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最应该学什么?

除了“保姆”,幼儿园还能给我们的宝宝带来什么?

幼儿园是孩子进入人生社会环境的第一步。在这里,每一个在家里被视为掌上明珠的小宝宝,都会平等地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他们会遇到很多父母遇到不了的问题,学到很多在家学不到的知识或者常识,在能力上得到很多或者进一步的锻炼。这些都将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受益终生。

那么,孩子们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做好自己的事。

锻炼独立性可能是小婴儿在幼儿园要学的最重要的一课。

在家里,父母不自觉地倾向于帮孩子做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比如扣扣子、系鞋带、梳头。甚至家长送宝宝上幼儿园的时候,还会帮宝宝一路拎着小书包去教室。父母的关心无可非议,也很自然,但孩子在幼儿园就应该学会照顾自己。他们应该学会口渴时用杯子喝水,午睡前脱掉衣服和鞋子,醒来后穿好衣服。他们要学会自己上厕所,逐渐熟练饭前便后洗手。他们还将学习在每次玩具课后把玩具放回原处...

这些早期的基本自理训练,不仅能增强孩子的独立性,还能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孩子在能力和心理上变得更强。

我们都是好朋友。

如何与孩子相处,是独生子女社会的宝宝们面临的艰巨现实。

或许在上幼儿园之前,孩子会通过一些机会或者渠道,和其他朋友有类似的接触,比如和亲戚家的弟弟妹妹,或者在小区一起跑跳的孩子,等等。幼儿园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不同的孩子建立友谊,如何在人生之初处理各种简单的人际关系。

孩子们将学习如何与群体中的其他孩子亲近,并找到话题开始交谈。“我也做了这样的米老鼠杯。”“嗯,我叔叔给我买的杯子。”“我也有一个叔叔……”...也许这就是未来亲密朋友的相遇。孩子也会不自觉或有意识地学习一些社交技巧。比如他会更关注别人而不是自己。比如,他会用“你好……”而不是“我好……”来和别人开始对话。在群体中,他们会慢慢学会如何让自己和他人感到快乐,让大家都感到舒服。这些与人相处的经验都得到了锻炼,对他以后的学校乃至团里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而幼儿园必然会遇到不开心的事,和孩子吵架或者打架,他们也能学会如何自己解决问题,如何和好,如何继续一起玩耍相处。

与人相处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也是困难和困惑的情况。让孩子从小练习适应这些生活问题总是有好处的。

老师,请帮帮我。

学会求助,或者说出自己的困难;学会和老师相处,其实是孩子在幼儿园能得到的一大收获。

会有一些孩子在群体中会过于害羞胆小。我不敢说我要不要上厕所。摔倒受伤不知道找老师帮忙。不要问你做不到什么。

虽然这和孩子的性格有关系,但是确实需要锻炼这种能力。虽然在那些会要求爱或关注的外向孩子中不容易得到更多的关注,但这些孩子在锻炼求助和诉说自己困难的同时,其实也在挖掘和发展自己内心的力量和自信,有利于他们情商的发展。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孩子能够与他的第一位老师建立一种和谐、关怀和互动的关系,这将有助于孩子在未来与其他老师或成年人建立良好、建设性和充满活力的关系。如果孩子能从家庭之外的长辈那里得到肯定、温暖和威望,那么这种积极的体验会促使他们自信地面对和处理其他各种关系。

我有一双巧手。

不要小看孩子从幼儿园带回家的黏糊糊的手工作品或者有些“抽象”的绘画,这不仅是他们创造力的最好表现,也是他们小手功能的必要锻炼。

在幼儿园的手工课上,孩子们会和大大小小的纸片、纽扣、绳子、剪刀、小刀、胶水、刷子等混在一起。:剪刀在手中磕磕绊绊;被刀切割的纸仍然有毛边;这么小的一个扣子,被小心翼翼地粘在了“小猫”的眼睛上;给公主的彩虹裙上色,但是他们涂了那么多颜色,边缘清晰不混乱...

也许这个时候有的孩子会更喜欢折纸,有的孩子会更喜欢画画。没关系,只要孩子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做这些事情。这些剪、贴、画可以更好的锻炼孩子小手的肌肉和骨骼。这种训练在学前是非常重要的:它会为孩子放学后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基础,是一种“突发的”、日常的“体力劳动”。手工制作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孩子从小养成的精细动作。手部精细动作的加强也能促进大脑的发育。这些精致的工作也培养了孩子的细心、观察力和分辨同类事物的能力。

我也是学生。

幼儿园里的纪律和规矩,以及集体生活带来的自律意识,为他以后的学校生活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在幼儿园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其实有很多规则贯穿其中,每天的事情都有自己的程序:上课时,孩子会自己找座位等待;手工艺课结束后,我会把刷子放在架子上,把废纸或垃圾扔进垃圾桶;做操的时候,他们自动排队;午睡时不能任性吵闹,因为会影响其他孩子...同时,集体生活也会加强孩子的自制力。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不会随便打断,因为会影响其他孩子;也不会和平时在家听妈妈讲故事时一样。一会儿想吃饭,一会儿不专心玩车。孩子会或多或少的克制自己任性的冲动,从大环境考虑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