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奶奶在家

文三福临妈咪

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去找育儿专家做评估。

专家拿出手电筒,在孩子脸上照了几下。孩子没有反应,转身走开了。

“不用说,这样的孩子看电视。”

正常情况下,孩子的注意力会被周围环境中特殊的东西和突发的事情吸引,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中。孩子肯定会先去看一些五颜六色的东西,奇怪的东西或者有明显光的地方。如果一个房间的色彩特别丰富,元素特别多,会让孩子感到惊喜和满足。

所以,当专家用一束光时,孩子要感觉到光的出现,转头去看,而这个孩子,当专家用强光时,视而不见,离开了。很明显,他正常的感觉系统已经被破坏了。

所以老师才会说“视觉的整个追踪系统都没了,所以我特别喜欢跑步。”

但也指出:“孩子语言不行,逻辑也不行?”

妈妈回答:“是的。”

说到孩子三岁前是谁带大的,他妈妈也一脸无奈。

“奶奶带大的,我已经厌倦了。奶奶在家看电视,也不带孩子出去。她让她的孩子每天看十多个小时的电视。我说不要让孩子一直看电视,她说孩子太吵了。”

孩子一天看电视十几个小时,难怪对脸上的强光没有反应。

十几个小时有点夸张,但也很典型。许多孩子在家里和他们的长辈一起长大。大人尽量省事,把孩子放在电视机前,打开动画片,这样可以一个人呆半天。

但是,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和手机,不仅影响视力,还会影响感觉统合能力。

但是,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儿童的大脑从声音、画面、文字等信息中接收和处理刺激。这些刺激是高强度的,会一直充斥大脑,让孩子感到兴奋,不想关掉。

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高度饱和的信息刺激中,孩子会对普通的感官刺激感到迟钝和麻木,从而对现实世界的事物显得不感兴趣。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被打乱,这对孩子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感觉统合是所有感觉的配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配合的一个过程。

我们常说的视觉、听觉、味觉都是感官,除此之外,还有前庭觉、本体觉、触觉等。通过人的感觉系统从周围环境中获取信息,并传递到大脑,大脑做出分析和处理。这个由外而内的过程就是感觉统合。

感官是外界信息进入儿童大脑的途径。儿童是通过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过程认识世界的,所以感觉是儿童认识世界和事物的生理条件。

而每一件事,孩子都不能单一的去认识,一定要全面。没有任何意义,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聋哑孩子,盲童。他们被剥夺了一种感官,感受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感觉统合的概念这两年在早教市场上被提了很多,也有专门的感觉专家为孩子提供感觉训练。

大脑的学习依赖于身体感官的输入,学习后的大脑发挥指挥身体和感官的能力。

一般来说,感觉统合是指视觉、听觉、味觉等感觉的统合。其实最重要的感官,也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感官,就是触觉、前庭觉和运动觉。

这些感情离生活很远,家长也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训练,所以这个课程才会流行起来。

不同的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是不同的,这不仅与孩子天生的能力有关,还与父母的引导和孩子的游戏经验有关。

这两天有个新闻。

母亲为了几块钱,带着孩子去试听一个班。回来后孩子慢慢开始懂事了,也就是说孩子还没正式开始学就要学了,于是妈妈想退钱,最后辅导班给了全额退款。

事实上,跳绳是一种典型的能体现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运动。在感觉统合训练中,孩子往往被家长认为是感觉失调,一个简单的动作都没学会。

但其实孩子也不是不可能。他本来就有这个能力。唯一不同的是有人会正确引导他。

就像教孩子跳绳一样,大部分家长都可以自己跳,但是他无法在孩子学跳绳的时候给孩子切实可行的建议。

所以,让孩子感到缺乏融入感,最重要的不是送孩子去上个跳绳班或者骑行班,也不是给孩子报个感官培训班,而是家长自己动手,日常观察,及时判断,创造环境,进行感官训练。

那么如何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感官训练的环境,有哪些游戏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感官训练呢?下次再详细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