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布鲁克林》

一.结构和布局

1.小说开头,科尔姆?托宾详细描述了这个爱尔兰小镇的生活。虽然他的文笔很简单(“自由间接提问+对话”),没有过多描写风土人情,但他细腻的文笔为我们延伸了一些感官,读者仿佛在那些街道、商店、卧室里留下了一个身影。

影片省略了这些非常需要的背景,从一个动作开始:爱丽丝要去美国,向凯莉小姐辞职。在小说中,爱丽丝经过了漫长的挣扎,做出了这个决定。

2.小说开头有一个很重要的铺垫,为爱丽丝和吉姆的爱情埋下伏笔。爱丽丝陪她的女朋友去参加一个舞会,以为吉姆会邀请他跳舞,但事实上她没有。这个伏笔对于理解爱丽丝为什么从美国回来,爱上吉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很遗憾,片方删掉了。所以在影片的结尾,观众很难理解为什么爱丽丝已经在美国结婚了,还在和吉姆发展关系。

3.小说留给爱丽丝回爱尔兰的篇幅其实只有40页,约占1/5;但影片几乎用了1/3的篇幅来讲述爱丽丝在爱尔兰的生活。其实不仅仅是加长了篇幅,还增加了一个“明显意图”的结局:在再次去美国的渡轮上,爱丽丝教了另一个第一次去美国的爱尔兰女孩。

分析:以上三个变化无可厚非。因为电影需要动作来推动剧情的发展,所以尤其需要保留那些会给观众带来情感冲击的暴力动作(比如离别)。同时,影像很难给故事一种意境和氛围,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描绘背景,这是电影所不允许的(但电视剧可以做到)。至于片段最后的展开,无非是结束爱丽丝回到托尼身边,“更感人,更合理”。

第二,情感和形象

1.Colm?托宾“自由间接提问+对话”的写作风格,使得语调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人物内外,使小说浸透了一种淡淡的情感(想想伍尔夫的小说)。虽然电影还原这种语感太难了(需要克莱尔?德尼式的感官形象),但让人诟病的是布鲁克林陷入了偶像剧般的过度抒情:想想爱丽丝在开往美国的渡轮甲板上的柔光,让场景看起来很假;电影中也有使用抒情弦的,目的是感染观众的情绪,但其实用一些明快的鼓点会更好(很多英剧都是用的,比如《卡罗尔》的配乐)。

2.正是由于“自由间接提问+对话”的写作方式,小说产生了一个悖论:即作为女主角的爱丽丝,虽然笔墨最多,却是形象最模糊的一个;相反,爱丽丝身边的人物虽然只有几个简单的动作和几句话,但他们的形象都是鲜明的。

电影里的情况正好相反。西尔维娅写的。罗南饰演的女主角栩栩如生,影片围绕她展开。但周围的配角只能偶尔瞥见人影。这一方面是电影本身的特点造成的,同时也体现了导演的水平。

3.上面文章提到,小说中的爱丽丝其实是一个性格内向,娇滴滴,没有太大市场的女孩。相反,艾尔莎?罗南棱角分明的脸已经摧毁了这种想象。电影中的爱丽丝虽然有时会怕生(刚到美国时),但基本上是个外向的人(比如一开始就“直接”辞职,小说中有很长的描写来描述她的犹豫;主动接受托尼的求爱,性的发起者等。当然,这种变化可以看作是导演对自己创作的诉求,但抛开原著,电影塑造的女性形象其实是弱势的。观众需要的是一些外在的手段(比如分离死亡等情感瞬间+煽情配乐)去感受人物的情绪,以达到完整的形象。

4.这就是问题的来源。影片中的人物形象能否通过表演直接形成?一些优秀的电影帮我们解答了。在法哈蒂和吕克·达内的电影中,只有一小部分人物的象形文字是由演员表演的,更多的是在故事的语境中形成的。比如法哈蒂的电影中,人物形象往往是通过两难困境形成的。

第三,小说和电影

小说和电影的操作方式不同,欣赏的方式自然也不同。一个不断拿影像和文字对比的观众,是无法获得电影的真实体验的。“忠于原著”的说法不仅是对原著小说的侮辱,也是对电影艺术的侮辱,电影显然有更多的用途。只有当我们看不到一部电影的创作价值时,才应该回过头去和原著对比,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而这对于电影《布鲁克林》来说,应该算是一个恰当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