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八大误区
教育孩子的八大误区1第一个误区:“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其他都不重要”。
一项调查显示,16%的家长完全同意,大部分家长总体上倾向于同意这个观点,只有27%的家长完全不同意这个说法。平时和学生家长打交道,经常听到家长说,只要孩子在家好好学习,就不参与,要尽力做好后勤支持和供应。学习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之一,很重要,但不是全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健身。
第二个误区;极端的期待心理导致了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
面对来自社会的升学和就业压力,许多父母渴望获得成功。忽视早教,孩子有问题就会挨打或者挨骂;责怪孩子的错误,从来不知道反省自己;家长成为老师的“助教”,课后给孩子布置大量的作业和练习;重视学校教育,忽视社会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期望一旦偏激,必然诱发认知上的非理性思维,忽视孩子发展的现实,产生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为了满足心理预期(甚至虚荣心),混淆孩子心理“可学”(潜能)和教育学“可学”(能力)的本质区别,盲目“选择”一些打着科学旗号的“快速学习计划”、“神童培养计划”,结果适得其反。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家长都是不同的,所以很多学习计划和培养计划都不符合孩子和家长的实际,是无效的。
第三个误区:盲目攀比心理导致教育“不人性化”。
父母用熟悉的同学或同龄孩子的优秀表现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作为一种教育策略,如果运用得当,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相当一部分家长却因攀比心理膨胀,忽视孩子的个性差异,随意选择评价标准,盲目与人攀比,进行错位比较。结果就是孩子的人格消失,成长为听话的“好兔子”,或者孩子的人格扭曲,成长为叛逆的“坏狼”。曾经有一位家长,用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的表弟为榜样,教育孩子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结果孩子的一句话把家长气得半死:“他们很优秀,但是不叫你爸爸。”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父子俩都没有说过话,也没有见过面。
还有的家长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当着别人的面指责孩子,随意干涉孩子的隐私权。这样一来,不被尊重的孩子长大后也不会懂得尊重别人。因此,父母在进入孩子的房间前应先敲门,得到孩子的允许后才能移动或使用孩子的东西,并在做出任何涉及孩子的决定前与孩子商量。
第四个误区:把孩子当成实现梦想的工具。
很多家长都表示,要让孩子实现梦想,尤其是在农村。有些孩子家里背负着三代甚至更多代人的大学梦,让他们不堪重负,会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孩子觉得自己读书是为了父母,而不是自己的意愿。有一个从小喜欢无线电单片机的孩子,但是学生的家长
因为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上高中,然后上大学。他们没有考虑孩子的利益,却坚持让孩子初中复读。但是最后他们的孩子都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只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职高。到了职高之后,孩子变得积极开朗,学习如鱼得水,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孩子都说以后要做“高级蓝领”。
第五个误区: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学习。
很多家长对孩子学习的了解,是通过孩子考了多少分,排名多少来印证的。考试分数高,排名好的家长是开心的,甚至会给予过度的物质奖励。如果没有烤好,会被指责,会被挖苦,但对孩子的一些细节和学习习惯却一无所知。只要家长多关注孩子平时的表现,基本上就会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及时与各科老师沟通,平时注意了解孩子对作业和错题的态度。例如,父母应该在家里指导他们的孩子,帮助他们控制学习进度。
第六个误区:给孩子指定发展方向。
很多家长把未完成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断强迫孩子走自己的路。即使孩子不适合,他也不喜欢。比如学钢琴,比如出国。有些家长就像跟风一样,不管孩子喜不喜欢,跟着别人家孩子学什么,不管孩子的感受。在这些压力下,家庭变得不幸福,父母与子女的和谐关系被牺牲。
第七个误区:赏识教育缺乏科学依据。
赏识教育不是科学的教育理念,而是文学语言而不是学术语言。所谓“赏识教育”,就是“哄孩子”。这种教育只适合那些弱势群体和缺乏自我评价能力的人。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的赵教授认为,对孩子行为的评价应该实事求是。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因为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关键在于提升自己的实力。“赏识教育”是有条件的。不顾年龄,不顾实际情况,夸大“欣赏”的作用,是一种理想化的做法,容易给孩子一种错觉,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八个误区:作秀文化侵蚀家庭教育。
曾经兴起的“教育创新”——“洗脚作业”是教育简单化、模式化的典型实践,也是一场教育秀。你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孝敬父母,但和布置作业一样,不可取的是每个学生都按照统一的“洗脚”模式“孝敬父母”,只洗一次,也就是孝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赵教授说:“我还为80岁的老母亲洗过脚。这位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太好。年轻一代帮助做这些事情是完全合适的。但是,当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张‘洗脚’的照片时,我觉得很别扭,很刺眼。我母亲的外貌还很年轻漂亮。给她洗脚的是她上中学的儿子——一个魁梧的小伙子。整个画面显得非常不协调、不自然。”
家庭教育的立足点应该是孩子未来的幸福。首先要注重孩子精神的培养,让孩子有良好的习惯,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拥有这些精神品质的孩子永远不会输。
教育孩子的八大误区2学会说“不”
你如何处理孩子的无理要求?答应他还是拒绝他?父母的烦恼
儿子9岁,小学三年级。孩子们需要立即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如果他们不满意,就会发脾气,不停地吵,让你无法做其他的事情,比如去书店买书,但是我没有给他买,所以把我的摩托车掀翻在地。在我工作的地方,他要打游戏,我让他再等一会儿。妈妈还有一件事要处理,他就是不听。他应该马上坐在电脑前。平时答应他的事你也一定要兑现,这会让你以后不安,甚至在我生病的时候。
了解家庭教育背景
据了解,孩子两岁半之前由父母带,两岁半到五岁之间由爷爷奶奶带,妈妈不在身边。5岁的时候,我要上一年级才能收回人生。老人溺爱孙子,能有什么就有什么。比如你想在店里买个玩具,你不给他买,他是不会走的。最后老人妥协,给他买了。不管孩子的要求合理不合理,最后老人都会满足。
家庭教育模式分析
因为老人隔着几代人,养的方式往往是养尊处优,过分满足。尤其是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应该拥有什么,不应该拥有什么,也不知道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得到。老人们的轻松满足和妥协,让孩子觉得很多事情是可以“成就”的。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发现大人不是万能的,不能满足他想象中的一切。这时,有一种挫败感。因为受挫,心情自然不好,会发脾气,会生气,会哭。但是大人们在这个关键时刻让步了。在这场“战争”中,孩子最终取得了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原则(比如家里不能买这个玩具)没有被遵守:原来的边界(比如可以哭,但是不能打人)没有被遵守:原来的权威(比如有点怕大人)已经不存在了。后果就是让孩子形成这样的行为模式:只要我想要,就一定要得到;只要我闹,我就能赢。所以我养成了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的坏习惯,得不到就发脾气,非要得到。导致孩子有恃无恐,任性霸道的性格。
这种行为模式一直拖到现在,也是为了马上得到你想要的,否则你会辗转反侧,直到答应我。
了解父母的应对方式
那么,孩子到了妈妈身边,妈妈是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呢?
妈妈说:“我不同意他要的东西的时候,有时候我会讲道理,有时候我会骗他哄他,有时候我会狠狠地打他,但是他不服气,以后还是一样。”比如他要买一个玩具,因为他上周刚买了一个,所以我没买。他很不高兴,回家后乱扔东西。我很生气,骂了他,打了他。他也很有报复心。有一次,他和奶奶睡觉的时候,抓住了被子盖。我好好跟他说,他不听,我就打他。他指着我恨恨地说:‘哼,等着看我怎么对付你!’我觉得自己很失败!
不良教育方法的后果
孩子围着妈妈做事的模式,是童年围着老人生活的延续。孩子的心理还是像两三岁的孩子一样不成熟,幼稚。如果把这种行为模式带到学校和社会,就会受挫。
当他想要某样东西却得不到时,就会产生仇恨,攻击对方,报复他人,破坏人际关系,或者抱怨他人,虐待自己,这就容易导致人格障碍。因此,如果我们继续忽视或纵容孩子的行为,将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
在儿童早期,儿童一般会服从权威,但很遗憾,本案中的大人(祖父母)并没有使用或放弃权威:到了中学,也就是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看到很多孩子根本不听父母的话,一意孤行。如果我不愿意,我可以离家出走,甚至打父母,这说明父母完全失去了权威。在小学阶段,往往是挑战家长权威的时候。如果父母未能维护自己的权威,坚持自己的原则,那么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就会陷入被管、无助、无助的困境。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权威。针对孩子的不合理需求,往往是需要坚持的原则,也是需要遵守的规则。如果我们不守住自己的权威,不坚持自己的原则,任由孩子为所欲为,或者这个时候我们被打败了,那么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权威,还有孩子的未来。
教育指导建议
我们假设孩子向妈妈要钱买饮料,妈妈认为饮料不卫生,不同意买。妈妈开始讲道理,说路边饮料没有营养,属于三无产品;但是这个孩子不听,还在捣乱。他妈妈被他惹恼了,开始责怪他。孩子还是不听,母亲最后打了孩子。孩子不服气,开始扔东西,甚至打妈妈。换句话说,母亲的应对方式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点燃了孩子的怒火,让孩子更加嚣张。
其实在这里,母亲并没有真正关注孩子的内心,也没有用恰当的方法去处理。我们可以这样做:
肯定孩子的需求是一种需要。
如果孩子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他的所有需求都应该是正当的。因为他不明白为什么不能买,他只是需要满足自己的胃口。或者他只是想满足自己的欲望,尽管他明白并忽略了这些道理。满足在这里变成了暂时的快乐。
一个母亲可以平静而不带感情地对孩子说:“亲爱的,妈妈知道你很想喝这种饮料,但是这种饮料不卫生。然后问孩子能不能吃点别的来代替。如果孩子同意,就满足他;如果孩子坚持要喝那种饮料,进入下一步-
坚持原则和底线,永不屈服。
原因告诉了孩子。如果你还是不听,又哭又闹,还扔东西,妈妈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妈妈认为这个饮料不能买。无论你做什么都没用。说吧,然后离开去做你自己的事。说话冷静坚决,让孩子感受到内心的力量。这是冷淡的回应。
很多孩子坚持闹,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行得通——你不满足我,我就扔东西,我就撒野,我就给L的父母闹。不要中他的圈套,因为你一让步他就赢了,下次还得寸进尺。这种互动模式一旦形成,孩子下次最终还是会做同样的事情。如果这次坚持下来了,那么教育是有效果的。下一次,孩子就明白了:这样的事,妈妈是不会让步的,我闹也没用。
教育孩子的八大误区3目前,第一代独生子女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进入婚育年龄,生育了第二代独生子女。如何与两代独生子女相处,成为很多“独生代”父母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4+2+1”家庭的出现,代际养育、过度溺爱、过度早教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焦虑。教育专家呼吁独生子女父母改变对二代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避免走入误区。
育儿:二代更普遍的生活方式。
每天早上7点,54岁的王可欣乘公交车送她的小孙子去幼儿园。下午4点,王可欣准时出现在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她的小孙子回家。“我没办法。这对年轻夫妇忙于工作。这腰带送给我当奶奶,总比送给保姆好。”王可欣告诉记者。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来,大量独生子女(简称独生一代)进入婚育年龄,他们所生的独生子女被称为“独生二代”。独生代父母大多处于事业上升期,工作繁忙。“谁来照顾孩子”成了困扰他们的问题。结果是,爷爷奶奶养第三代是常事。
《中国妇女》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70%以上的年轻父母“只生孩子不养”,养育孩子的责任完全由家里的老人承担。其中42%由爷爷奶奶照顾,30%由爷爷奶奶照顾,不到20%由父母自己抚养。
沈阳市南宁幼儿园幼师刘告诉记者,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日之前,130个孩子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孩子有家长陪同,其余都是爷爷奶奶。“那天很多互动和游戏都不适合老人,活动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千万不要以保护的名义宠二代。
沈阳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周认为,在当今的家庭模式中,祖父母在照顾子女正常生活起居的同时,更注重传统美德的培养,如节俭、谦逊、孝顺等。相对于年轻的父母,他们对子女更加宽容和耐心,这使得祖孙关系更加密切。
“但是老人对孩子的爱,是二代成长中最大的问题。”周对说道。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养孙子是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所以他们很容易满足子女的要求,有时在子女做错事的时候掩盖自己的缺点。“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会变得任性、贪婪、自以为是,甚至年纪轻轻就学会推卸责任。”周对说道。
家住沈阳和平区的于海静向记者抱怨,孩子的爷爷奶奶总爱跟自己唱反调。“我不让她吃虾条薯片之类的膨化食品,她就去找爷爷奶奶哭。老人心软,她什么都答应了。现在孩子特别任性,养成了爱哭的坏习惯。”
周认为,富二代独立性差、抗挫折能力差也是娇惯造成的。父母的过度照顾超过了孩子的需要,使得孩子事事依赖父母,对孩子的发展尤为不利。一位家长怕孩子摔跤,从小被禁止跑步。结果沈阳初三学生何子雄连路都走不快。这对孩子自信心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觉得自己能力低下,很沮丧。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愿意自己去尝试,他们会在尝试中获得快乐。同时,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有利于孩子的成就感,增强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把属于孩子的世界还给孩子,不要以保护的名义剥夺孩子幸福的权利。”周呼吁父母学会放手,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机会。
重智慧轻道德的过早教育会适得其反。
“给孩子最好的条件,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送到最好的幼儿园。”沈阳市民李斌和他的妻子都是工薪阶层。小区里有幼儿园,孩子可以就近上托儿所。但是李斌把她的孩子送到私立国际双语幼儿园。每月托儿费6000元,加上周末补习班,每月支出不小。“我们成年人没什么好痛苦的,不能让孩子从小就比别人差。”
据了解,独生一代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更注重给孩子灌输知识和物质满足感,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家长带着孩子在各种早教班之间奔波。许多孩子不仅要学英语和书法,还要学钢琴和绘画。花费近万元的“天价早教”受到很多年轻父母的追捧,甚至有裹着纸尿裤的婴儿出现在早教课堂上。
相对于智力过度发展的现状,家长对孩子的德育不够重视。上海市妇联对1054名未成年人家长进行了调查。当被问及“在家庭教育中,你最重视以下哪几个方面的工作”时,80%的家长首选“智力开发和知识教育”,高于“身体素质训练”的64%和“道德素质和生活教育”的54%。
周对目前的早教状况表示担忧。“0-6岁是孩子行为习惯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家长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孩子的意愿得不到尊重,经常处于被指责的状态,对孩子的心灵伤害很大。”近年来,厌学的青少年比例逐年上升,且明显呈现低龄化趋势,甚至引发生理或心理问题,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
周认为,家长要掌握孩子每个年龄段发展的一般规律,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给孩子充分的空间,使孩子健康全面发展。
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专家建议,首先,独生子女父母可以尝试转变角色,采取平等的态度,成为孩子的朋友。比如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最好是跪下来,让孩子学会帮忙做简单的家务,而不是一味的迁就或者责备。
其次,家长可以联合几个家庭,为孩子组成一个小的社交圈,经常带孩子去游乐场等孩子多的地方,增加孩子与同伴交流的机会,避免孩子性格孤僻、缺乏与同伴交流等问题。
早期教育应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认知和态度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早教”这个词在现代家庭中已经不再陌生,“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在家长心中循环。“早期教育”实际上是指0-3岁学龄前进行的教育活动。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婴儿期,这是生命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人认为2-3岁的孩子是学习口语的最佳年龄。抓早教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这也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早期教育中,抓住教育和学习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特别关注孩子的学前教育,希望在最初的教育阶段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潜能。但也有很多家长盲目跟风,根本不懂“早教”的概念和意义。
其实早教就是指孩子接受的学前教育。但众所周知,0-3岁的孩子属于早教范畴。一般公认0-3岁儿童的教育称为启蒙教育或儿童教育。爱婴早期教育专家周汉民表示,这个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和各种潜能开发最关键的时期,确实是教育的好机会。早期教育的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和营养的环境来“激活”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个性成长,从而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国家也对早期教育的实施给予了认可和支持,鼓励儿童在这个阶段的智力发展和教育,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家长的早期教育意识。从国家到家庭都可以充分认识到早期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家长在早教的课程选择上也要跟着孩子的兴趣走。在婴儿期,孩子的兴趣很难把握,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慢慢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图像或声音,家长可以从这些细节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我们不能指望一个23岁的宝宝努力学习,但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也可以长时间专注于一项活动。家长只要发现孩子的兴趣,就可以创设很多情境,教孩子学习识字和阅读。张女士在采访参加早教的孩子家长时表示,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是“乐迷”。他们听到手机铃声,就跟着去了。观察过后,他们给孩子报了音乐课程。孩子们不仅认真听讲,还愉快地接受了课程内容。
爱婴早教总裁周汉民建议,家长在选择早教机构时,首先要选择品牌。背后的品牌代表了教育的质量和多年的经验,教育必须依靠时间的积累和好的理念来不断完善;同时也要看这个机构和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什么。现在家长的观念是多元化的,国内外的课程体系都在机构,分类也是细化的;另外,问问已经在上课的家长,看看他们的评论和口碑。
教育孩子的八大误区4 1。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有时候,我们不应该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孩子。昨天,我和我十岁的儿子明明一起看了一场电视模特大赛。看着婀娜多姿的美女们,在时而优雅时而欢快的曲调中,以各种挑逗的姿态在天桥上走秀。回头看儿子,兴趣盎然,几乎忘了眨眼。
电视上,屏幕上的灯光突然暗了下来,然后,模特们分三点出现在屏幕上。至此,我已经有点坐不住了,我后悔不该让儿子看这样的节目。怎么可能忘记模特大赛有“三分”表演?
回想起来,我的孩子非常渴望看到它。他一边看,一边对我说:“妈妈,你看这些美女。它们真的很抢眼。”几乎是下意识的,我问:“怎么才好看?”问完就后悔了。这不是引我儿子下山吗?
儿子说:“妈妈,你看这些魔鬼身材。他们能没有吸引力吗?”
小孩子也知道魔鬼的身材!?我只是继续问,“什么是魔鬼身材?”
儿子说:“看看他们。如果他们瘦了,那就只剩骨头了。这不是魔鬼!”"
天啊,原来这个魔鬼身材让我紧张了好久。我赶紧接着说:“别学他们。太瘦会影响身体健康。以后吃饭不要挑食。太胖不好,太瘦也是问题。”
后来经常想起这个虚惊一场。作为父母,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用成人的眼光和思维看待孩子。本来我是错的,但是我担心孩子会“学坏。”很多家长遇到这样的问题,或者遮住孩子的眼睛防止“视觉污染”,但没想到孩子透过手指的缝隙看到了那些被禁止的画面;要么大声吼,一听到孩子说魔鬼的身体比这个还要危险,马上打断,然后教育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
一般孩子的思维都很简单,更多的是模仿。一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学教授曾经说过,幼儿园的孩子会模仿电影里的样子结婚亲吻拥抱,家长不必见怪,更不必暴怒。因为孩子的这些动作只是出于好奇的简单模仿。有的老师看到这样的情况,会告诉孩子这样不卫生,这件事就结束了。所以大人没必要对孩子太认真,也不要用大人的眼光看孩子。
二、教育孩子的误区
神话1,不要以身作则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就是教育中的* * *知识。但是,很多家长很难意识到这一点。专家说,孩子是父母的精神产品,孩子13岁之前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所以,父母要改变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给孩子树立好榜样,传递正能量。
误区二:总想管住自己的孩子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导致了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摆出一副威严的姿态,企图控制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控制的结果往往导致对抗。专家说,如果家长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而不考虑孩子的要求,一旦孩子达不到要求,家长就会很生气,很愤怒。这样的行为示范也会让孩子学习,成为他性格的障碍。
误区三:不要看孩子的坏习惯
“孩子的坏习惯或不良行为往往包含着好的因素。”专家认为,孩子的行为问题对父母来说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可接受和不可接受之分。过分担心孩子的不良习惯或行为,像放任孩子随波逐流,忽视孩子,可能会使孩子的不良习惯趋于强化。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面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呢?专家表示,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好因素,利用好这些好因素,让孩子有更多的可能性,体验各种成功和自信,这样一些所谓的坏习惯或不良行为就会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