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超前教育”盛行的时候,家长如何给孩子正确的早期教育?
一方面,各种官媒和专家说“超前教育不好”,呼吁大家不要超前教育。另一方面,太多家长在提前教育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学习各种小学知识。
「超前教育」好不好?让我们来看看利弊:
高等教育的反对者主要是专家。他们认为幼儿园的孩子认知能力不足,很难掌握小学的知识。父母过多的强迫学习,让孩子产生了害怕学习的心理,在上学前就开始厌学,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学习。
实行超前教育的主要是家长。大部分家长其实并不想提前教育孩子,而是认为当周围的孩子都在提前学习的时候,老师进步会更快,孩子一开始就会落后,跟不上,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从双方的角度来看,似乎都有道理。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7岁以前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善于形象思维,而不善于抽象思维。小学里的知识更多的是抽象思维,所以孩子在没有被教授小学知识之前,学习起来会更困难。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教育专家一般会对过早的超前教育做出反应。从这个角度来看,“超前教育”似乎真的对孩子不好。
但从家长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担忧确实存在。现在提前教育的孩子太多了。如果他们的孩子进了小学什么都没学,肯定比其他孩子差。对于刚开始学习的孩子来说,这很可能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不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再说,如果班上大部分孩子都学了,老师教的进度肯定会更快,孩子也不一定跟得上。所以,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超前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推进教育到底好不好?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超前教育完全没有问题,应该是对孩子有益的。但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他们采用了错误的先进教育方法,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错误的超前教育是有害的,有些家长可能会有疑问:超前教育不就是提前教孩子小学知识吗?怎样才能明辨是非?
虽然超前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想把小学知识提前教给孩子,但是过程不一样,所以有对错之分,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他们采用的是错误的先进教育方法,而这种错误方法的突出表现就是强迫孩子学习。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由于认知能力的不足,学习小学知识会更加困难。但由于大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智力差距,总觉得孩子不认真,不努力,教几次都不会,于是开始批评、责骂孩子,或者通过提高学习时间、增加作业等方式强迫孩子学习。
在父母的教育模式下,一方面孩子的认知能力不足,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会觉得学习很难,觉得自己很笨,父母也不会教,所以对学习有恐惧感;另一方面,父母的批评、殴打等行为也会让孩子开始逃避学习。
也就是说,在父母的“超前教育”下,孩子还没上学就厌学了。这种“超前教育”是错误的超前教育方式。
那我认为什么才是推进对孩子有利的教育的正确方式呢?
正确的超前教育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因为越早掌握更多的知识,孩子的知识越丰富,越容易理解新知识,知道的也越多。就像下图,最里面的舒适圈代表已有知识,第二个圈代表学习区域。舒适区越大,我们能学习的学习区就越大,也就越容易掌握更多的知识。
所以提前学习有利于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如果保持这种领先优势,将来就更容易取得更好的成绩。
但是也要看到孩子认知能力的差距,并不是想教什么就一定能掌握什么。错误的超前教育就是混淆了这个概念,认为孩子可以掌握,强迫孩子掌握,让孩子学习太痛苦,扼杀孩子未来的成长。
正确的超前教育应该是对孩子有期望,而不是有目标。
父母提前教育孩子,希望孩子掌握,但并不强迫孩子学习,而是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用孩子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即使孩子学不会,家长也不会失望。他们对孩子大吼大叫,批评孩子,却寻求新的方法慢慢引导孩子,直到孩子真正明白。
换句话说,在正确的“超前教育”观念下,父母期望孩子学会并尽力教好孩子。但是,即使孩子学不会,家长也不会失望,反而会用其他方法引导孩子。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的超前教育而讨厌学习,还能掌握更多的知识。虽然我们可能没有在错误的超前教育下拥有那么多的知识,但是我们也让孩子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这才是“高等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