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培养幼儿教育。

文/水葱

我们二十多岁毕业,然后一头扎进就业市场,恋爱结婚,生活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或忙或闲。

不管多忙,我们都可以抽出时间看电影,和朋友吃饭,逛街,自拍。在公司,我们有自己的岗位,自己的工作范围,自己赚钱。有时我们认为有更多的钱会更好,有时我们认为有更多的时间会更好。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要生孩子了,要当妈妈了,于是我成了别人眼中的宝,处处可以照顾。大家推荐各种好吃的,喝的,我走到哪里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生活美好幸福。

(3)无知的岁月

然而,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发现一切都变了很多,除了那些有帮助的人。没有帮助的母亲们即将开始做全职妈妈。你不仅要承担一切都会被取消,还要接受畸形的自己,接受和孩子爸爸吵架,承担照顾孩子的所有工作,承担所有家务。

可能很多人会说:女人不都是这样来的吗?是啊,这些年好像以前的一切都很美好,很轻松,很自由,很受宠。

我也不例外。当我从以前的身份转变到我妈的位置,我一点一点的适应。等到7月份女儿19个月的时候,我终于受不了了。我在家喘不过气来。我想工作,挣自己的钱,因为我总是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但是我的孩子怎么办?

每天看着父亲七月上班,我开始羡慕他。家里的地板还是每天小心翼翼的打扫,衣服还是小心翼翼的手洗,菜也是一遍一遍的做,孩子离不开半步,需要全方位的照顾。我很愿意做这一切,但我只是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丧失了,与外界隔绝了。我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在重复,我的价值感是无形的。

只有七月的喜怒哀乐能给我带来些许安慰。我觉得我在一个大舞台旁边,但我不是参与者。我没有机会上台,也看不到台上的表演。

于是在19月的7月,我忍不住内心的向往。有一天,我带着七月去小区玩,看到小区新开的幼儿园好壮观。三层五颜六色的小楼傲然矗立在小区中央,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这么小的孩子让她上幼儿园,我真的不放心!如果我也可以在幼儿园当老师,我们可以在一起,我也可以有工作。过了几年我才意识到我的荒谬想法是多么愚蠢。

我的目标是既能工作又能照顾孩子。我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感,让孩子不离开妈妈。我很上进,努力带着孩子去面试:虽然没学相关专业,但学历和专业都绰绰有余,更何况幼师稀缺。于是我想工作,想寻求一种价值感,带着我的小七月来到了这个幼儿园,开始了一段让我一直后悔和惋惜的时期。

幼儿园没有想象中的温馨、和谐、温暖,当老师也没有电视上演绎的和蔼可亲、温文尔雅。

不到一周的时间,幼儿园的一切都颠覆了我之前在脑海中的印象。对于一个新来的幼儿园老师来说,要让班上所有的孩子都跟着他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他必须从头学起。

但是不管面对什么,我心意已决,挑战开始了。我从来不知道这么小的七月被放在一个陌生的领域,我却无法靠近我妈,尤其是刚开始的几天,我哭得满走廊都是,挣扎着控制自己,天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折磨对方。

七月是小班。我在教室里,挨着她。上课的时候,她会靠在两节课之间的门边。只要她能打开,她就会来找我。她从不听老师讲课,每天总是在教室里跑来跑去。这本书的角总是被翻过来。吃饭的时候,不需要老师给她喂饭,满桌子都是米粒。

后来我在想:她的世界里,她在想什么?一个小女孩怎么解释她妈妈为什么不抱她,为什么要带别的孩子去玩?无论我在蒙特梭利教室还是奥尔夫音乐教室,她都能在不经意间出现在我面前。她的老师头疼得厉害。七月的她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有时候7月份,她偷偷从二楼教室跑到一楼找我,她的老师会跑遍整栋楼找她。

后来我上了早教班。我的教室里挤满了带着孩子来上课的家长。七月总是偶尔出现在我们的教室里。对我来说,我怕她影响课堂,总是让老师把她带走。我爸妈经常对我说:对孩子多残忍啊,是啊!那时候上早教班的孩子都七月那么大了,还在妈妈的世界里玩,一切都是妈妈在主导。7月,她的班主任称他们为英雄,已经在幼儿园的江湖里游荡了很久。

我和七月在幼儿园待了一年,一年后她这个年龄的孩子才开始上幼儿园。在这一年里,我跳出了全职妈妈的窠臼,成为了幼儿园里一名很棒的老师,受到了很多家长的称赞。今年七月得到了什么?你比其他孩子更早适应幼儿园生活吗?不,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没有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在幼儿园,我总是我行我素,不想服从所有老师的安排。不知道是出生了还是今年母女在同一个幼儿园。

一年后,因为一些原因,我辞掉了工作,回到了全职在家带七月的日子。但此时,我在幼儿园度过了七月的大部分时光。白天,我可以去购物或者和朋友聊天。

但我还是不想靠七月的爸爸来养家。我不想做全职妈妈,但是我得找一个和我7月份上幼儿园的时间比较稳定的时间工作,还要一大早送她,一大晚接她。

所以,我找工作的第一要素就是符合时间要求。很多妈妈说不能和孩子一起工作,但是我觉得只要一个一个排除困难,就一定找不到,但是困难是肯定的。

然后我参加了工作。我这辈子投入最多的工作之一就是策划孩子的户外活动,招生,带老师。那时,我在星期六和星期天非常忙,有时不得不带着七月。

印象最深的是带着七月去了我们两天一夜的活动。我是整个活动的核心负责人。我和三位老师带领18的同学去了一个很美的地方,两天一夜。之后我总是看到那次活动的照片,眼里都是泪水。一方面,那次活动是我开展的众多活动中最满意的一次。大自然的生活让孩子们获得了真正的快乐。另一方面,

下午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组织完活动,准备给孩子们洗苹果。回来的时候发现七月在楼道里大声哭,其他孩子都围在她身边。原来是因为她太小,哥哥姐姐开门太猛,打了她的头。因为是自己的孩子,我简单看了一下也只是红的,就赶紧哄着,然后组织其他孩子准备回家。

当我把所有的孩子都送到父母面前的时候,我才想起来看七月的头,一开发,我就傻眼了。左边有个大洞,右边有个大包,血被头发盖住了。我还在想,还好不是别人的孩子。那时候七月太小,参加活动的哥哥姐姐都是三四年级的。作为母亲,我感到非常内疚。如果我不带她,我就没事了。

别人觉得我可以工作,可以带孩子去玩,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同时做母亲和老师太难了。

工作的时候,七月感受到父亲的支持和尊重,我们的亲密关系比不工作的时候好多了。就这样,我在七月成长的时候,断断续续的工作,有时候是全职妈妈。

我有时候会抱怨父亲剥夺了我7月份工作的权利,因为我要牺牲一个人来照顾孩子,照顾家庭。之所以用“牺牲”这个词,是因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旦全职在家,就意味着离开社会和朋友,意味着社交能力逐渐减弱,意味着他们眼中的世界越来越小,意味着与另一半的差距越来越大。

是的,父亲的事业在7月份越来越好,我只能靠一定时期的工作来养精蓄锐。很多时候,我要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很多公司都不愿意雇佣这样一个忧心忡忡的母亲。

我常常想,这辈子,无论有多少困难,都不能让自己掉队,不能让自己老了觉得空虚,觉得没有价值。我不知道这种想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否正常。

所以不工作的时候,我就不停的学习,买各种书看,每年去报班学习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经过生活的沉淀,也因为我不工作的时候也有时间,我发现我以前很懂得努力。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要边走边看,边品味。

不管是全职妈妈还是职业女性,我觉得都是女性的一种生活方式。有的人要工作,想做全职妈妈,有的人却要做全职妈妈,没有工作的机会。选择哪种生活方式,除了生活抛给我们的状态,还有我们自己的选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