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案例分享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谆谆告诫我们,一种合理的、适当的惩罚教育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非常不必要的。挫折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让受教育者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达到使受教育者有效掌握知识的目的。

经历一定的挫折,有利于孩子坚强意志的形成。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儿童随意的性活动占据主要地位。所以,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挫折教育,让他们跌倒后爬起来。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磨炼过程,既强化了意志又锻炼了克服困难的能力。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进行分析和学习。

一位家长的话:“我平时在家不怎么跟着孩子。我对孩子说,‘你总是这么不听话。以后你上班了谁哄你跟你?“我怕我一直跟着他,他以后很难不受到任何挫折就适应社会。”

这位家长的想法颇具代表性:他认为给孩子增加困难和障碍,做违背孩子意愿的事情,不表扬,就是挫折教育。

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标准,尽力去理解孩子的意图,满足孩子的合理愿望,肯定孩子的进步,这就违背了“挫折教育”的原则。

心理学书上说,挫折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当人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就会产生这种情绪体验。通俗地说,就是我们遇到的失败和进展不顺利所带来的感受。

其实“达不到预期目标”,孩子每天都有这样的经历,比如考试不顺利,被人批评嘲笑,和同学发生矛盾,不小心丢了东西等等。,这些都是挫折。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挫折无处不在。所谓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从他自然遇到的挫折中学习,而不是积累挫折。

所以挫折教育不是人为增加挫折的分量,而是教会孩子积极面对挫折,化解挫折。

有一次,小麦在公园里玩沙子,借了一辆铲车,被彭彭拒绝了。麦小二很尴尬,找妈妈帮忙。妈妈温柔地问麦尔,你想要那辆铲车,是不是?她点点头。妈妈继续试探:你会和鹏哥说话吗?麦粒儿摇摇头。妈妈很了解小麦,知道再逼她就不去了。于是,我妈对她说,要我带你去吗?她点点头。母亲把她的小手牵到彭彭身边,蹲下来,对麦尔说:告诉彭彭!麦粒的语气还是有点弱,但勇敢多了。最后,她重复道:彭彭,你能把叉车借给我吗?这次是彭彭给她的。妈妈回应:嗯,你看,再跟鹏哥说一遍,他就给你。

如果母亲这样回答,孩子只会变得更加胆小,可能会导致自闭症。我不会再找别人帮忙了。父母指责孩子,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不敢尝试放弃。

或许大家还是会有疑问:如果麦麦儿勇敢的说了第二遍还是失败了呢?

妈妈的引导很重要。如果还是失败,孩子可以通过交换玩具来达到目的。如果最后没有拿到铲车,妈妈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做其他工具玩沙子。不是什么都可以实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妈妈并没有直接帮助麦尔解决问题,而是认真倾听她的困难,然后把她带到彭彭身边,鼓励她说话。归根结底,妈妈只是给麦尔提供了一种新的面对挫折的方式——再来一次,结果会不一样。当然,如果麦尔不肯说话,妈妈也要有限度地干预和示范。鼓励孩子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也是面对挫折时的一种态度!

不同的人面对挫折的方式不同。积极的方式包括继续坚持或寻找其他策略;消极的方式是进攻或撤退。虽然麦尔表现出退缩的状态,但她并没有放弃求助。她的母亲引导她,但她继续坚持。

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挫折教育后,家长在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应该怎么做?我们还是通过案例来寻找答案。

小明考试得了50分,但他的父母没有责怪他。而是认真帮他分析错题,耐心鼓励他,说他最聪明。小明很高兴,答应父母下个月考90分。结果考试成绩下来后,小明闷闷不乐地回家了。原来他考的不是90分,而是75分。这个案子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孩子还是不开心?

我们都能看出来,是因为孩子定的目标太高了。家长要教会孩子认清自己的实力,并在这个过程中设定合适的目标。过高或过低的目标都不适合孩子。

下一次考试前的一段时间,也需要家长不断的鼓励和引导。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家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引导来减少孩子的挫败感?

一个50分的孩子,定下90分的目标,期望在短时间内完成。一旦定下这个目标,努力几天,就会被残酷的现实击垮。这样的目标成了挫败感的来源,不仅仅是因为目标太高,更是因为如果只定一个点,即使你得了85分,也会有挫败感。

父母可以为他们的孩子创造一个纪录。一点一点的打破自己的记录,孩子会很有成就感,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你坚持,每次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个方法可以用在各个方面,比如爬山,每次都爬更高的山。

所以我们建议孩子设定梯度目标,最低目标一定要接近当前水平。所谓“跳起来摘桃子”,要取得第一次成功,很重要。这样孩子就会在欢乐中一点一点进步。

下午举行三个班的毕业典礼时,6班的小雨不仅流利地讲了英语故事,还展示了她的舞蹈和歌声。一曲《七子之歌》震撼全场。

小雨的优异表现无形中给其他孩子和家长带来了压力。

紧接着出场的是3班的安安准备了一首儿歌。前三句本来很正常。不知道是压力太大还是忘词了。当我唱到第四句的时候,她哇的一声哭了。

安的妈妈很平静,走上台把女儿抱了出来。爸爸脸色铁青地跟在后面。走到休息室,只见父亲指着安安训斥道:“你以后再哭,我就把你送到寄宿幼儿园,再也不接你了。”安安的脸变得煞白,眼里含着泪水。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是孩子受不了挫折,而是父母受不了孩子犯了一点小错误的事实,因为女儿的错误给父亲带来了面子问题。这个时候父亲很沮丧,于是就把这种情绪强加给了孩子!

或者在游戏中输了,孩子不怎么样,很开心,但是家长看不下去了,开始骂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不能承受挫折的原因,来自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取向。挫折感很重的父母会因为一些小事感到很崩溃,觉得自己的孩子无可救药,最后因为疲惫而放弃。

所谓“挫折”不是孩子没有,而是父母没有,父母的情绪必然会影响孩子。

今天蹒跚学步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注定要面对无数的挑战和坎坷。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职场和社会无时无刻不充满着竞争和压力。父母再怎么爱他们,也不可能一直陪在他们身边,给他们创造一个无忧无虑的真空。

因此,我们应该在幼儿期加强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提高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

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些棋类游戏,比如飞行棋、动物棋、跳棋等等。这些都是有一定规则的静态桌面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和规则感,而且这些游戏对抗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