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差距是怎么来的?1岁留守男童被绑在床头,城市同龄儿童教育提前。

也有网友认为“鸡宝宝”的育儿方式更适合中产阶级父母,尤其是致力于把孩子培养成优秀苗子的家庭。普通人不用担心,但20年后,无论是“鸡”的孩子,还是农村的留守儿童,都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智力发展和相互成长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阶级之间的差距。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曾分享过一个华池留守儿童的故事。一个18个月的男孩,因为父母分居离婚,不得不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为了防止孩子因为贪玩而摔倒,爷爷奶奶不得不把他绑在床边,他的活动范围只有一根绳子的半径,但大小只有两平方米。

这样的孩子很多,尤其是在中国的贫困县,比如位于贵州、重庆、湖南交界处的古丈。据悉,由于地处山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导致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只能和老人一起生活。

为了弥补这里的教育空白,2018年6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湖南古丈启动了“小山村早教计划”,针对0-3岁的农村儿童,聘请当地农村妇女担任育婴咨询师,为这些年轻的留守儿童提供科学指导和营养育儿指导。

其中,35岁的罗作为一个8岁孩子的母亲,在做家访员的两年时间里,每个周末都要走访11个孩子,至今已有8个孩子从她这里“毕业”。然而,在家访过程中,她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有些监护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缺乏耐心,经常打骂孩子,甚至不理解教育的重要性,拒绝家访。即使一次家访只花了30元,他们也不愿意付钱。

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普遍性格内向,不敢表达和交流。在学习上,他们落后于城里的同龄人,加上农村教育资源有限,无法接触到外面瞬息万变的世界。

但是像陆麦提到的1岁半的孩子,经过家访,他的语言功能和表达能力都在提高。到他3岁多的时候,他的智力水平已经超过了同龄人。这证明家访确实有效,但是有多少农村孩子能得到这种缩小与同龄人差距的干预呢?

2018民政部最新统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为了增强农村留守儿童未来的竞争力,还有类似“慧育中国”的项目,只在中国贫困县启动。然而,中国有822个贫困县,0-6岁的农村儿童约有16万。没有雄厚的资金,就难以吸引人才,导致项目搁浅。

此外,很多贫困地区的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和老人一起生活,所以一定数量的孩子会出现早期发育迟缓,甚至在电子产品的引导下无心学习。从2020年4月2日到4月11,短短9天,湖北利川一名9岁的留守儿童因为玩网课和游戏,花光了爷爷1.5万多元的退休金。

相反,城里的孩子,尤其是“吉娃”一家。孩子的家长通常以进阶培养为目标,突出孩子的特长,最后让孩子挤进名校。就拿北京海淀区来说,这个青藏高原被称为“中国教育”。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这里的父母不断地为孩子安排学习的时间,制定好计划:

1岁,学会说话;3岁,独立看懂英文绘本,能背几百首古诗;5岁要学习奥数,锻炼心智。总之,孩子的人生已经提前规划好了,父母会全程陪伴和监督。

父母教育的目标如此明确,也让很多网友感慨:“城里的孩子被家人伤害,鸡的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可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呢?不仅没有痛苦,没有爱,还会拉大阶级差距。”

的确,“鸡宝宝”的孩子更优秀。他们在获得技能的同时,也迅速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获得20年后的高薪职位。这些留守儿童大多容易被各种压力和变化吞噬。

然而,没有人能选择自己的出生。父母能做的就是增加对孩子的信任,增加孩子未来的安全感。农村留守儿童如果通过早期教育干预提高早期智力水平,与同龄人相比同样具有竞争力,类似于家访者向监护人传授育儿知识的方式。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为社会带来新鲜血液。很多人说,阶层固化了,普通人就算努力一辈子,也很难过上满意的生活。但正如12年以来带领1800多名大山女孩上大学的华坪女子中学校长张贵梅在家访中所说,“很多问题都是通过家访及时了解、妥善解决的。”

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干预,家访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项目的支持力度。还有,留守儿童的家长一定不能忽视自己的责任。互联网时代,很多育儿理念也是* * *所乐见的。如果你能学会方法,即使没有家访的干预,也能尽早开始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将来成为能竞争能选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