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地球博士学位论文(急!)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家园。它记录了人类智慧的代代传承和大自然母亲哺育我们的点点滴滴。然而,在我们的家园里,洪水、飓风、地震、沙尘暴等悲剧数不胜数。这些自然灾害夺走了生命、希望和一切。和谐的生态环境随着人类日益先进的科技水平而被打破。近50年来,我国每年因地震、旱涝、台风、疫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这些都成了最不可抗拒的恐怖阴影,笼罩着死亡和犯罪,社会治安成了最头疼的问题。那么我们能否依靠最具破坏性但又最具创造性的科技水平来提高我国的防灾减灾能力呢?

中国的洪水灾害非常频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发生的主要洪水如下。1951年:辽河洪水。辽宁、吉林两省受淹农田43.4万平方米,受灾人口87.6万人,死亡3100多人。1954:长江淮河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受淹农田31.7万hm2,人口1.88万人,死亡3万余人。淮河流域有408.2万公顷耕地。1858:黄河泛滥。黄河花园口站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滩区和东平湖被淹。1963:海河洪水。海河以南发生特大洪水,淹没农田440万公顷,京广铁路中断。1975:淮河在水中。8月初,淮河上游出现罕见暴雨。河南泌阳县庄琳三天降雨量达到1605.3mm,位于暴雨中心的两座大型水库溃决。河南省820万人,654.38+0.06万平方米耕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房屋倒塌560万间,死亡2.6万人。1981年:长江上游被淹。四川省138县市受灾。1982:黄河洪水。1991年:淮河、太湖泛滥。淮河受淹耕地401万hm2,受灾人口5423万人,倒塌房屋1.96万间。1994:西江洪水。1995:长江、辽河、松花江洪水泛滥。江川、湖南、湖北、江西四省农田受淹321.4万平方米,人口8526万人。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农田受淹223.2万hm2,受灾人口654.38+00.786万人。1996:珠江、长江、海河洪水。当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半数以上的省(区)受灾严重。县级以上城市311个,受灾面积1182.33万hm2,受灾人口2.67亿人,直接经济损失2208.36亿元。1998:长江、嫩江、松花江、珠江、岷江洪水泛滥。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2008年5月2日北京时间14: 28,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与此同时,成都震感强烈,成都市民上街避难。北京、上海和台湾省有震感,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绵阳市11874人死亡,67579人受伤。

德阳德阳已杀10341人。

绵竹死亡6730余人,受伤31.560人,成都死亡41.566人,受伤1.7802人。

什邡3510多人死伤,都江堰31970多人死伤,3060多人死伤。

阿坝州死亡2871余人,受伤24625人,其中汶川县2010人,广元2586人,受伤21682人,青川县2140人。

彭州有超过870人死亡,3090人受伤。

总计:汶川地震已造成40075人死亡,247645人受伤。

根据卫生部的报告,52,934人因受伤住院,7,979人出院,3,304人在医院死亡。

据中国地震局报告,截至19时,13分,* * *监测到4级以上余震155次,其中5级以上余震24次,6级以上余震4次。

民政部通报,截至19,13年6月底,全国共接收社会各界捐款10834亿元,其中捐赠89.27亿元,折合物资1909万元。

截至218时,民政部、军队和地方民政部门* * *共调运救灾帐篷254319万顶、棉被72.35万床、棉衣178.36万件、食品和饮用水价值3421500元、6.5万元。

地震、洪水和流行病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损失。如何防灾减灾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所有国家都在使用各种方法来预测灾害的形成。

目前,中国已建立了较为完整、覆盖面较广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病虫害等地面监测观测网络,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和陆地卫星,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由地面气象观测站、空间站、各种天气雷达和气象卫星组成的先进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数据接收处理系统、现代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我国已形成分工合理、有机结合、分步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处理、分析和预报体系。为了监测河流洪水,国家建立了由大量水文站、水位站和雨量站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河流洪水易发区预警水域遥感数据库,并在“八五”期间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洪水监测。防洪抗旱工程技术取得重大进展,部分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此外,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如农业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建立了400多个地震观测站,并在“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数字地震台组成的国家数字地震台网、由300多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若干个流动数字地震台网和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地震系统,并建立了强震预警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监测预报体系,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为国家抗震设防重点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行了全面的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 几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道、几个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超大型乙烯工程和大型水库已完成抗震加固。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我们加强了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调查和防治,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土保持防御体系、管理保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把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结合起来,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建立了25个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在7大流域实施了水土保持工程,在1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建设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和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工程、荒漠化治理工程等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资源一号”和“资源二号”卫星已经发射,广泛用于资源勘探、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实验。

但是,我国防灾减灾技术的应用和建设还存在各种问题。

1.管理中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单一的灾害导向和部门管理模式,每个灾害相关的管理部门都有自己的体系和自己的方式。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灾害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联动,造成了防灾减灾缺乏全面系统的法律法规、技术体系政策和整体科技发展规划等诸多弊端;缺乏系统、持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间的协调;缺乏防灾减灾综合应急技术体系;缺乏专门从事救灾的综合救援专家和技术队伍;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防灾减灾科技体系;信息披露和沟通渠道不畅;资源和信息不能* * *享用;科学的决策评估支持体系和资金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直接影响防灾减灾的成效。

2.投入不足,资金渠道单一

我国每年用于防灾减灾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十分有限,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的投入不足。主要原因是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靠财政拨款,经费来源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的社会效益远大于近期的经济效益,难以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积极投入,导致防灾减灾科学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此外,科研成果推广缺乏中间环节和适合防灾减灾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部分防灾减灾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全国防灾减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科技资源配置需要优化。

中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和传统的条块分割,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防灾减灾科技的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害和防灾减灾不同环节,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技开发应用水平发展不平衡,导致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装备、队伍建设等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材料、数据等。都是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无法实现资源的* * *利用,无法系统整合资源条件形成高效* * *共享的社会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4.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的灾害种类和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科技发展和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种灾害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异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设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报能力仍然较低;四是各类灾害缺乏科学的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和评估技术亟待提高;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和预防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与国家实际结合不紧密,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

5.防灾减灾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乏技术应用型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结合不紧密,尤其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应用型人才。此外,科研经费和治疗条件差,影响了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员的稳定和发展。

6.科普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科普计划、固定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定期的科普活动,使得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导致我国防灾减灾知识和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高。

以下是我对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建议。

1.建立统一完善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组建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综合防灾减灾管理机构,负责国家防灾减灾工作的重大政策决策,逐步实现由部门主导的单一灾害管理体系向政府和部门联动的综合应急管理体系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灾害相关管理部门的协作,形成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功能和机制。

成立顾问团,集合各种灾害、专业、相关管理部门的专家;建立防灾减灾决策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2.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和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的防灾减灾措施和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规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适当将防灾减灾课程和读物纳入各级学校教育。

建立高效合理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和防灾减灾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和工艺的联合研究;加快防灾减灾领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3.多渠道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年度科技预算,按照一定比例支持研究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装备改进、参与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组织、公民和海外人士的捐赠,将部分基金按比例用于科技投入。

通过给予引导资金,督促地方政府加大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和企业投入防灾减灾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推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借助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监测网络全天候运行;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远程控制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构建覆盖全国所有村庄的重大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综合整合防灾减灾单位上报的灾害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和信息资源平台。

5.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和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研究所制度建设,构建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鼓励科学研究与地方防灾减灾需求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管理;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防灾减灾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养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全国高校开设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6.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和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获取先进应用技术和管理经验,跟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地区防灾减灾项目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瞬间推翻了学校、医院和家乡...面对自然灾害,人类变得越来越渺小。这一突发事件打击了我们无用的准备。灾难意识还不够吗?我们无法改变地震。那么,沙尘暴这种被称为自然灾害的毁灭性灾难,如果人类不那样砍伐树木,破坏土地,它会永远被隔绝在炎热的沙漠中吗?还有黄河,中华儿女的母亲河。人类无节制的开垦和放牧,泥沙每年都要滚滚流入黄河,这让我们甚至不敢想象,浑浊的黄河在很久以前可能还像一双肉眼一样清澈...朋友,你知道吗,所谓天灾之名,毁灭的真正源头是人类贪婪的心!!屠宰爱护动物,破坏生态平衡中的一环。最终的受害者是他自己!!面对树木,木材商的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欲望,却不知道再过十年木材又会便宜...要知道,在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口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谚语,已经变得和“前人砍树,后人遭殃”一样无奈不堪,不堪入目。了解你的情况?你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么相互依存,要么相互践踏?大自然是被动的,它用人类破坏的生态来报复,其实就是为了让这些不会居安思危的人快点清醒过来!!不要让公益广告中的预言成真。我相信,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而不是空谈,我们会付诸行动,最后一滴水一定会是上天感动的一滴泪。

当前保护环境迫在眉睫,了解各种灾害减灾更是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注意我们周围的自然变化。一旦发现一些异常的自然现象,我们不必惊慌。我们应该尽快向有关部门反映,由专业部门为我们做出权威判断。一旦灾难发生,我们首先应该发扬大无畏的精神,号召群众并组织每个人和个人进行自卫。同时也要学习一些医学知识,准备必要的药物,以便在灾难发生时,医疗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时,能够及时自救和救助他人。

虽然灾难的发生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我相信,不再被破坏和践踏的大自然会给我们带来美好和谐的生态。热爱我们生活的这个家乡,它是我们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伊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