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沙漠》的作者是谁?谢谢你们,兄弟姐妹们

竺可桢

原文: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天敌之一。纵观历史,人类一直在与沙漠作斗争。然而,根据古代传说和历史记载,在过去,人类未能征服沙漠,但一些有人居住的地区被沙漠吞并了。

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文明都在这里产生和发展。但是两三千年来,这个地区一直受到沙尘暴的侵袭,有些地方逐渐变成了沙漠。

中国陕西省榆林市仍然雨量充沛。明末清初是天然草原区,沙尘暴不多。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山西北部有不少人迁居榆林北部垦荒。当时政府根本不管农业生产,生产技术也不高。开荒伐木导致原本的草原露出了泥土,日晒风吹,沙尘漫天飞舞。榆林城也因为长城外的风沙侵袭而受到攻击。解放前,榆林地区关外30公里成了沙漠。

沙漠中使用的武器是风和沙。对付沙尘暴主要有两种方法。一场可以称之为“游击战”的狂风大作,风沙随风飞舞。风越大,沙子的冲击力越强。春天四五月份刚出土的秧苗,当时风很大。一场大的沙尘暴可能会杀死所有的幼苗,甚至将它们连根拔起。在长城沿线风沙区,农民往往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一点收获。一种可称为“阵地战”,即风推沙丘,移动缓慢。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有的高达100米。沙丘的前进不是整体移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5米以上时,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分批随风移动,从沙丘底部向顶部移动,越过顶部后,由于风速的减弱,落在背风面的斜坡上。所以,虽然有些沙粒移动速度相当快,每天几米到几十米不等,但整个沙丘是波浪式移动的,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只有5米到10米。几个沙丘通常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沙丘链。沙丘虽然移动缓慢,但所到之处,森林全毁,乡村全埋,城垛成了土堆废墟。

抵御沙尘暴袭击的方法是培育防护林。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是降低风力。当风遇到防护林时,它的速度会降低70%-80%。当与防护林的距离等于树木高度的20倍时,风速恢复到原来的速度。因此,防护林带必须是多条平行排列的林带,两排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树高的20倍。二是培育草皮。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使有风也吹不到多少沙子,减少了沙子的来源。

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就是种树种草。在中国的沙漠地区,一些沙丘已经长出了草皮和灌木,所以他们没有移动他们的位置。这种固定沙丘,只要能适当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根据近年来的治沙经验,陕北榆林、内蒙古磴口、甘肃民勤等地的流动沙丘表面干沙层厚度一般小于10 cm。10 cm以下,含水量逐渐增加,在40 cm深度,含水量达到2%以上,为湿砂层。湿沙层中的水分足以供给固定沙丘的植物。所以在流动的沙丘上种树种草才能生存。树和草长出来后,沙丘就可以固定了。

仅仅防御沙尘暴和固定沙丘位置,或者仅仅采取防御是不够的。征服沙漠的主要武器是水。无论是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足够的水分。因此,为了赢得向沙漠进军的胜利,必须有充足的水。

内蒙古东部、陕西、山西北部雨量充足。即使在西北干旱地区,地表径流和地下潜水也很大。有些沙漠地区,比如河西走廊、柴达木、北疆准噶尔、南疆塔里木,都是盆地,周围山上积雪很多。这样,只要我们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不仅有把握在进军沙漠时收复失地,而且还能在沙漠中开辟一批绿洲。一条普通河流的下游,水越多,河越大。但在沙漠中,由于空气的蒸发和土壤的渗透,河水流量越来越小,最终干涸消失。一部分水分蒸发到空气中,一部分浸入土壤缝隙中成为地下水。如果地质构造是盆地,可以汇成地下海,作为建立绿洲的水源。据中科院综合考察委员会调查,只要有水,仅新疆就还有6543.8+亿亩荒地可以开垦。

沙漠是可以征服的。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我们有计划地发动了沙漠攻势,取得了一些战果。新疆建设兵团在天山南北设立国营农场,挖沟开渠,种植小麦、棉花和树木。以前是不毛之地,现在郁郁葱葱,成了绿洲。内蒙古沙漠地区的治沙工作也取得了许多成绩。

我们进军沙漠,不仅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洲,也保护了交通线。包兰铁路银川至兰州段穿越腾格里沙漠,期间中卫县沙坡头沙尘暴尤为严重。风沙多,一场大沙尘暴就能把铁路淹了。相关部门在1956设立沙坡头防沙治沙站,进行固沙造林。这项工作提前完成了。包兰铁路通车以来,列车一直在沙漠中运行,从未因沙尘暴的侵袭而发生过事故。

风是沙漠攻击人类的武器,但也能造福人类。沙漠地区平坦多风。比如新疆的邢星峡、托克逊、达坂城都是有名的奥特莱斯。中科院力学所在托克逊试制了半径2米的风力发电机,可用于发电、抽水、磨粉。

在沙漠地区,空气干燥,阳光特别强烈。那里日照时间特别长,一年达到3000小时,而长江流域只有1500小时,华北只有2500小时。阳光可以用来发电、取暖、烧水和做饭。沙漠湖水含有盐分。阳光蒸发水,可以得到蒸馏水和盐。将阳光转化为热能和电能的最佳工具是半导体。估计以后沙漠里有可能用便宜的半导体做屋顶,住在里面的人冬天不冷夏天不热。

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现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890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今上虞)。1910年公费留学美国;本人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3毕业,后赴哈佛大学学习气象学。1918博士回国,先后在武昌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南开大学任教。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所所长(至1944),1936年任浙江大学校长(至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他还被选为一至四届NPC常务委员会委员,并在1962加入了中国* * *生产党。1974于2月7日在北京去世。主要著作有:《中国气候区划》(1930)、《中国东南季风与降雨》(1934)、《中国气候概论》(1935)、《二十八宿起源的时间和地点》(1944)、以及。和万·《中国的气候特征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1964),《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1966撰写,1972修订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