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1,提供视觉刺激,家长可以在宝宝的婴儿床周围贴一些图片,经常更换,促进孩子用眼的兴趣。当他用手能自如地抓住的时候,他就会去拉这些画面,仿佛能拉出画面里的人和风景;也可以买颜色鲜艳的婴儿床,提高宝宝的视觉刺激。此外,早教专家指出,婴儿最关注人脸。爸爸妈妈不妨把纸剪成图形,画出脸部的大致特征,这样宝宝会盯着这些图案看很久。另外,不要总是让宝宝待在婴儿床里,多带宝宝出去走走,这样可以开阔他的视野,让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周围的人,促进他的心理、生理、人际和情感的发展。
2、提供听觉刺激,爸爸妈妈最好经常和宝宝说话、哼歌。也许你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哼的摇篮曲。有兴趣的话,不妨把这些轻柔安静的歌录下来,这样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就可以经常随意哼哼了。声音、音调、节奏的变化是转移躁动不安的宝宝的绝妙方法,同时可以写下一些适合宝宝的流行歌曲。比如一个正在拍打洗澡水的宝宝,听到进行曲会更活泼更有活力。父母也可以自己写育儿歌。只要有创意,激发想象力,宝宝都会喜欢。
3、提供被动练习,家长可以经常改变宝宝在床上和椅子上的姿势,鼓励他活动躯干、手臂和腿。一个能控制头和脖子的宝宝,总是喜欢滚来滚去,或者玩弄自己的胳膊和腿。也可以轻轻拉宝宝的腿,左右摇摆;让宝宝用手紧紧地抓着什么东西,父母会把手张开,然后合上。但是,这些游戏只能持续几分钟,最好是在换尿布和洗澡的时候做。大多数父母喜欢和他们的婴儿坐在地板上,让他们打滚。如果在地板上放一个玩具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鼓励他爬到那里。
4、提供触觉刺激,宝宝从小就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双手的触觉在整个触觉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冷还是热,厚还是痒,都是通过皮肤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可以提供天鹅绒、缎、棉等不同的面料来摩擦宝宝的手臂、小腿和大腿。一边揉,一边告诉宝宝布料的触感,比如“粗糙”、“好软”、“硬”。或者试着用羽毛或柔软的牙刷刷宝宝的脚底,让他有不一样的感觉,再用羽毛刷他的脸、手指等部位。也可以让宝宝的手接触水、沙子、泥土、碎石、豌豆等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东西,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