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与养育对策

教孩子珍惜玩具。相对于女生来说,玩具在男生手里特别容易坏,所以很多男生的玩具没几个是好的。要知道,现在买玩具也很贵,家长要教会孩子珍惜玩具。

珍爱玩具的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让孩子了解一些玩具材料的特性:

例如,一些玩具是由纸、塑料等制成的。这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纸很薄,遇水会烂,揉后会皱,玩风车、兔子灯时不要揉、捏;塑料制品容易破裂,所以不要咬或扔在地上,否则会破裂。

2.告诉孩子不要抓玩具:

抢玩具,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这时候大人可以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比如要求大家玩玩具。当你向别人要积木时,你应该说:“谢谢,我可以要一个积木吗?”只有得到允许后,你才能玩它。你玩好之后,不要乱扔,也不要乱放。

3.让孩子觉得玩具来之不易:

父母给孩子买玩具,如果他们不想要。比如孩子想买遥控玩具车,你可以告诉他很贵,问他要。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他期待的新玩具,他会更加珍惜。

4、通过自制玩具让孩子懂得珍惜:

父母和孩子一起做自己的玩具,比如用大饮料瓶做花瓶;用豆腐盒制造汽车等。,因为这些玩具都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来的,他们往往懂得珍惜。

揣摩孩子的心理

不要以为小孩子不懂心理学。其实孩子很会揣摩大人的心理,不仅揣摩,还会运用心理战术来对付大人。比如早上大人们匆匆忙忙吃完早饭,希望孩子能吃得快一点,督促孩子“快点,快点”,这样送孩子上幼儿园后就可以快速上班了。但是,孩子吃的很慢,一口都没有。其实孩子肚子里是有“事业”的。晚上,大人想安顿孩子的时候可以做点什么。但是孩子就是不理,不肯洗脸,不肯洗澡等等。,这让大人很生气。这其实是因为孩子对大人的安排不满意,或者没有达到孩子期望的价格。所以,孩子对待大人的方式是缓慢而冷漠的。没必要生气,也没必要推或者逼孩子。告诉他们现在几点了,你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玩。或者告诉你的孩子你应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让孩子想想这段时间后会发生什么。尽量详细描述后果。孩子会觉得自己用这种方法很失败。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一、为孩子的言语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孩子敢不敢大胆说话,跟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所以,家长要创造一个能让孩子想说话、敢说话、喜欢说话、有机会说话并得到积极回应的环境。首先,让孩子有话要说。父母的态度和情绪要适合孩子的发展。父母要有意识地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创造一种新型的民主关系,让孩子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和父母沟通。孩子们天生好奇和好奇。家长千万不能因为孩子无聊吵闹就把孩子关起来,而应该引导孩子思考和探索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家长要抽出时间陪孩子玩,增加和孩子的语言交流。如果总是让孩子一个人玩,语言交流从何说起?其次,家长可以制作和设计诱导孩子说话的材料和游戏,让孩子有话可说。比如游戏《小记录员》,两个人面对面坐着或站着。一个人放录音机,另一个人按,然后说一句话表示录音,再按表示播放。录音机必须模仿和重复,然后转换角色。这是一个既能培养听力又能培养口语的好游戏,还能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为什么不呢?另外,要尽可能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说话更丰富。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出入一些社交场合,让孩子参与社交。比如购物时让孩子买东西;看病时,让孩子告诉医生自己的病情;与同龄人交流,办“生日会”;孩子想做的事情自己去做,等等。

第二,引导孩子在文学鉴赏活动中积极听和说。

孩子喜欢让父母给他讲故事,但大多数父母都是把故事讲完。对此,我们不妨改变一下。首先,讲完故事再提问会更好,尤其是孩子感兴趣的,能增长见识的问题。家长提问要开放,提问范围可大可小,提问角度可以变化。比如,在讲“三只小猪”这个故事之前,家长可以问孩子,“从故事的名字中猜出你讲的是谁的故事,他们会怎么样。”这比问孩子“故事叫什么名字”要好得多,因为前者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再比如,在引导孩子看图的时候,家长通常会问孩子:“图中是谁?”如果问题改成:“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这样更好,虽然两者意思相同,但是后一个问题的范围扩大了,孩子一定要仔细观察图片,看懂了才能回答,答案也不会单一、雷同。其次,要大力提倡双向提问,即家长提问,孩子回答;孩子提问,家长回答。这样既能提高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又能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我们都知道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难。如果有时候在故事讲完后让孩子提问,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对故事的理解,教育也更有针对性。再者,孩子的表演欲望可以在家庭中培养。晚饭后,一家人不妨举行一场演出,轮流讲故事或读儿歌。这不仅可以发展孩子的语言

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表达欲。最后,在语言训练中要注重创造性。比如让孩子改编、延续、创作一部分儿歌或故事,自由选择画面、编排画面进行创意讲述,让孩子从废旧书籍中剪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粘贴在白纸上做成小本子,自己写故事,自己讲。总之,只要你注意,就会给孩子留下更多的机会。我们要做的是:能让孩子说话的家长不说话,该让孩子专心听的家长不干涉;在与孩子意见不合的情况下,家长不要武断地强迫孩子服从,而应该心平气和地说服孩子。

第三,家庭中适时的辩论。

我们可以利用饭前饭后的时间和孩子进行小辩论。比如“天上有什么?”“狮子和熊谁更厉害?”对一些没有具体答案的话题进行辩论,既能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特别适合听话胆小的孩子。家长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

早期教育应该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认知和态度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早教”这个词在现代家庭中已经不再陌生,“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在家长心中循环。“早期教育”实际上是指0-3岁学龄前进行的教育活动。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婴儿期,这是生命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人认为2-3岁的孩子是学习口语的最佳年龄。抓早教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这也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早期教育中,抓住教育和学习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特别关注孩子的学前教育,希望在最初的教育阶段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潜能。但也有很多家长盲目跟风,根本不懂“早教”的概念和意义。

其实早教就是指孩子接受的学前教育。但众所周知,0-3岁的孩子属于早教范畴。一般公认0-3岁儿童的教育称为启蒙教育或儿童教育。爱婴早期教育专家周汉民表示,这个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和各种潜能开发最关键的时期,确实是教育的好机会。早期教育的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和营养的环境来“激活”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个性成长,从而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国家也对早期教育的实施给予了认可和支持,鼓励儿童在这个阶段的智力发展和教育,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家长的早期教育意识。从国家到家庭都可以充分认识到早期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家长在早教的课程选择上也要跟着孩子的兴趣走。在婴儿期,孩子的兴趣很难把握,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慢慢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图像或声音,家长可以从这些细节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我们不能指望一个23岁的宝宝努力学习,但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也可以长时间专注于一项活动。家长只要发现孩子的兴趣,就可以创设很多情境,教孩子学习识字和阅读。张女士在采访参加早教的孩子家长时表示,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是“乐迷”。他们听到手机铃声,就跟着去了。观察过后,他们给孩子报了音乐课程。孩子们不仅认真听讲,还愉快地接受了课程内容。

爱婴早教总裁周汉民建议,家长在选择早教机构时,首先要选择品牌。背后的品牌代表了教育的质量和多年的经验,教育必须依靠时间的积累和好的理念来不断完善;同时也要看这个机构和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什么。现在家长的观念是多元化的,国内外的课程体系都在机构,分类也是细化的;另外,问问已经在上课的家长,看看他们的评论和口碑。

解密宝宝最怕的八件小事。恐惧事件1妈咪走了。她离开我了吗?她再也没有回来吗?

妈咪第一次出去工作的时候,壮壮正和奶奶玩得开心,妈咪就悄悄出去了,他一点都没哭。当他想起寻找妈咪时,发现她突然不见了。她哭了很久,最后哭累了,在奶奶怀里睡着了。从此,壮壮天天盯着妈咪看。一准备出门,壮壮的小手就像铁钩一样抓着妈咪的衣服不肯放手。

勇气策略:

在宝宝的分离焦虑开始形成之前,要训练他学会适应妈咪短暂的分离,教会他每次妈咪离开都要和她说再见。每次出门都要明确的告诉宝宝妈咪要去哪里,用宝宝能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什么时候回来,比如下一顿饭。不管他懂不懂,他都必须坚持去做。和宝宝玩一个分离的游戏,在和宝宝告别的时候给他一个喜欢的玩具,给他一些他感兴趣的承诺等等。,能给他带来一些愉快的情感体验,能有效减轻甚至消除与妈咪分离带来的恐惧。

恐惧事件2会呼叫电器。

那个吃灰尘的长鼻子会不会也吃了我?

每当妈咪用吸尘器的时候,丁丁都会在一旁哭着喊着。有一次,他甚至看到它吃了一小片纸!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了。你没看到它的长鼻子在地上嗅来嗅去,肚子饿得咕咕叫。可能妈咪不看,它会自己吃。

勇气策略:

除了吸尘器,宝宝可能还害怕其他发出噪音的家用电器。不管宝宝懂不懂,简单的跟他解释吸尘器的作用和它“怪叫”的原因,告诉宝宝这个东西不会伤害他。耐心地给宝宝演示如何开关这些电器,让他通过一个小小的开关来控制这个东西,可以帮助他明白这些电器伤害不了他。

恐惧事件3观叶植物

阳台上多眼睛的花会接住我吗?

一些热带观叶植物有鲜艳的颜色或线条,它们的大叶子有时会让婴儿感到无所畏惧。露露是这样的。她不敢看,更不敢碰阳台上被妈咪称为“花”的花盆。即使她爸妈手里拿着树叶,她也会害怕地大叫,不停地躲:“妈咪,你看,好多眼睛!”.....防止孩子害怕。

勇气策略:

不要强迫宝宝接近他害怕的观叶植物,这样会加重他的恐惧。父母可以经常在宝宝面前触摸观叶植物,赞美它美丽的颜色等。,并用行动告诉宝宝,它不会害人。等到宝宝敢看植物了,再抱着他看,慢慢过渡到用手摸。通过这些,宝宝可以获得一种关于这种植物的体验,逐渐树立它不会“吃人”的观念。

恐惧事件四:那个撕天喊地的东西会把我撕成碎片吃掉我吗?

豆豆看着窗外被闪电撕裂的天空,听到震耳欲聋的雷声,惊呆了。豆豆吓哭了,躲在妈咪怀里。她用小手捂着耳朵,把小脸埋在妈咪的胸前。她不敢看也不敢听,但还是忍不住悄悄转过头去看窗外。“它撕裂了天空...而且是生气!”她一遍又一遍地说着这两个字,等着那个撕裂天空的尖叫的东西消失。

勇气策略:

不寻常的雷声或其他巨响会让宝宝感到害怕和莫名其妙。这个时候,不管宝宝听不懂,家长都要给她解释这些声音的来源,告诉她这些东西不会伤害他。为了帮助宝宝习惯这些噪音,你可以在家里和他玩噪音游戏,比如给宝宝买一个小锣等可以发出很大声音的玩具,或者干脆在家里敲打厨房用具,比如金属锅碗瓢盆,让宝宝习惯这种噪音,并向宝宝解释打雷只是一种声音,下雨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并不可怕。

恐惧事件5陌生人

一个不认识我的人还要抱我亲我。他一定想把我从妈妈身边带走。

当当在家活泼调皮,经常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这个小家伙,在家很活跃,出门就蔫了。奶奶想抱抱他,他赶紧把头藏在妈咪怀里,用手紧紧拽着妈咪的衣服,生怕被抢走。大叔想摸摸他的小脑袋,他哇的一声哭了。当一个客人来到家里,他必须抓住他的妈妈,并满足他的叔叔看起来更强。他也吓得一直哭,不把人哭走是不会停的。

勇气策略:

对生命的恐惧是大多数婴儿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一般到2岁时,这种现象会有所缓解,直至最终消失。对待胆小的宝宝,一定要尊重他的选择。如果他不想被陌生人拥抱,就不要勉强他。父母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隔着一定的距离和陌生人聊天,让他逐渐适应那些陌生的面孔,一点一点接受陌生人。平时可以带宝宝出去玩,每次出门都和邻居朋友打招呼,让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陌生人,帮助他逐渐消除对陌生人的恐惧。

恐惧事件6发臭被吸下去。我会被尖叫的漩涡拉倒吗?

萌萌习惯坐在盆里,在自己的小浴缸里洗澡。妈咪第一次教她坐马桶的时候,看到自己身上的臭味被马桶里的漩涡冲下来,吓哭了。那天晚上,当她第一次在浴缸里洗澡时,另一次类似的恐惧经历又让她被吊着妈咪的脖子吓得再次尖叫。

勇气策略:

下水道是很多宝宝无法理解并因此产生恐惧的原因之一。所以有些宝宝在家里坐盆坐惯了,到了幼儿园可能会对幼儿园的小厕所或者厕所坑产生莫名的恐惧,甚至拒绝再去幼儿园。当宝宝对此产生恐惧时,家长不要强迫宝宝继续坐在盆里洗澡,给他一两周的时间来缓解这种恐惧。同时,在浴缸没有水的时候,可以专门让宝宝在浴缸里玩耍,让他熟悉浴缸,逐渐消除对浴缸的恐惧。上幼儿园的宝宝可以和老师商量,让他自己带便盆过渡一下。每次在浴缸里给宝宝洗澡的时候,记得先用浴巾把他裹好,抱在怀里再放水,这样也可以减少他的恐惧感。

恐惧事件7:小猫竖起了毛,弓着背,不高兴地看着我。它想狠狠地咬我。

航航看到邻居阿姨家的小波斯猫就好奇,一直想摸摸这个毛茸茸的小动物。这一天,杭州终于抓住了和小波斯猫亲密接触的机会。他的小手一伸,小猫就毛发倒竖,弓着背,一副不高兴的样子。杭州立刻泪流满面。从那以后,每当他看到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他就害怕钻进妈妈的怀里。

勇气策略:

宝贝,这种对外界事物保持警觉的现象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是心理成长的表现。如果宝宝太害怕小动物,可以给他买一些关于小动物的书籍和光盘,让他多了解这些小动物,可以帮助他消除恐惧。平时可以多给他机会接触这些小动物,试着给它们喂食,看它们玩耍,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抚摸它们等等。随着宝宝的成长,他会逐渐接受小动物,对小动物的恐惧也会消失。

恐惧事件8:你觉得那个暗室是怪物的大嘴吗?那些隐形的牙齿一定会把我嚼碎。

童童怕黑,每天晚上睡觉都要开灯。天一黑,他就不敢出门,坚持把所有的灯都打开。不管他在哪里,每个房间的灯都要打开,这样他才敢安心玩耍,否则他会哭个不停:“妈咪,那个黑怪物要吃我了。快开灯!”

勇气策略:

因为什么也看不见,随着宝宝生活经验的增加和想象力的丰富,很多宝宝在黑暗的环境中会无缘无故地生出很多奇怪的想象,也因此而惊恐万分。所以,家长平时不要给宝宝讲恐怖故事,不要用“你不睡觉,狼就吃了你!”睡觉前。“你再不睡,警察叔叔就抓你了!”让宝宝睡觉。如果宝宝怕黑,可以在他睡觉前给他一个小夜灯。平时可以玩摸黑游戏,或者蒙着眼睛玩抓人游戏。

母亲的语气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核心提示:专家表示,成功的家教与家长的口头表达密切相关。尤其是父母和孩子说话的语气,会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远的影响。

信任的语气

孩子特别希望得到大人的信任,尤其是父母,所以和孩子说话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比如一个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任的语气说:“星星,只要你好好学习,好好学习,你一定会学会打。”这无形中给了孩子一种自信,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成功。如果用讽刺的语气:“热情了三分钟还想打球吗?”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安全感。

尊敬的语气

从两三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这种自我意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强。孩子有自己的主见,说明孩子知道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当他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要求时,不要认为他不听你的,和你作对,粗暴地反对他。如果你让孩子学英语,但他又想和朋友一起玩,你不能发脾气:“你越大越不听话。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你要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可以玩一会儿,但之后,你必须学英语。”孩子乐于接受。

讨论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你可以让他明白他和你是平等的,你尊重他。比如,你想让你的孩子收拾掉在地上的玩具,你可以说:“星星和玩具都是乱丢的。多坏的习惯啊。你会和妈妈一起整理玩具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怎么了?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快点把他们收拾干净!”“否则,孩子听了你的批评会感到厌恶,即使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也会不开心。

赞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展示的欲望。发现并欣赏孩子的优点,会让他更愿意表现出来。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但是孩子画画的热情和认真是最大的优点。当孩子给你看一幅画的时候,你不能简单的说“画的一般,努力练习。”这会让孩子对绘画失去热情和信心。他的作品应该是用欣赏的语气肯定的:“没想到我家宝宝画得这么好。如果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孩子的表达欲望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感体验,就会对绘画更感兴趣。

鼓励的语气

孩子不可能是无可指责的。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批评指责,而是要帮助他从错误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成功。比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盛饭的时候,妈妈摔在地上砸了。你不能怪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蠢。”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你应该用鼓励的语气:“明星不小心把碗打碎了,没关系。上菜前试着用手指烫一下。”这样既教会了实用的方法,也给了孩子重新尝试的信心。

不同血型儿童的养育策略;

A型孩子大多胆小,经常躲在妈妈身后,仔细观察周围的动态;他不喜欢处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喜欢一个人做自己想做的事。A型孩子缺乏自信,稍有挫折和打击,就会失去自信;我喜欢情绪化。他对陌生人给他的评价很敏感,所以会讨好别人,怕惹人讨厌。

◎教育的重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表扬”。惩罚的原则是永远不要伤害他的感情。

o型儿童:

O型孩子有很强的自信心。做事的时候,只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不容易被外界的东西干扰;当这种性格走向极端时,会显得非常任性、固执、倔强,拒不承认错误。

◎教育的重点——适当的表扬和赞美,并先表扬,后责备。千万不要用不当的“奖励”来表扬他,以免养成凡事太过小心翼翼、索取报酬的习惯。另外,单纯的说教对于对待任性固执的O型孩子不会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家长可以重点培养他谦虚的学习态度。

b型儿童:

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也很敏感,对反应也很敏感。他们喜欢关注别人的脸。他是个乐观主义者,总是无忧无虑,但容易冲动,做事容易随心所欲;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耐心,稳定性和坚持性。

◎教育的重点——表扬时,先告诉他鼓励他的理由,再奖励他;不要过度盲目的赞美。你不妨在夸他的时候伸手抱抱他,或者把脸颊贴在他脸上。这些亲密的动作最容易稳定B型孩子的情绪。

AB型儿童:

AB型孩子的优点是凡事果断,行动迅速,极其细心体贴;容易冲动,当遇到不可逾越的艰难险阻时,情绪会立刻显得很不稳定,烦躁甚至发脾气。

◎教育重点——适当的表扬和温和的态度会稳定他的情绪,鼓励性的语言会让AB型孩子乖乖地接受父母的意见,会重振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