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0-3岁早教?

什么是早教?

很多人认为婴儿除了吃饭睡觉什么都不会。为什么要教育他们?

其实宝宝从出生第一天就开始获取知识,发展认知,只是表达能力有限,不能告诉你他有多聪明,所以不要小看他的能力。

早教不是给孩子灌输知识。而是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宜的探索环境,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和认知世界,促进孩子全面、均衡的身心发展。

为什么要参加早教?

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最重要的时期。

1)婴儿出生时大脑重量为400g,占成人大脑重量的1/4。到6个月时,大脑重量占成人大脑重量的50%,3岁时,比例达到80%。

2)婴儿出生时,大约有50万亿个突触连接,相当于成人的1/10。孩子3岁时,突触连接的数量约为1000万亿,大致是成人的两倍。到14岁时,儿童的突触连接数量与成人基本相同。

3-14岁时,突触会开始被修剪。

经过学习和刺激的突触不会消失,没有被刺激的会被消灭,所以让孩子在早期接受更多的刺激,孩子会更聪明,更有利于以后的发展。

人脑中神经元的生长发育有一个敏感期(也称关键期)。如果他们在这期间发展得好,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相反,一旦在此期间产生不良影响,就可能对人的智力产生不可逆的不良影响。

早教的对象是谁?

早教的第一对象是0-3岁的孩子。

脑细胞增殖高峰期在出生到6个月,神经系统髓鞘形成高峰期在3岁以前。

新生儿和胎儿一样,不仅需要充足的营养供给,还需要外界持续的适度刺激,进一步促进他的神经系统发育。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只会在床上晃手踢脚的宝宝,慢慢会自己爬、走、跑、跳,甚至自己吃饭、画画...这个阶段是孩子大脑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强的时候。

建立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是0-3岁父母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你会看到身边的一些人,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遇到挑战愿意面对困难。他们心里有这样一种感觉,“我能,我会成功的。”

但这种感觉并不是来自理性的判断,而是来自潜意识中的一种直觉,感性却坚定,是一种安全感。

安全感的获得来自于与孩子生命中最亲密的人最初的互动,也影响着孩子现在和将来如何看待周围的人、外界和自己。

为人父母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困难的工作之一。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所以早教的第二个对象是孩子的家长。

为人父母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困难的工作之一。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只有了解每个阶段孩子生长发育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培养和引导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童谣、游戏和沟通技巧,帮助我们与孩子进行更高质量的互动。早教机构,这也是大部分家长的早教形式。

专业的早教机构都有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宝宝,让课程设计变得多样有趣,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

0-3岁早期教育的教育理念

1,亲爱的孩子满足需求

重视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强调把父母放在第一位,把感情放在首位,关爱孩子,给予亲情,满足婴幼儿的成长需求。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婴幼儿开心,开口,开窍。尊重婴幼儿的意愿,让他们积极、健康、快乐地发展。

2.养成教育的整合。

强调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发展的基础。在实施教育保护时,应将儿童的健康、安全和成长放在首位。坚持保护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原则,确保教育中有教育,教育中注重保护;自然渗透,融合教育。促进婴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和谐发展。

3.关注发展,适应发展。

强调对婴幼儿成长过程的全面关怀、关心和关注。在教育实践中,要把握成熟阶段和发展过程;关注多元智能和发展差异;注重经验获得的机会和发展潜力。学会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幼儿天性,让幼儿在丰富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和谐、充分地发展。

4、不同的人开放潜能。

关注婴幼儿在发育与健康、感知与运动、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差异,倡导更加个性化的教育,使教学保护工作建立在自然差异的基础上。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人生很多美好的品质和智慧都是在人生早期获得的,一定要密切关注,抓住机遇。要提供适宜的刺激,诱发各种体验,充分利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学习情境,开发潜能,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