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的历史信息

黄河历史

一、河道变迁

对地质历史演变的考证表明,黄河属于一条相对年轻的河流。大约115000年前,黄河流域只有一些不连通的内部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隆升,河流的侵蚀和侵袭,在654.38+0.05万年的中更新世之后,湖泊和盆地逐渐相连,形成了黄河水系的雏形。更新世晚期,约6.5438亿+年前,黄河从源头到河口逐渐演变成一条大河。

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黄河决定在溧阳(今河南浚县西南)苏胥口迁徙,偏离雨荷河故道,到彰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这是大禹治水后黄河的第一次大改道。

清八年六月(1048),黄河决堤上,北上大明。自聊城西起,河北省青县境内与渭河汇合,后入海。

南宋建炎二年(1128),为防止金兵南下,东京都督杜充在滑州人工破黄河大堤,致使黄河改道,分为泗水和济水向东南流去。至此,黄河由北入渤海,由南入黄海。直到1855,黄河以南荡为主,虽有时北冲,但被迫以人力阻断南流。

黄河上一次大改道是在清朝咸丰年间。咸丰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八月1)黄河在河南兰考北岸的通瓦室决口,改东北方向,借山东吉水(又名大清河)入渤海。

1938年6月9日,国军为了阻挡日军,破坏了郑州黄河南岸的花园口大堤,整条河向南流,沿贾鲁河、何英、涡河进入淮河。直到1947花园口被堵,黄河才回到北路。

据史料记载,在1946之前的2540年间,黄河受近1593洪水威胁,河道改道26次。

二、考证的起源

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但真正的源头仍有争议。历史上,人们对黄河源头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第三,古代

《尚书·龚宇》曾记载“引河积石,至于龙门”,“积石”位于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的阿尼玛箐山,离黄河源头还很远。《山海经》、《尔雅》、《水镜注》中均有河流出昆仑的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传说黄河发源于于阗,向东流至延泽,再潜入地下,出至南方为河源。这些说法并不准确,但一直延续到隋唐。

隋唐以后,人们逐渐确立了对黄河源头的正确认识。杨迪大帝五年(609年),吐谷浑被灭,后迁至河源县,即现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一部分,说明人们知道黄河发源于此。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为平息吐谷浑叛乱,将军李靖、侯、李道宗领兵至星宿海一带,《新唐书》载“游星宿川、大白海、积石山、河源”。自唐宋以来,星海一直被称为黄河的源头。

到了元代,人们开始对黄河源头进行实地考察。元十七年(1280),元世祖忽必烈派杜石等人勘查黄河源头,对星宿海一带进行了细致的考察。1315年,潘安孝根据在杜诗的考察写成《河源志》一书,明确指出黄河发源于星宿海西南,那里“有水如井自地下涌出,井百余口”。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和尚宗灵送西藏回朝,途经河源地区时,视察了一下,写了一首《望河源》的诗。他在序言中指出河源发源于巴颜喀拉东北部,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这成为对河源认识的一个突破。

第四,清朝

清初,中原与河源的交往更加密切。当时人们逐渐了解到黄河上游源区有“古尔班索洛莫”(蒙古语意为三条支流),但具体情况并不清楚。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康熙命腊喜、舒兰勘探黄河源头。当他们到达星海时,发现星海上游源头有三条河流,但他们没有追到源头。

拉西和舒兰回京后,绘制了河源地图,舒兰也写了河源志。康熙末年,组织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地形测量。康熙五十六年(1717),派喇嘛钦藏布、兰巴、院主任等人到河源地区进行调查。此行“过河源,涉万里”,回京后,勘测成果绘入御览图。这次测绘还对星海上方的河流源头进行了探索和测绘。

清乾隆中期,齐利用御览图等资料编制了《水道略图》,其中将黄河上游三大支流中的一条支流——阿尔坦河(今岳古宗烈渠)定位为正当源头。乾隆四十七年(1782),由于黄河下游决口泛滥,难以阻挡,于是乾隆命门侍卫阿弥陀佛命令他“进贡河源”。

阿弥陀佛到达星海以西300英里,对星海上游源头的三条河流进行了实地调查。确定星海西南部的阿勒斯坦郭乐河(今卡里曲)是黄河的上游源头。

动词 (verb的缩写)现代性

19年底至20世纪初,西方探险家和地理学家深入青藏高原开展考察活动。他们还到河源收集自然和文化资料,如阿卡、印第安、斗托勒和奥伦、弗伦奇、普勒格尔瓦尔、斯努克、科兹洛夫、费斯勒和特佩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对黄河源头进行考察。65438年至0952年,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项立智、董在华领导,对黄河源头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勘探。

河源勘探队确定,约古宗勒曲是黄河的主要源头,牙合拉达荷泽山是它的源头,上面是鄂陵湖,下面是扎陵湖。这一结果与以往的调查结果并不一致,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议,但黄河发源于岳古宗烈渠的说法广为流传。

1978期间,青海省邀请中央和地方相关科研专业人员再次对黄河源头和扎陵湖、鄂陵湖两湖进行实地考察,确认卡里曲为黄河主要源头,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从1981到1982,学者杨徒步游遍了整个黄河。他认为黄河最远的源头是始于巴颜喀拉山脊的拉浪情歌,比约古宗烈宋长30.5km,比卡日宋长11.9km。

65438年至0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派意见,确认玛曲为黄河的主要源头,并在约古宗烈盆地西南角的玛曲果树立下黄河源头的标志。

星海上源的三条支流分别是扎曲、月古宗烈、卡日曲。位于最北部的扎曲,发源于查哈西拉山。这条河长70公里,很窄,支流很少,水量有限,一年大部分时间断流。约古列曲位于星海西部,处于三大上游源头中间,发源于约古列宗盆地西南角,海拔4750米。水量很小,是一条宽1.0-1.5米,深0.1-0.2米的溪流。

南部支流卡里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格孜亚山北麓,海拔4800米。五股泉水涌出山谷,汇成一条宽约3米、深0.3-0.5米、流速约3米每秒的小河。这条河一年到头都有水。岳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在黄河源头汇合形成原河玛曲,后注入星海。

根据1: 10万航测图调查,卡里曲比别约古勒宗曲长25公里。卡里曲流域面积3126平方公里,约古宗勒曲流域面积2372平方公里。在卡里曲与古宗列曲交汇处附近,卡里曲流量为6.3 m3/s,约古列曲流量为2.5 m3/s..据此,1978黄河源头调查认定卡里曲为黄河正源头。

扩展数据:

一.导言

黄河,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大河和大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是世界第六长河。中国两条母亲河之一,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彦喀拉山脉老嘎达苏奇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最终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汇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其中内流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省巴颜喀拉的亚拉达孜峰,巴颜喀拉北麓的玛曲和悦古宗乐曲是黄河的正源头。黄河依次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蜿蜒东流,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汇入渤海(莱州湾)。

纵观中国历史,黄河及其流域对人类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

第二,解释名字

秦汉以前,“河”字基本上是黄河的专名,河流称为“川”或“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经》中说:“昆仑山横贯万里,高一千里,至山浩五万里,遗址周围有清河、白河、黑河。”)先秦文献中找不到“黄河”二字,汉武帝年间写的《史记》全文中也找不到黄河的说法。

据学者李鄂荣考证,黄河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对“常山县元氏县”的解释。黄河的“黄”字,用来形容河水的浑浊,古书上早有记载:战国《左传·襄公八年》,郑之子引益州诗曰:“发起河水清,命几何!”;《尔雅·石水》记载“河出昆仑,色为白,渠为一千七百零一河,色为黄。”

黄河上游的星湖由大量的水泊和海子组成,如扎陵湖和鄂陵湖。在阳光的照耀下,星湖中无数的湖泊和沼泽光彩夺目,宛如骄傲的孔雀,非常美丽壮观。因此,当地藏族居民将这一段黄河称为“玛曲”,意为“孔雀河”。甘肃省玛曲县就是以此河段命名的。

三。土壤侵蚀

公元前3000-2000年(黄河流域仰韶文化至安阳殷墟)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适宜植被的生长和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高出2℃左右的气候环境为农作物和植被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存在大量的雷夏泽、奥诺泽等湖泊。《孟子·滕文公论》曾记载,黄河流域“草木葱郁,禽兽繁衍”,关中平原直到我国战国时期仍有“山川秀美,人才济济”。

战国以后,随着铁制农具的大量使用和秦国经济中心向关中迁移,黄河流域和黄土高原的植被开始遭到破坏。由于黄河流域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华文明的中心,加上中国古代重农轻牧的现象,黄河流域的植被破坏已经成为一种长期的、大规模的现象。

随着20世纪30年代65438-05年全球气候转冷,黄河流域的生态破坏随着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而开始减轻,但森林覆盖率一直难以恢复到公元前3世纪的状况。随着植被的破坏,黄土高原开始被黄河侵蚀,大量的土壤被卷走,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第四,切断流动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工农业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大量河流被抽走,黄河径流量从60年代的575亿立方米锐减到90年代中期的654.38+087亿立方米,黄河生态系统严重退化。鉴于黄河断流严重,中国政府从1998开始限制用水,修复河道,所以自2000年以来黄河一直没有断流。但黄河仍会不时干涸,断流的威胁依然存在。

五、悬河

由于泥沙淤积,在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大部分河段,河床高于流域内的城市和农田,且都受到堤防的约束,因此被称为“悬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南的磴口县,黄河河道平均比县城高4到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