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案

作为教职员工,通常会被要求撰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要注意哪些格式?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7份中学班级音乐教案。欢迎阅读。我希望你会喜欢它们。

中学1班音乐教案的设计意图

节奏音乐是一种充满乐趣的音乐活动。它具有训练节奏感、启迪智慧、培养创造力、协调合作能力等功能。通过老师及时、艺术的引导,让孩子从生活和音乐中获得节奏的内心感受和体验,让节奏活在孩子的身体里,体验成功的喜悦。奥尔夫的教学法主张从节奏和语言的结合中学习节奏,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感知节奏的存在和节奏。语言也有它的韵律美。这次我会尝试让孩子用说唱的形式来玩音乐。

目标

1.体验音乐中语言节奏的乐趣。

2.尽量把儿歌《三只猴子》填成2/4拍的节奏模式。

3、能随着音乐的节奏说唱儿歌。

准备

音乐PPT课件

过程

1,节奏接近。

2.游戏:我来做,你来学(复习节奏型)。

3.有节奏的感觉和经历。

1),播放音乐,孩子找到并感受有节奏的XX/X-/

2)发现音乐的说唱部分。

4.试着在音乐节奏中加入儿歌。

1),引出儿歌《三只猴子》

2)展示节奏小屋,寻找儿歌节奏。

3)有节奏地在音乐中加入儿歌。

5.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音乐中的节奏。

6、音乐、说唱表演。

7.扩展:下节课添加其他儿歌。

活动反映:

“三只猴子”是一种有趣的音乐活动,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旋律也比较简单,孩子很容易掌握。再加上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游戏,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在这个活动的游戏环节,孩子们很容易激动,但因为调节得当,游戏也进行得热烈而有序。在一些活动中不常用,但效果出奇的好。因此,在今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钢琴伴奏,以便更准确有效地学习。

中学二班音乐教案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苹果树找医生”的主要情节区分音乐结构。

2.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创造简单的动作来表达感情。

活动准备:

一张地图,一盘音乐磁带

活动流程:

1,故事导入

果园里,有的苹果树生病了,叶子发黄,一点精神都没有。孩子们,你们说呢?(找啄木鸟医生),对了,农民伯伯请了个啄木鸟医生。经过检查,发现是坏蛾子在捣乱。“嘟嘟,嘟嘟,嘟嘟,”啄木鸟博士抓完了虫子,苹果树病好了,长出了茂盛的叶子,更加漂亮了。

2.享受音乐

(1)听音乐,看老师的手指图。

A段:每句话从上到下均匀地触碰一个树干,表示音乐节奏稳定,啄木鸟医生正在检查苹果树。

b:1,2,3每句有三跳,第四句有一跳。每跳指一个字,表示音乐在跳,啄木鸟在捉昆虫。

C段:根据时间值到树冠边缘的距离,每隔四小节均匀画一个半树冠,表示音乐之美和苹果树的健康茁壮成长。

(2)理解音乐结构

答:我知道音乐和故事讲三件事,包括三段。

b:找到起始节拍较弱的乐句的第一个强节拍,用拍手或其他动作表示。

c:完整地听音乐。

3.为三段音乐创作不同的表演,并随音乐一起表演。

中学三班音乐教案一、活动目标:

1.带着身体创作的歌曲《懒虫》。

2、学习四点休息:通过直观的卡片和命令引导孩子掌握四点休息。

二、活动准备:节奏牌一套,懒虫图片,单响鼓,响棒,铃鼓,歌曲《懒虫》

三、活动过程:

1,名字节奏

老师:孩子们,你们好!今天我们班有两个外星宝宝想和我们的孩子玩。你想和他一起玩吗?我们以掌声欢迎他们。(秀?用什么?)他们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唱歌跳舞。我们要不要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来迎接呢?教师排出节奏:(1)儿童想象创造身体节奏。

(2)引导孩子把自己的名字和卡片的节奏结合起来。鼓励孩子创造节奏,尽量把名字和节奏结合起来。

示例:

我是王小明

请给个别孩子安排节奏卡,所有孩子一起读节奏。

2、歌曲《懒虫》

(1)老师教唱歌曲第一段时,孩子们围着模仿昆虫的动作扭来扭去,第二段觉得肚子痛就摸摸肚子,第三段围着模仿昆虫的动作扭来扭去。懒虫那么懒,除了肚子还疼哪里?引导孩子创造身体律动。

(2)老师开枪?0节奏,孩子跟着,不间断的节拍,老师逐渐带入歌曲。儿童自选乐器的敲击节奏:?0?0。

3、学习四点休息

(1)行?□?□空间里没有声音。请自行了解一下这个节奏是否有人拍。老师指导孩子们观察敲牌的节奏。

(2)将图示放入□解释0的含义,并综合。

第四,结尾部分:

歌曲《懒虫》有节奏的退场。

0节奏练习。

中学四班音乐教案一、活动目标:

1.学会完整、连贯、准确地演唱速度、力度、音色变化明显的歌曲。

2.根据不同的人物,可以用不同的唱法来表达歌曲的不同情感。

3.在歌唱活动中感受不同唱法带来的有趣、活泼、幽默的氛围,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要点:学会完整、连贯、准确地演唱速度、力度、音色变化明显的歌曲。难点:根据不同的角色形象,可以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表达歌曲的不同情绪。

三、活动准备

1,知识和经验:熟悉和熟悉演唱歌曲;要知道不同姿势,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音色和节奏是不一样的。

2、材料:音乐VCR、胖青蛙、瘦青蛙、国王青蛙、公主青蛙、老青蛙、小青蛙头饰、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一体机音箱1。

四、活动流程:

1,激发兴趣。游戏一:“快乐的小青蛙”,用多媒体在VCR上播放“小青蛙”,孩子们会边成长边表演,展现活泼、快乐、有情感的小青蛙。能以更自然的声音演唱,注意唱点状音符和休息。

2.声乐练习。游戏2:我是一只青蛙。老师和小朋友以二重唱的方式模仿并演唱不同青蛙形象(小青蛙、老青蛙、奥特曼青蛙、青蛙公主、青蛙王)的叫声。

老师:5 6 5 4 ∣3 3 1 ∣ 3 1 2 3 ∣ 5—∣.

我是一只绿色的小青蛙。我该叫它什么?

杨:333 ∣ 555 ∣ 3322 ∣ 1-║

呱,呱,呱,呱,

3.唱歌。第三场:歌王。教师演示课件,逐一展示不同角色形象的青蛙(正常的青蛙、饥饿的、焦虑的、哭泣的、疲惫的、吃辣椒的青蛙等。).孩子们根据课件提示,流畅、完整、准确地学习不同音色或节奏的歌曲演唱。并尝试通过改变音色或节奏来表达歌曲的不同情绪。

4.扩展和延伸。游戏四:“青蛙王国合唱团”,老师扮演国王,小朋友可以根据提供的头饰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唱,体验一首歌多种情绪的乐趣。

活动反映:

《纲要》中已经指出,“儿童在积极获取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言语和非言语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方式。”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在学习唱歌的时候,有时候对节奏的把握比较模糊。这提醒了我,其实音乐教学活动并不仅限于歌曲的教唱、节奏表演、乐器演奏等等。节奏在音乐教育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学生来说,掌握一些简单的乐谱,一方面有助于他们解决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进一步欣赏和感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结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个以节奏为基础,渗透简单音乐知识的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感知的休息和实践经验的休息这两个关键内容,通过几个不同的环节帮助孩子感受到休息。

中学五一班音乐教案。引入声音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1,老师播放《大雨和小雨》的录音,引导孩子自由听。

2.你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雷声和小雨的声音)打雷之后我们做什么?(雨)

3.雨是什么?(大雨)

点评:在听力上区分大雨和小雨的区别,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第二,尽量用声音和动作表达大雨和小雨。

1.大雨的声音是什么?(崩溃...)让我们用一只能干的小手来展示一下。谁来做?让我们用一只能干的小手来读和做吧!(展示暴雨图片)

2,大雨真的很大,而且雨势逐渐变小!让我们听听...播放小雨的录音。

3.小雨下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啪嗒...)让我们有一只小手来展示一下!我们一起来读吧。(展示小雨图片)

点评:直观的教具容易吸引小班小朋友的注意力。用图片帮助孩子理解歌词,更好的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

第三,熟悉歌曲,大胆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强弱。

1,大雨和小雨快乐地从天而降。听,他们还在唱着优美的歌曲!(老师唱一遍歌,唱出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强弱。)

2.他们唱得好吗?下大雨的时候怎么唱歌?小玉唱歌怎么样?来吧,我们唱歌吧!让孩子们试着唱歌。

3.我们再听一遍,看看大雨的声音和小雨的声音是不是一样的。第二次欣赏歌曲,感受大雨和小雨的区别。

大雨唱歌的时候是清脆的,小雨唱歌的时候是温柔的。现在让我们一起唱!(老师带领孩子完整的唱两遍,引导他们唱出强弱。)

5.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大雨和小雨,边唱边从天而降!(引导孩子大胆展示大雨和小雨)

点评:在学唱中感受大小和力度的强弱,在想唱和敢唱的基础上鼓励孩子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第四,大雨和小雨

1现在老师要做大雨,请让小朋友做小雨,我们一起做游戏吧!但是有个规矩:唱大雨的时候用小丝巾使劲摇,唱小雨的时候轻轻摇。你明白吗?

2.老师先示范,完整唱出来。

3.所有的孩子都在一起唱歌跳舞。(两次)

4、大雨小雨,我们一起去外面玩吧!(走出活动室)

点评:在游戏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歌曲和游戏带来的快乐!

中学音乐教案六班音乐活动“我的身体会唱歌”

活动目标:1。让孩子通过想象用身体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歌唱。

方式。

2.试着用自己的身体发声,用身体体验唱歌。

歌曲的乐趣。

3.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和对音乐的感受力。活动准备:一段优美的音乐,一段欢快的音乐,电脑,数码。

相机,手,脚,嘴,舌头,打屁股,腿,

拍肩图,节奏谱,小蜻蜓音乐,你好歌。

活动流程:

(一)开头部分

1.孩子们被邀请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入场。

2.让孩子有节奏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和老师玩得开心。

拍拍手或拍拍身体其他部位互相打招呼,而伙伴们则互相打招呼,唱“你好歌”。

(2)基础部分

1,请告诉小朋友们,我们刚才打招呼的时候用了身体的哪些部位。

当孩子们来唱歌时,请一边说话,一边老师用图片给他们看。同时,请孩子练习(示范用这些部位唱歌,比如捏鼻子)

发出声音,敲你的牙齿,咬你的舌头。

声、拍掌或拍档间拍肩等。),身体感觉

这些部分是用来唱歌的。

2.老师展示一个节奏谱,让孩子说出要用身体的哪个部位。

唱出来,用图标录下来,然后让孩子表演(用一种方式或多种方式,或者一起讨论讨论最好的唱法来表演)。

3.老师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喜好来。

用身体各部分“唱歌”的方法。

4.再放一遍这段音乐,让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用身体“唱歌”。

表演,老师用数码相机记录下了孩子们的表演。

5.请孩子们通过电脑欣赏他们刚才的表演。

(3)结论部分

1,请给小朋友讲一下今天的收获。

2.让孩子们随着《小蜻蜓》的音乐走出教室,向外看。

找到更多更美的声音。

初中音乐教案7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快乐,用A段的音乐玩鼓游戏,根据乐句的变化有节奏地敲鼓。

2.根据音乐B段的旋律特点,创作各种鼓形,与同行合作玩“友鼓”游戏。

要准备的活动

1.音乐播放器

2.自带音乐(“秦欢”)

要准备的活动

首先,跟着音乐打鼓。

1.老师:今天,吴老师将和你们一起玩打鼓游戏。如果你的小手是一根木棍,身体是一面小鼓,你怎么能随着音乐打鼓呢?让我们试着听音乐(演奏音乐)

2.刚才小朋友打鼓的时候,和我们玩(屁股)最好的地方在哪里?我们来试试:可以双手一起玩,也可以单手玩。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膝盖)?我们可以一起玩,也可以一个一个玩。我们再玩一次。注意,这次要跟着节奏走,好吗?(播放音乐)

3.我的好玩游戏是:请把你的手当鼓,看看你的鼓是什么样的。“一、二、三、变”解释孩子们的鼓声。让我拍拍它。(播放音乐)

第三,有趣的击鼓游戏

1.我这里有一个游戏描述(地图1)。看,这个游戏描述看到了什么?(四鼓)是什么意思?孩子听音乐看老师点游戏讲解你就懂了。

2.4鼓点和波浪线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换一个鼓,引导孩子发现这段音乐是在身体的四个部位击鼓的,每段音乐一开始都是在不同的地方敲。

4.你做小军鼓,我来打鼓。

1除了随音乐在不同的地方击鼓,还可以让小朋友做小鼓,我来敲(请四个小朋友上来张开手做四个鼓,老师会随音乐的每个乐句在一个小朋友身上示范如何打鼓)。

2.你想成为鼓手,尝试用音乐玩鼓游戏吗?让几个孩子做小鼓手,其他人做鼓,用词组做击鼓游戏。

3.如果两个孩子来玩这个游戏,怎么玩?(小朋友自己玩游戏,听音乐,老师总结小朋友不同的玩法。)

五、多变的朋友鼓

1.现在,我们的游戏难度增加了。看这个游戏描述。有什么不同?(后图集2,儿童观察)

2.这个游戏描述里有哪些符号?猜猜他们是做什么的,看看这个鼓和第一个有什么不同。(小鼓发光,表示要变了;小手出现,表示节拍的数量和节奏;两个孩子和不同方向的箭头,表示在圈里交换朋友)

3.这首曲子里隐藏着四个神奇的词。让我来念他们(换成小鼓鼓掌;换个小鼓拍拍;换pat换pat来和另一个朋友玩吧。

六、创造多种多样的鼓形

谁能变出更有趣的形状,让你的朋友拍一张?

给大家各种你刚变出来的铃鼓(孩子互相交流,老师提高孩子美化)

七,我们来玩朋友鼓。

1.谁能和老师玩朋友的鼓游戏,念魔咒?

请邀请一个孩子和一个老师来玩!(听到变化,鼓也会变。)

找个好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吧!两人一组玩朋友的打鼓游戏,学会使用“换个小鼓拍一拍”的语言提示...帮你根据B段的音乐旋律改变小鼓的形状,和朋友一起玩。

八、与幼儿讨论合作游戏模式,如:A段中,两个朋友轮流按词组击鼓;B段,一个孩子把小鼓的形状变了,另一个孩子打鼓,最后一句拉一个朋友再打。音乐重复,游戏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