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帮的三种成长理念
他刚毕业,通过了法律考试。现在在跟师傅学做案件,对未来有点迷茫。
此刻,他正在翻阅一本厚厚的“砖”书,我不禁问他:“你为什么看这本书?”他说:“我现在无事可做。看法律。我怕我会忘记。”
这很正常。我也经历了那个时期。参加了司法考试,感觉全世界的法律都在我脑子里了。下班后,我怕忘记,书桌上放了一大堆专业书,分类整齐,想着“未雨绸缪”,最后那些书卖了不少。
我又问他:“你为什么害怕忘记?”
“我怕当事人来,我回答不了。”
“法律每天都在更新。你能跟上所有法律的步伐吗?”
“不行啊。”
“有必要吗?”
“没有。”
“嗯,你觉得自己在工作的时候,最应该学习什么?”
“我觉得我应该学会怎么和当事人沟通。”
“那我觉得你应该读读这本书。”我把桌上的《沟通圣经》递给他,他翻了几页,说:“对,就是这个。”看着他从第一页翻过来,我忍不住想提醒他。爱学习是好的,但学院派的学习方式真的能适应瞬息万变的职场吗?
我觉得跟他分享三个想法刚刚好。他听了我的介绍,表示很感兴趣。
我对他说:“苏轼当时说:这辈子再看书也来不及了。尤其是现在,中国每天出版200万本书,生产知识比过去几千年还多。你能看完这么多书吗?”
他摇了摇头。
“你在学校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考吧。”
“从学校出来考试?难得吗?”他点点头。
“工作之余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解决实际问题。”
“还需要看完整本书才能解决问题吗?”他摇了摇头。
“刚才看一本书和现在看有什么区别?”
“我以前记得,现在我是带着问题在书里寻找答案,解决问题。”
学校考试已经把要考的知识点规划出来了,要看的书相对有限,要考的知识点才是学习的目的。所以,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一遍,并在上面做笔记是合适的。因为书的内容基本就是考试的内容。
但是工作之后,人是需要多种能力的,没有书读的范围,和问题相关的是要学的内容。
教育上,从怀孕阶段开始,父母就需要有育儿知识,比如胎教、早教;上幼儿园,要教手工艺、识字、诗歌;当我上小学的时候,我必须教数学和英语。工作中要学会时间管理,任务管理,沟通等等。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这个时候再像以前一样学习显然是不合适的。以前读书就是以书为师。老师告诉学生学什么,哪里老师讲的详细,哪里学生学的认真,哪里老师画重点,哪里学生复习的认真。带着问题看书,就是把书当医生,有问题就找书看。看病不需要掌握医生所学的一切,只需要解决自己的病就可以了。
换句话说,以前我把书当老师,现在我把书当医生,有需要我会去看医生。
换句话说:根据你的需求,快速从书上找到答案,解决问题。
有人说:这是不是太功利了?这不是功利。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提到,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种:生存、安全、自尊与尊重、爱、感情与归属感、自我实现。无论功利性学习还是非功利性学习,这五种需求都是不可分割的。看小说可能是为了满足情感需求,学习考试是为了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都是为了满足需求。怎么会有功利?
“回想一下,刚才你是不是抱着功利的想法去看了一本传播方面的书?”
他摇了摇头。
总之,你不用把所有的书都看完。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制定不同的学习策略是成熟学习者的意识。
?“明白了。考试有标准答案,重在记忆,以书为师。工作生活没有标准答案,重在解决问题,把书当医生。这样两全其美,也应该这样。第二个想法呢?”
学习能力如雷雨,其他能力如种子。春天来了,雷雨来了,农田里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学习能力就像手机的操作系统,其他能力就像应用软件。提高学习能力就像把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升级到苹果的ios系统。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一下子就能购物听歌看视频。所谓元能力,是树根,是房子的根基,是水源。是关于能力的能力,这是根本。
他频频点头。
“你想听第三个吗?”
“好的。”
看他还感兴趣,我接着问他:“你觉得老师不擅长读书吗?”他说:“是的。我在听考试的音频的时候,一个老师讲的不好。我觉得听不下去,会很烦。”
我说:“情绪控制——很重要的能力。你想学吗?”
“我想学。”
?“那你觉得学会情绪控制后你的学习效率会更好吗?”
“是的,会更好。”
“抱怨和烦躁是消极思维,主动是成长思维。你选哪个?”
“选择成长。”
孟子说,做得不好的人,都是自求多福。自求是成长思维。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在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事情上遇到障碍,产生消极的想法,在自己身上提出问题,对自己提出要求,寻找方法。
在分享的最后,我想我只是说了一句“你不用把所有的书都看完;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元能力;在所有的学习问题上要求自助是不够的。下次我会跟他讲一些RIA的学习能力,比如便利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