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的形成及其影响

金城

汉成帝时,能歌善舞的皇后赵被宠幸入宫,在杨阿妃家载歌载舞。三国时期,魏王曹植在《雅礼》中也有“杨阿奏奇舞”一句。阳答属今晋城市管辖。

泽州人孔三川是第一声腔大师,他在戏曲和曲艺领域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郎、晋时期,晋城的传统戏曲和历史遗迹较多。选择它的人是:

四个戏台,两个舞亭(院),一个戏台遗迹:高平市寺庄镇王宝村二郎庙内残存有金大鼎二十三年(1183)修建的戏台。阳城县屯城村东岳庙的戏台、平台、四根小八角石柱,是一代人的遗物。沁水县郭楠村的崔府君庙戏台,除了四柱是以明后年开光(天启七年,庙从沁河西岸迁到苟伟)的东西为原型外,完全保留了宋金时期粗犷古朴的建筑风格。泽州县叶地村天齐庙戏台,位于东北方石柱上部东南,依稀可辨“正口二”二字。柱子地基无疑是金元时期的遗迹。阳城县孤山白龙寺,金章宗太和二年(1202)含明昌三年(1192)。这里有一个舞蹈亭。据阳城县碑刻记载,该县斗村八年(1208)一直在“重修舞庭碑刻”。沁水县龙岗镇姚家河村附近的海龙池王庙有一座元代戏台,现存石柱6根,刻字证明属元顺帝郑智四年(1344)。

高平市河西镇西李门村二仙庙始建于唐代,金海陵王郑玲二年至金世宗大定三年重修(1157-165438)。正殿前的露台东侧,有一幅《宋金队戏图》,露台南侧,有一根用石头镶嵌的线形竹竿,显然是当时演出的向导;第二个和第三个表演者,头上戴着发夹花,一个人举起前臂,手藏在扭曲的袖子里;后七人为伴奏者,有男有女,所用乐器为棒鼓、笛子、芦笙、拍板等。后者有六个大字:右边的一个右手拿着碗在看;左二左一是伴奏者;另外三个舞者的这两个石雕,表现了当时晋城地区中国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并存的现实。

长治

1960年,长治分水岭战国古墓中发现10个编钟。1972年,在同一地点的战国古墓中发现了一个青铜鼎、一个石编钟和两个青铜俑。此青铜小雕像高12 cm,形象为侏儒,短袖衬衫,紧身长方形领盖腰膝,表演形式。1983年,在潞城县刘溪乡潞河村战国墓中发现编钟、编钟、仆役钟等乐器。这些都证明早在战国时期,上党地区就已经非常流行歌舞了。

1959年,秦县南聂水村出土北魏至宋代佛教活动造像100余尊。其中,一尊高82厘米、宽20-60厘米的六魏佛像被数百幅浮雕环绕。虽然风化已久,模糊不清,但12人还是能隐约分辨出来:一组是爬杆的,一组是爬杆的,一组是倒挂的,一组是倒挂的,姿势各不相同;有一组人双臂倒立,用脚玩东西,后仰柔腰,练气功。一组是吹长笛和锣;还有变戏法的,艺人表演长高跷。平顺县大云寺晚周佛塔乐舞词浮雕七幅。乐器有笛子、拍子、芦笛、琵琶、笙、箐等。这座寺庙的五代乐舞壁画栩栩如生。这些都让人看到了那个时期上党地区上百种戏曲、舞蹈的表演。

兴国九年(984)宋太平沁县灵泉寺、大中祥符七年(1014)宋真宗有11乐器。宋神宗熙宁六年至宋哲宗绍圣三年(1073-1096)高平市开化寺壁画,表现为两个舞蹈的分支,由12名女乐师伴奏。还有两块宋碑记载,上党地区把汴京城的瓦寺勾栏作为民间艺人向大众观众表演技艺的场所时,已经有了一座砖木结构的舞楼。一件是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魏圣君官厅侯新庙碑(当时秦县叫魏圣君),原建在秦县衙门口,现迁入秦县文史馆。碑上有“三馆三厅一舞楼”的记载。一座是平顺县东河村的九天圣母像,是建中在靖(1101)年重修的。碑文上写着“元丰年间(1100)命善工重修北寺,造舞楼”。这两个舞蹈建筑是为神灵表演的地方。其实当时和后来一样,既是娱神,也是娱人。那时候即使没有形成完整的戏曲,也会有雏形或者只是载歌载舞,对以后的戏曲产生影响。上党地区历史悠久,民间艺术活动丰富多彩。直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与上党梆子的关系非常密切。

上党地区的民乐组织很普遍。只要有十几个村,酒会上就有八场音乐晚会;大村会有两三个。不可能知道它的历史有多长。不过,据说长子县西南的程村制作青铜乐器已经有600多年了。每八场音乐会都有一个名字,但人们习惯称它为所在的村庄或街区。它的主要活动是参加与神灵的会面。成员身着长袍(夏秋长大衣),领口斜插一面一尺多长的红色三角旗。有的旗子上绣着龙,有的则绣着“凌”字。插旗杆的布筒前有一块白布,上面写着村名。边走边玩。如果你去山上朝圣,走几十英里是很常见的。有些人甚至走了一两英里。这其实是一场民乐表演比赛。裁判当然是千千的一名音乐爱好者。被人夸是很光荣的。他们总是希望年复一年地保持这个荣誉。然而,不管被忽视的音乐音乐社是否会认输,他们总是要努力为下一次做准备。这场比赛永远不会结束。

八音会用的乐器和上党梆子用的一模一样,很多曲牌和锣鼓经典,比如《范二》、《打牡丹》、《一串铃》、《葡萄架》、《靠山红》、《一马三箭》也是一模一样。八乐节的另一项活动是村里有人结婚、分居、过生日,称为“闹房”、“暖房”、“闹生日”。有的地方,死了的人还邀请音乐社“办丧事”。在这些场合,我们要唱几出“打鼓戏”——大家围着老鼓打,把剧中人物的台词唱出来(有的高手可以自己扮演两三个角色)。上党梆子很多业余自乐班都是从八节唱《打鼓》开始的。还有一些上党梆子的职业班,就是由自助班发展而来的。从这个“八乐社-自乐班-专业班社”的发展中,可以窥见上党梆子形成的一些端倪。金城

晋城有许多驱赶瘟疫、迎福的民俗活动,如在晋城、阳城、沁水等地“赶瘟疫”,扮作钟馗、小鬼、老虎,在鼓乐的引导下,到人家家里放鞭炮“驱赶瘟疫”);羊城东乡“送别”(在鼓乐的引导下,高夫妇给新婚夫妇送彩泥孩子)。灵川农村的“五鬼叉”(五个小鬼奉命提不孝之妻,连滚带追,最后被绑。——可能是木莲扣留刘青故事里的鬼);

长治

长治民间有大量驱赶疫病、迎福的活动,如在长子身边“鞭笞痨鬼”(庙会期间,钟馗在街上追着人打扮的“痨鬼”,在台上上吊);壶关地区的“猿人脱壳”(葬礼上,人们装扮成猿人躺在红地毯上筛糠面。猿跳后,地毯保持猴形,悬空);长子,屯留的《砍时》(大旱祈雨的一种形式,在锣鼓声中,两个武士扮成男人,用刀把秀里上追到台上,把秀里上头上的黄色南瓜砸成“秀里上”、“脑浆迸裂”);这些活动都有人物活动,一般情节简单。

元宵节的时候,上党有的地方还会播放情节简单的《下一个故事》,比如《盲母送女儿》(女儿临产,母亲送到婆家,结果在路上)。总之,这些民乐、曲艺、街头表演,将哺育上党梆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茁壮成长。最早的音乐家记录可以在舒威刑罚记录中找到。杜甫,明朝洪武年间任夏府官,壶关人。当他退休回到家乡,皇帝给了他一个幸福的家庭,名叫刘。马巷村的刘章秋就是这位音乐家刘的后代。民国五年(1916)又办班教授乐师演奏技艺。

上党乐师在迎接神配会时,要献上一个演出团(又称杂剧)、一部钢琴曲和一部院抄。明代嘉靖本(沁水县志)记载“士大夫为上朝宗庙之神,四时祭,一时祭墓,鼓吹或表演杂剧”。阳城宓尚村康熙五年碑中有“唯有杂剧是岁物”之说。

队戏:元史中有“星河部掌枝女扮队戏150人”的记载(新元史中也有记载)。明代陈继儒的《太平花青》中记载:“钱塘是宋朝的都城...孝为太上皇祝寿,一时间命令要多做女人...队里演的是李端娘……”。上党队戏起源于何时,是否与宫廷队戏相同,不得而知。根据陆的数字(1912-1991)、朱群才(1915-1994)、平顺岳老(1994)。这些戏没有弦乐伴奏,没有唱腔,只有倒白和诵经(诵经押韵上下句,七句配223句和322句),台词大多古朴典雅。队戏的锣鼓叫“锣鼓”,只唱一两句就敲几下。服装人物和上党梆子穿的一样。武将人物身穿前短后长的“龙袄”,腰间为“葛塔带”。

书院是元金时期用于表演的文字。元末明初,陶记载了700多所高校名称,但均已失传。人们只能在其他作品中偶尔看到收入的片段。上党乐师迎神赛社的时候,老乐师们只知道三本书:吵五表、地堂(都有手稿)和失传的三人齐。除了一首民谣在《喧闹的五只表》里唱了五遍,这三本书都只是平淡,没有唱腔。这个笑话让人发笑。

音乐家们表演了秦腔,如《无名小马驹》、《送腰带》、《送别》、《济公横扫泰国》、《打牡丹》等。这是一种由笙(或笛子)伴奏的上党梆子小戏。

乐师遇神比武,要装着拿着截成竹条的竹竿走路(念杭)。他进神灯的时候会背一些赞美的话。台湾省出版的《汉语大词典》解释说:“往前走,舞者列为先锋。”的妻子王的企业比喻宋:“‘瞻前顾后,用铁裤裆。看前面看后面,有铁扣子。”(关于魏景钰的妻子,见《南史·孝义》)王富运是在解放前开始演这个角色的。

乐师表演的剧目与上党梆子、口头流传、文字记载没有关联;但实际上,给予和接受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和痕迹:

1)祭祖:上党乐师祭祖是喉神,生日是腊月初八。除了自己家里的泥塑外,灵川县陈侗张沟村的喉庙、高平市的喉庙、郝庄的喉庙都是他们的礼拜场所。上党梆子每年祭神两次:一次是4月24日,梨园始祖唐(俗称爷),长治北街梨园会馆,晋城周元仓五局堂(又称会馆),泽州县王城头村、开元宫,都有唐的塑像,现存各社也都有爷,按时祭祀;又到了腊月初八。高平的班社除了在班社祭祀之外,还到城里的喉庙祭祀喉神,由名班表演。泽州县的五举堂、开元宫、府城寺、黄愚寺、神南寺,阳城县的宓尚村西寺都有喉庙。除了音乐家和戏曲艺术家,普通人也来这里拜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理解为上党梆子接受了队戏的习俗(因为乐师的表演活动肯定比上党梆子要古老得多)。

(2)表演:根据乐师口述的290个队戏记录的杂剧、和,四十宫调中的迎神逐鹿礼,唐乐行图等。大多取材于风神、楚汉、三国、唐五代、杨家将、岳家军等朝代的故事。上党梆子的700多个剧目中,大部分是朝代剧目,但除了上述来源外,还有若干元明剧目。天门阵,詹幽洲,长坂坡,八仙过生日,打磨子,一刀会,二狼山,七侠生,走樊城,锁五龙,私三关,孟良盗骨,二宫。特别有意思的是,音乐家表演的钢琴曲里有一本书《不知名的小马驹》。据记载,明朝杨继绳被严嵩害后,他的女儿和老仆杨恩去福建调兵,在山寺过夜。寺庙里的一个和尚熊飞爱他珍贵的小马,想杀死它。后来才知道是恩人的女儿。道歉之后,我被送上了路。在上党梆子班社的聚奎老班墙上,七年来一直在高平密山镇武文洞的戏台上,有无名小马,道光十年聚奎老班墙上,还有无名小马的别称,杀庙(咸丰元年,端渡村老戏台墙上有玉顺班 然而,在民国时期,上党地区的舞台墙上并没有《无名小马》或《杀庙》的剧目。 1963年,河北永商县西调剧团来上党地区进行“探亲演出”时,曾展出并复制了油印本《党飞雄杀庙》。据老艺人们说,这是光绪初年上党梆子艺人在河北设户口、收徒弟时留下的上党梆子剧目。和老音乐家朱群才校对这本书,他说只有几处不同。可以看出,这是上党梆子和西秦表演的书,是艺人带到河北保存下来的,但上党地区丢失了,又被西迁送了回来。我走了80多年的大圈。

(3)风格:音乐人的戏都是讲感情,讲故事,跌宕起伏,少拐弯抹角,少跳舞。现存的剧本、角单、艺人口述,除了秦腔中的女角色,几十部队戏、院书,只有长坂坡的米夫人有二十多首歌词,大概是后来加上去的。上党梆子被称为粗犷豪迈,火热凶猛,淳朴奔放(贬低它的人说它原始野蛮,不是杀人就是打架)。作家赵树理曾指出:《西厢记》是一部名剧,全国各地都有多种剧种演出,但上党梆子却没有这个剧种(上党梆子的古称中,《游殿》、《跳墙》、《礼》为上党昆曲)。上党梆子的“三把”虽然比爱恨分明的“调壮士”更有艺术感,但也给人一种死板的感觉。从《四十宫调》的角色名单来看,有的剧需要几十个演员,最多的时候达到100多个。真的是浩如烟海,光彩夺目。而上党梆子,则是皇帝上殿、太子出征时常见的,其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鲜艳瑰丽。在《八仙》的演出中,一个几十人的戏班,除了伴奏的,做饭的,赶戏的,煮茶的,都在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所以这部剧的表演叫《堆仙》。1916年1月17日至19日,北京《世界日报》连载文章《晋剧》,盛赞上党梆子壶关乐毅班(十万班)的演出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恐怕不仅仅是团队工作者给予的影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秦腔的问题。虽然明代《迎神游社礼四十锣曲》手稿中没有秦腔的记载,民国《迎神游社礼》手稿中有“请戏”二字,非正文,墨迹不同,但八年抄自王双云兄的队戏,剧本中有秦腔《拾柴》、《送寒衣》全文。老乐手的介绍,从来不是从上党梆子学来的。此外,在《四十宫曲·迎神礼仪》所包含的宫战团戏中,山伯访友、周家辱戚、送饭、三元佳音、班超抛笔等戏中都有“戏”字。这是否意味着它是一部“钢琴剧”?看来这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根据上党梆子已故戏剧导演1962的调查笔记,阳城县关明峰村白老人说,上党梆子是明峰村一个人从西边回来,在明峰村唱歌形成的。他说,这个琴腔是音乐家的音乐表演吗?如果在一定情况下,一首曲子从国外传来,乐师用笛子伴奏,民间艺人继续用它的主要乐器为巨琴,逐渐形成上党梆子,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个需要以后查。上党梆子里有老人说:“我们的戏是从宫里来的。”(“戏”“是30年代以前当地观众使用的上党梆子名称,相对于秧歌等小剧种而言。)至于它是哪个皇帝的宫殿,众说纷纭,包括唐、、、。唐在潞州(今长治)做了两年司机。宋太祖确实在周代曾到泽州(今晋城市)讨伐李俊,但严格来说,地方戏尚未成型,更何况唐朝皇帝在卢氏时大权在握,朝代不清。他必须首先考虑王朝中的重大事件;宋太祖到泽州时,即位人数不多,军队忙乱,不会有这闲情逸致。萧太后指的是辽圣宗的母亲,她以后再也不会去上党了。这只能从明朝的王诜来考虑。

康熙二十五年,沁水诗人范的第五首诗第一句是“益阳台上唱夕阳”(见《沁水县志》嘉庆版、《泽州县志》雍正版)。这说明康熙时期上党地区就有弋阳唱腔。上党梆子把行当分为九种:大胡子学生、老学生、青年学生、郑丹、老聃、肖丹、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也和益阳话一样。肯定是受了益阳方言的影响。上党梆子更多的是受昆曲和皮簧的影响。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六安赋志》卷八记载,长子县某县知县王聚元曾禁止“丧演”,称“老梨园用于富室丧事,今已禁止,用者渐减”。这说明上党地区的戏剧演出在18世纪已经相当频繁。

此外,乾隆年间,陕西泽州有洛溪戏剧团,黄河以北有戏剧团,开封府有邦洛戏和戏组成的三合班的活动记录(见清代著邓)。正是这种“三合一班”演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声乐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