界上得到幸运、幸福、长寿和繁荣。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积极劝人行善,举行祈福、祈福等仪式,所以道教信仰特别受欢迎。所以不仅其适应性和适应性扩大了,而且信徒阶层也拓宽了。道教虽然派别众多,但总的来说,其基本信仰和教义仍是“道”,被视为“虚无之制、自然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也有说宇宙、阴阳、万物皆由“道”转化而来。所崇拜的最高神灵是三清之神,以“道”人格化,其中“道德天神”是老子。但宋代以后,流行的道教要么神化自然星辰,要么神化历史人物,如文昌帝(学神)、吕祖、关胜帝、北斗神(神化北斗)、玄天神(神化北极星)。道教修炼的具体方法有:上钩(服仙药)、引路(一种软体操)、胎息(又称息气行气,是一种将宇宙元气吸入体内以求长生不老的呼吸方法)、符咒(法术的秘密)、房艺(滋阴养阳法)、忌食(忌食法)宗教仪式有斋戒、祈祷、诵经、仪轨等。佛道之争源于道教,佛教来自东方。早期有很多互相使用,因为两者的意思是一样的。但道教对佛教的传入与信众的日益增多相冲突,汉魏南北朝自隋唐以来并未衰落。佛道之争最早见于东汉时期,贾赦很难与道士商量。三国时期,曹植在《论道》中批判了神仙的虚假性。西晋时,袁波与道士王符也有一场论争,王符是后来论争的重要材料。但南北朝以后,北魏太祖时,寇对道教进行了革新、启蒙,确立了道教的宗教秩序。南朝梁的陆和陶弘景,将教理的准备和道教典籍的整理系统化,对社会的影响相对增加,足以与佛教相抗衡。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夷夏”论,争论不信仰中国固有宗教而信仰佛教的是与非;南宋三年(公元467年),道士撰《易下论》,致使明高僧出版《郑论》和《慧通驳道士易下论》,张荣撰《人法》,主张道佛合一,主张本迹论。然而,就其优缺点而言,他们主张。北朝孝明元年(公元520年),宫中还发生了一场佛道之争,即以清道观道士和荣觉寺萨满谭为最有争议的话题。结果,蒋斌战败,被流放到马邑。在此之前,甄嬛的《论笑》和道安的《论两教》是当时关于佛道功过之辩的两部重要著作,都以有力的论据有力地论述了宗教的劣根性。但在北朝,佛道之争不仅仅是双方之争,更是当权者的政策压迫。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武灭佛”,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灭佛。三大武功灭佛手段:道士寇谦之静仙之道,策动司徒崔豪发函各州,坑害沙门,灭佛造像。北周武帝想把自己的生命传播到人间,听信了道士张彬和松源的话,决心灭佛。唐武宗珍视道教的赵贵臻,拆除了4600多座佛教寺庙,强迫265000名僧尼出家,并征收了两个税户。对于历史上佛教徒的浩劫。隋朝统一了南北,唐朝繁荣。老子和唐史都姓李,对道教有特殊的礼遇。唐太宗更加意识到道教凌驾于佛教之上,继佛教之后设座成为唐朝的一贯政策,于是道教兴盛起来。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道士傅仪打十一粒沙消灭僧尼,姬发寺法林写《论破邪》论述道教谬误。道教方面,李中清著有《论十异九玄》,刘进喜对佛教进行了批判,并就佛教与道教的座次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八年,定下道、儒、释的秩序。唐太宗年间,道士凌驾于和尚之上,智士法师向皇帝奏请,试图解释杀佛的不当方式。皇帝命令宰相岑文本下诏定他的罪,但和尚史鸷拒绝服从圣旨。皇帝大怒,朝廷用棍子打了史鸷大师,他穿上百姓的衣服,把他流放到岭南。有人嘲笑致仕大师不自量力,不知进退。致仕大师叹了口气说:“我知道我什么也做不了,所以我要让后人知道唐朝有和尚耳朵!”致仕大师是想让后人知道,即使在佛教的乱世,唐朝还是有和尚的。高宗三年(公元658年),他三次召集佛道两派在内堂讨论。五年,和尚景泰和道士李融又一次关于老子胡静的争论。到了隆硕二三年(662-663),争论还没有停止。由于佛道之间的这些纷争,道教吸收了佛教经典的教义,产生了各种经典来对抗佛教。宋代道教十分活跃,王重阳创立了全真教。元朝时,其首领第五代丘处机的弟子李志昌占领佛寺,毁坏佛像,刻板地出版了《胡成经》和《老子八十一图》。少林寺扶余斥其虚妄,宪宗五年(公元1255年)二人相争,野心屡败。皇帝于是下令除了《道德经》之外,都要烧老子。未来,两大宗教之争还会继续;元世祖十八年至元代(公元1281年),全真教被诏书镇压,魏晋以来的佛道之争平息。佛教对道教的影响早期,道教的思想体系是“三位一体即宗教”,即“天地人合一以和”,“精气神混而成仙”。从这里演化出了“长生不老、飞升体、三净气”的观念,其目标是“长生不老”、“养生成神”。道教本来就有“善恶报应”、“天道担责”的教义。后来,一些道士逐渐吸收佛教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的思想来丰富和调整道教理论。唐代道士吴昀在《论玄学与长生》第三十篇中说:“我妻如此死,其形亦好。不死的也是性。尚未成为骷髅的圣人是上帝之家,拥有性。最珍贵的是神耳。如果死亡是恐惧,那就是修德之道,修真不精彩。”他认为人的肉体是会死亡的,要注重神性的培养。后来全真教更注重心性的修养,认为色相世界是虚幻的。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厌倦它,无法摆脱它。道藏中“形皆有道”,仿照佛教“众生有佛”。可见,佛教的佛性论和禅宗的悟性论对道家的道性论和心性修养论有着深刻的影响。道教戒律包括“道教戒律”和“斋戒”。不学道,就不能升仙。有很多种,包括三条戒律:皈依肉体,皈依上帝,皈依生命。五戒:不杀生,不酗酒,不口是心非,不偷盗,不淫荡。八戒:不杀生自食其力,不以色欲为乐,不偷其他东西养活自己,不瞎说自己的能力,不醉酒躺在床上,不学香油当装饰点缀,不纵情歌舞当艺妓。此外还有十诫,老君二十七诫等。,都是仿照佛教戒律。道教对天堂地狱的论述,在佛教宇宙观的影响下,丰富了其内容。《七星云》中有“四梵天三界三十二日”之说,即欲六日,色十八日,无色四日,三界之上四梵天。有三十六洞,七十二福地,据说是上天派神仙来统治的地方。佛教的天道观是“三界二十八天”:六天为欲,十八天为色,四天为无色。修习布施、持戒、禅定等十善三善,便可出世。东岳泰山“雄伟在天”。战国时期,人们把泰山作为人与天沟通的地方。所以每当君王平定天下,就去泰山向天报平安,即“封泰山”,祭祀大地,即“禅傅亮”(傅亮是大地之主)。后来,泰山逐渐有了阴间的含义。后汉《乌桓传》说:“中国人死了,魂魄归岱山。”岱山是泰山。死后归泰山,与佛教的地狱学说相结合,成为中国古代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北朝时期,道教吸收了佛教的地狱报应论。佛经上说有八层地狱,包括阎罗王;道教说,阎罗王被任命为“鬼官”,由上帝任免。道教道藏仿照佛教“三藏十二部”的组织分类,有三窟(洞真、洞元、洞神)和四个辅助窟(太元、太平、太清、正一)。总之,道教在很多方面受到佛教的影响。佛教与道教的比较佛教的佛像是金色的,朴实无华,庄严肃穆,无需胡须,象征着佛教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宗教。道教偶像身着长袍,金戴银,长髯飘飘。佛教讲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六度万动。它是一个诞生并加入WTO的宗教。而道教则以神仙信仰为主,追求“长生不老”、“养生成神”。所以重视炼丹、养气、五行八卦、法术,是自然宗教。佛教僧尼剃度三千烦恼,穿“扫粪衣”,穿罗汉鞋,三衣一碗,过着严谨简朴的生活。道士衣冠不整,留着长胡须,服饰也不是晋代以前定制的。直到南朝、陆,道教服饰才开始制度化,有了一定的规格。如《仙剑》中说:“道服数定,月披星巾,袖披霓裳,十绝旗在此。”此外,道袍还有五阶,以此来区分贵贱。不同的仪式穿着不同的道袍,它们也是定制的。现在道教服饰有袍、背心、法衣、碎花裙、丝巾等。,这也显示了其简约平实的风格。佛教僧尼居住的地方称为寺院、精舍、讲堂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乐器有编钟、编钟、木鱼、铿锵铪、钹等。道士们修行的地方叫做宫殿、寺庙或庙宇。在他们使用的器具中,剑和镜子是消除邪灵和灾难的重要法宝。有所谓三锭镜,即天、地、人三种金属镜。他们有固定的尺寸,需要依法铸造。自汉代道教确立以来,道教始终没有脱离“中国的宗教”,也不可能成为世界宗教。原因是太迷信了。到了近代,道教只能以斋戒为标志来应付民间迷信,更加没落。在台湾省的寺庙里,有寺庙,但是很难找到道士。道教的历史和内容虽然多与虚假荒诞有关,但在保健医学、冶炼铸造、民间崇善等方面也有所贡献。所以我们在研究道教的同时,还是要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