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孩子未来最好的朋友可能是机器人?智能教育机器人产业分析
电影《大英雄6》中,主人公有一个治愈机器人“大白”,在他难过的时候用胖乎乎的身体安慰他。
经典电影《星球大战》中,说话像英国绅士的机器人管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在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经典电影《人工智能》中,人类发明了一种可以造假的小男孩机器人。当真正的孩子身患绝症时,一对夫妇收养了小男孩机器人“大卫”,但在孩子康复后抛弃了他。在躲避了机器人屠宰场的残酷追杀后,大卫开始在裘德洛饰演的另一个机器人的帮助下寻找自己的生存价值。
英剧《黑镜》第二季也讲述了一个人类把情感安慰寄托在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身上的故事。女主角因为失去了死于车祸的男朋友而非常难过,于是她通过男朋友生前在社交网络上的所有痕迹、对话、思维方式,定制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机器人男朋友。
我们对机器人的想象、期待和拓展从未停止。
根据《中国早教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预测,预计到2025年教育机器人市场空间将达到3000亿。
智能教育机器人一般具有语音识别、语音对话、早教等功能。这种场景式的陪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长因工作繁忙而无法陪伴和教育孩子的不足。
近年来,儿童智能硬件备受青睐,消费者认知教育也初见成效。2018年,儿童手表市场出货量2167万台,同比增长16.6%,儿童机器人市场销售额达25.2亿元,同比增长55.5%。
儿童机器人的主要用户是2-7岁的学龄前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积极探索周围的环境,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交圈,在感知、语言、思维、情感等方面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多陪伴,多互动,多优质素材,会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目前儿童机器人的外观基本都是“圆圆的,亮晶晶的眼睛,整体可爱的样子”;支持“语音、按键、触摸屏交互”;虽然功能上有区别,但基本涵盖了互动、学习、娱乐。
JD.COM平台上销售的智能教育机器人价格大多低于1000元。2065,438+07,该平台教育机器人均价564.74元,2065,438+05.94元,均价下降。
JD.COM平台上智能教育机器人TOP10品牌有、小米、未来小七、小帅智能、布丁、智能快车、巴巴腾、、大帅、凌。其中,科大讯飞凭借在语音识别领域的优势领先业界。
与2017年相比,2018年,TOP10品牌在JD.COM平台智能教育机器人总销量中的占比从72.37%下降到56.56%,说明该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在降低,竞争趋于激烈。
评测后发现,1000元级和10000元级的智能教育机器人在功能上差别不大,都涵盖了同步课本学习、外语学习、休闲娱乐、视频通话等相同的功能。万元级智能教育机器人的独特功能是智能家居控制。
除了功能,价格> 10000元的教育机器人更丰富,“轮式运动”“双足运动”更常见。
根据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0-3岁属于婴儿期,3-6岁和7岁属于婴儿期。儿童机器人主要面向2-7岁,从婴儿期后期到幼儿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以“玩中学”为主,顺利度过发展的各个关键期,如婴儿期依恋的积极情感联结阶段;3-5岁是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快速发展期。智能教育机器人可以在此期间为孩子提供各种服务,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
01为儿童提供个性化内容。
02促进与父母的互动
挖掘儿童的偏好
儿童机器人=高级玩具,这就是儿童机器人的现状。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儿童机器人实现哪些功能和用途?
01交互式可访问性
儿童与机器人的交互主要是语音交互,但目前语音交互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免唤醒场景少,对话不自然,交互节奏需要人适应机器。
02情感互动
机器人可以通过孩子的声音、语调、表情、肢体语言获取孩子的情绪信息,并给出情绪反馈。情感交互的过程需要深度摄像头、机械臂等硬件配置,以及语音技术的优化等。,而且场景实现还是有难度的。
同时,针对儿童情绪判断的语料库学习数据很少,直接从成人的语言-情绪反应结果转移到儿童的语言-情绪反应结果显然是不合适的。
03多模态交互
目前语音和人脸交互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手势交互和体感交互的技术和实现还存在问题。
04多模式数据
儿童机器人是一套软硬件结合的系统,与儿童互动的功能背后是各种AI技术的综合输出。儿童机器人因为体积大,可以加载更多的硬件设备,获得更多的环境视觉和声音信息,分析具体的交互场景,返回更准确的结果。
05协调运动
孩子需要的是一个伴侣。利用压力传感器和机械关节机构,开发更多的身体锻炼能力,可以带来更多的互动方式,培养孩子更多的社交能力。
其实儿童机器人可以做的更多!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0-6岁听力残疾儿童约13.7万人,每年约有2.3万名聋儿出生。上海的抽样调查显示,学龄前期语言障碍的发生率约为7%。
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机器人可以及时准确地筛选出语言发展能力延迟的儿童进行干预,也可以对语言障碍儿童做针对性的语言训练。同时需要AI技术建立完善的儿童语言发展知识图谱,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语言数据进行个性化训练。
丹佛大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创造了一个人形机器人,为7岁至17岁的自闭症儿童和青少年服务。参与这个项目的孩子们每两周将会有一堂30分钟的课。研究人员认为,机器人比人类更能促进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的发展。另外,机器人比人类更有耐心,更容易贴近自闭症儿童的内心。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自闭症患者超过10万,其中自闭症儿童超过200万。在自闭症的治疗中,儿童机器人可以给自闭症儿童安全感,让治疗更顺利的进行。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还开发了一种“来自星星”的机器学习方法,使用儿童机器人陪伴自闭症儿童,同时获取自闭症儿童的身体状态,并通过特殊的神经网络分析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反馈给治疗师或家长,以协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