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育儿方法有哪些?

1,健康安全责任的正确概念。

每一个父母自始至终都有一个责任,那就是保护孩子的健康和安全。但是保护孩子的健康,并不是吃的越干净越好,越有营养越好;保护儿童的安全并不意味着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不要在这里动,也不要在那里做。家长要辩证看待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健康方面,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保暖,适当就好,偶尔着凉有利于孩子抵抗力和适应能力的提高。不要吃得太细,太干净,太有营养。按照年龄发育规律多吃点杂粮,不用这里消毒那里消毒怕孩子生病。其实适当接触一些微生物有利于免疫力的提高。在安全方面,要鼓励孩子充分探索世界,同时对孩子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可预见的预防。当孩子想摸垃圾桶时,给他买一个新的干净的,放一些干净的纸在里面让他翻;要搬拖把的时候,也要买小一点的,干净一点的,都应该是孩子的玩具;鼓励他自己搬椅子,自己拿碗,就跟着他,有危险的时候第一时间做好保护他的准备。

不管孩子多大,家长应该做的是:第一步,提醒孩子,你这样做可能会有这样的危险情况;预防的第二步是紧紧跟随孩子,关注他的练习过程,如果有危险,阻止危险的发生。

2、注重培养孩子的方法和习惯,提高相关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母不仅应该告诉孩子这是什么,还应该告诉他们为什么,以及应该做什么。我们很多家长只注意让孩子读书,学这个学那个。事实上,知识告诉他们“它是什么”,例如,他们只知道如何阅读这个词以及它代表什么。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父母也不太重视。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告诉孩子阅读的方法,让孩子自己认识单词,家长往往会忽略。后者是方法和习惯的培养,比知识教育更重要。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方法和习惯的培养是整个育儿过程的核心,旨在培养孩子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就是要让孩子尽快接触各种环境,认识和思考各种问题,用语言和双手解决问题。

(1)根据儿童发展规律,教育越早越好。也就是说,家长要重视早期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方法和习惯。很多家长对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教育从小学以后就开始了,这是一种落后的观念。

(2)全面训练,不是片面训练。大多数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注重知识和技能(只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只告诉孩子“是什么”,不告诉孩子“为什么”和“怎么做”,忽视了孩子对方法的需要、心理需要、良好的性格、品德和行为习惯,这是一种片面的素质教育观。

(3)不能全靠自己,一定要让孩子体会自己的感受。很多家长太宠孩子,太保护孩子,什么都做而不是什么都做,等等。都是没有劳动技能的“小皇帝”“小公主”。

3.几种新型育儿方法的分析。

(1)用古典音乐提高智商。毫无疑问,音乐可以丰富婴儿的生活。但是多听古典音乐能提高智商吗?其实这个结论源于1993年美国的一个实验。在听与不听莫扎特奏鸣曲的对比测试中,听组的分数高于不听组,而且流传甚广。结果,专门为婴儿甚至胎儿演奏的古典音乐也出版了。让妈妈们相信那些高雅的音乐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

一项研究表明,让4-6岁的孩子学习一些乐器,确实可以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注意力。这是孩子智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孩子们足够大的时候,最好鼓励他们学习一种乐器。

(2)手语有利于孩子早期说话。手语有利于帮助婴儿更早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是专家认为,当父母对他们的婴儿使用手语时,他们也在用嘴直接表达。换句话说,父母和孩子实际上有两种沟通方式。这样,手语只是对宝宝的语言表达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更何况,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早一点说话、走路、识字对宝宝的长寿有重大意义。因此,手语不应被视为一种功利的育儿手段,而应被视为一种与宝宝进行亲子交流的随机形式,应在有时间和精力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更有利于父母和宝宝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交流。

(3)不要用学步车帮宝宝走路。一项研究证实,婴儿每使用学步车24小时,就会延迟他独自站立3.3天。而且学步车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孩子在移动的时候容易磕碰或者摔下楼梯。据资料显示,在步行者盛行期间,美国每年有2.5名万宝宝人遭受意外伤害。因为学步车很容易成为幼儿的安全隐患,所以最好不要使用,让宝宝从一开始就学会自己用脚和腿站立和行走。

(4)过早进入幼儿园不利于成长。虽然有研究证实,较早进入幼儿园的孩子会比留在家里的孩子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但是,两种教养方式没有显著差异。尤其是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当孩子更多地离开家时,他们的自理、自控、独立解决问题和社交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实每个家庭的环境不一样,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孩子的成长也不一样,所以很难用同一个标准去量化不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事实证明,任何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只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鼓励,都会很快乐。所以,你不必过于担心孩子是否过早进入幼儿园,而是哪种方式更适合你的家庭,是对孩子最好的方式。

(5)电视影响宝宝的注意力。围绕看电视和注意力的关系,已经有很多研究项目,但结论却大相径庭。在美国对3至4岁之间看大量电视节目的婴儿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些儿童在7岁时出现注意力问题;然而,另一项研究得出结论,两者之间没有相关性。尽管如此,电视带来的其他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因为宝宝不能准确区分电视上的生活和现实生活,所以看电视会占用宝宝很多时间来提高身体素质和社交能力。没有必要绝对禁止宝宝看电视,比如有些动画片对孩子的成长还是有启发的。但最好的办法是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孩子做一些电视之外的活动,比如游戏、讲故事等。

4.根除两种最有害的育儿观念。

一种观点认为,宝宝不好就打,孩子不打就失去武器。这是中国传统的、普遍的、有害的育儿观念。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打”是对不听话最好的惩罚。这种“打骂教育”其实是因为家长不重视早期教育,在形成不良习惯后采取强硬的补救措施。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一方面社会上虐童的案例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家暴导致的家长式等不听话的案例。无数事实证明,“孝顺”的观念在现代社会是不合适的,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提出,在养育婴儿的过程中,表扬应该比惩罚更重要。

婴儿的世界很简单。只要妈妈多给点表扬,早些引导,得到肯定就会延续这种好的行为,从而得到大人更多的表扬。有专家提到,小时候经历过家暴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使用家暴。因为他们是在暴力的阴影下长大的,人格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很容易失控。

打骂不是教育宝宝调皮捣蛋的利器,而是通过“鼓励”让他满足你的要求。虽然鼓励不一定能让你的宝宝达到100分,但是随着你的“火上浇油”,从长远来看,你会惊喜地发现他的进步。

另一种观点是我不能陪宝宝,要用最好的物质生活补偿他。很多父母想用最好的物质生活来补偿自己的宝宝,因为他们把宝宝给了别人而不能陪伴。其实这样会导致他们宝宝的价值观出现偏差。父母要定期带宝宝出去,比如去超市、公园,让他从小就懂得生活,学会选择什么东西可以摸,什么东西不可以。即使是在家里打扫厕所,也可以让宝宝观看,让他知道这是打扫厕所的方式。你不能总是为了补偿宝宝而帮他准备好一切,这样很容易让他养成依赖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