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前教育中渗透本土文化教育
第一,挖掘地方特色,丰富课程内容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拥有丰富的地方资源和地方文化,为幼儿园主题活动研究的实施提供了条件。永春漆筐是福建汉族传统竹漆工艺品。原材料是竹子。竹子可以切片,也可以切成细条,既可以做提手,又可以用细条编篮子,深受消费者青睐。在活动中,我们让孩子们通过看、摸、剥、编来感知竹子和篮子的外部特征。老师还展示了各种手工艺品,帮助孩子们观察和了解它们的内部特征,如平筐、格子筐、篮子、盒子、盘子、竹竿、竹篮、竹匾和筷子。还可以介绍关于竹子和竹笋的信息和图片,让大家享受丰富的体验。同时将教学融入自然社会课堂,带孩子们看竹林、挖笋、拍照、做笋食,用竹子制作各种地域活动资料。同时也引导孩子发现植物的生长规律,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发孩子探索自然,体验发现的乐趣。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使我们的教学充满了活力。在“美丽家乡”主题活动中,我们邀请了编织艺术家到幼儿园现场进行编织演示,并教孩子们进行简单的编织。通过编织艺人的现场示范教学,整合提炼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开发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家乡特色小吃”主题活动中,我们组织孩子们学习制作各种地方小吃。如果你包春卷,让老师先展示春卷的制作过程。春卷是用少许水和盐揉成白面粉,在锅里摊成圆皮,铺上准备好的馅料(肉末、豆瓣酱、蔬菜、糖等)。)放在皮上,将两端对折,卷成卷。孩子们看了既新奇又兴奋。之后,让孩子尝试做春卷,让他们品尝,让孩子感受家乡的饮食文化,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
第二,挖掘当地的游戏素材,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和欲望,那么我们所有的想法和计划都会化为灰烬。”如何激发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其安全性和实用性,还要注重孩子的兴趣。如我园充分利用永春县秀山古民居村落资源,深度挖掘本土化地域活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主题区。富有浓郁农民特色的洗衣园、小沙池、农家厨房、客厅、卧室融入儿童自理能力、手工、益智、建筑等地域性材料,让孩子们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沐浴乡土文化,在轻松自由的活动区自主快乐发展。另外以永春佛手茶的传说为主要内容,创作了适合儿童的绘本故事《佛手茶》。通过阅读和观看课件,让孩子了解永春佛手茶的产地和制茶过程。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再融入表演游戏,让孩子用闽南语表演,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体验绘本的魅力。
第三,注重课程内容的积累和创新
民俗学课程中注重素材的积累,将每个主题活动的预设、目标、环境营造等一一记录下来,作为第一手资料积累起来,供以后的活动参考和使用。因此,我们特别支持和鼓励教师根据本班级儿童的发展特点,在原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丰富其内容,拓展教育渠道,使9年级的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教育形式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本土文化的渗透,需要孩子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教育局限在课堂上,而要拓展教育渠道。比如,以亲子活动的形式,邀请家长带孩子参观永春纸织画,了解纸织画的制作工艺,了解纸织画的艺术价值。活动中,老师巧妙的问题设计激发了孩子们活跃的思维,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除了把班级搬到校外进社区,我们还邀请艺术家进幼儿园教孩子们编画、编筐、唱闽南语歌...看着一群群小家伙围着老爷爷编篮子,唱着闽南语歌笑得那么开心,老师们更觉得无忧无虑,舒服。我们知道,只有拓展教育渠道,让孩子获得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才能把本土文化传承给孩子。
因此,让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开阔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阅历,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让孩子关心社会,了解家乡,关注家乡的发展。在了解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会自然而轻松地融入社会,从中体会到一种被社会接纳和重视的感觉,形成对家乡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