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魔法泡泡
理想的生活应该是快乐的,上进的,有成就的,幸福的,没有比这种生活更令人向往,更值得追求的了!孩子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业有成,未来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一定要从小培养他们快乐活泼积极向上的性格。这个角色最有生命力。
综上所述,无论人生遇到困难、挫折、失败、灾难还是成就,一个人只要拥有开朗、快乐、进取的性格,就能拥有永久的快乐。这种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像傅企克说的那样:“生为乐,战为乐,死为乐。永远不要让悲伤与我们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看一个孩子是否快乐、活跃,最重要的是看他是否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是否能敏锐地感知这个神奇的世界,是否愿意探索身边无穷无尽的奥秘,因为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一个孩子快乐了!每次接触一个孩子,判断他是否快乐积极,我首先从两个方面看他:
1.他的生活富裕不富裕?他是不是一天到晚都有自己忙的事情?比如他是不是经常和小朋友一起玩,养动物,种花草,画画看书,唱歌跳舞,玩泥沙俱下,鱼摸虾,做玩具,做实验,收集标本,学外语,讲故事,练书法,猜灯谜,做游戏,玩电脑,学珠算,朗读,集邮,下棋,拍照,爬山,游泳。如果大致是这样,那么孩子就会有操作、思考、表演、创造的快乐,自然形成积极开朗的性格。
2.他的表演活泼而不活跃。他是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精灵吗?热闹不等于活跃,不等于吵闹,热闹应该表现在:
(1)表情丰富,常有严肃、细心、微笑、大笑、思考、幽默、严肃等表情;
②口齿伶俐,语言生动有趣,喜欢讲故事、讲故事、讲感受,经常参与大人的谈话;
3双手能干,经常做东西,做玩具,做实验,干活又快又好;
4体态活泼,善歌善舞,热爱运动,爱弹琴;
⑤思维活泼,喜欢看书,玩智力游戏,问题层出不穷,善于讨论和辩论;
爱交际,即使在大人、客人、陌生人面前,也能彬彬有礼,无拘无束,自然自然。
如果一个孩子有以上两种表现,他不仅是一个快乐积极的人,也容易形成某种特长,成为未来的创造型人才。人是精神动物,人脑功能的提高不仅取决于食物营养,更取决于精神营养。生活丰富、快乐、活泼的孩子,精神营养最充足,大脑的发育当然是全面的。人脑有两个半球,左半球负责逻辑思维,右半球负责形象思维。精神生活丰富快乐的孩子,可以同时提高大脑两个半球的功能,实现相互促进和互补,从而形成“1+1 > 2”的优势,人自然变得非常聪明能干。这就好比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跑不快,但两条腿却能像苍蝇一样奔跑,其速度大大超过两条腿奔跑速度之和。
而且,如果一个人快乐、活泼、多才多艺,有着广博的知识和聪明的基础,人才大厦的地基就会非常坚实,大厦就有希望拔地而起,昂首挺胸,人才就能在某个领域独领风骚。多才多艺的“多”是“交错”的,兴趣广泛的人最善于举一反三,使某一方面的良好态度、知识、能力、方法转移到他主要专注的发展领域,从而取得突出的成就。而且一个人多才多艺之后,他在很多领域的知识很容易产生“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世界上许多新理论、新设计、新发明和新发现、新创造和新突破,都是许多领域知识“碰撞”的结果。知识面窄,见识少的人,是没有机会攀登科学高峰,做出发明的。
为什么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化学家李远哲被称为“棒球化学家”?因为他也是一名优秀的棒球运动员。此外,他擅长打网球和乒乓球,喜欢音乐和美术;大学时,我主修化学,选修物理,爱看武侠小说。他在化学园努力工作时像运动员一样勇敢,有时在没有窗户的实验室里工作两天三夜。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化学物质相互作用的“交叉分子束方法”获得诺奖时,用“棒球语言”生动地描述了他的艰难理论,让华人世界刮起了一股欢快的“李远哲旋风”。他将分子束的撞击比作“击中界外球”。他说:“就像打棒球一样,只是有点偏心,几乎一模一样!”看,在化学研究中,李博士居然用了棒球的思维。这不是“隔行如隔山”吗?
除了诺奖要当第一,李远哲还获得了1986的“彼得迪·怀特物理化学奖”和美国化学会的“国家科学奖”。美国化学圈有句话:“遇到化学难题,找李远哲!”李远哲的成就与他广泛的兴趣和多才多艺是分不开的。
那么,如何让孩子在假期里快乐、活泼、多才多艺呢?
第一,家庭要营造幸福、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有说有笑;有进取要求和自信,没有精神负担和压力。这就要求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1.家庭成员互相关心,和谐幽默,经常轻松地讲笑话,如果可能的话经常举办家庭聚会。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在日常交流中要自然礼貌。
2.让孩子轻松参与家庭中的日常对话。他的话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不允许他们嘲笑他,指责他,而应该友好亲切地纠正。
3.经常带孩子出去旅游、参观、拍照、购物、访友、探亲、看电影、去图书馆和书店,和孩子讨论活动内容,甚至在餐馆点餐时也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4.应该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鼓励和感谢孩子关心大人的生活。让孩子适当了解家里的困难,让孩子参与克服。
5.孩子的学习和锻炼要以鼓励为主,表扬为主,宽严相济,有时适当批评。严肃的批评还是要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家长应该是帮助孩子学习和锻炼的“教练”、“指导员”、“参谋”、“顾问”,而不是“检查员”、“监督者”。
6.热情对待孩子的同学和伙伴,适当参加一些孩子的娱乐、游戏和智力活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孩子的好朋友也是你的小朋友。
7.父母要尽量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美好形象,比如热爱学习,工作积极,学习好,或者有正当的爱好,对人友善,知识面广。在孩子面前的行为要得体、庄重,这样孩子才会有信任、尊重和快乐。
8.时刻仔细观察孩子的情绪(但不要引起孩子的注意),尽量让他保持在“开心、平静”的“最佳情绪线上”。当孩子的情绪处于这个水平时,他的心情是最快乐的,他的身体是最舒服的,他的智力活动是最专注的,他的学习、工作和锻炼是最有效率的。如果孩子情绪低于这条水平线,就要了解原因,帮助和逗他上升;如果孩子过于激动,得意忘形,控制不住自己,也要了解原因,泼点冷水,帮助他控制自己的情绪,让他更加理智和冷静。当孩子犯了错误,打乱了生活规律,就要严格要求,批评和纠正,因为溺爱和放纵自己的孩子永远不会快乐活泼。
第二,在孩子的身心承受范围内,尽量丰富他的精神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形成一个中心兴趣和特长。
关于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这本书从不同角度多次提到了它的重要性,提出了要丰富哪些生活内容,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是,怎样才能让孩子对知识产生广泛的兴趣,并自然地逐渐形成中心兴趣,甚至表现出兴趣爱好和特长呢?这需要引导。家庭往往有以下指导方法:
1.模型律
带孩子去看名家或同龄优秀孩子的表演,比如看画家画画,看小发明家作画,看大姐姐操作电脑,看大哥哥做实验,看邻居叔叔下围棋,看专业户养乌龟,看著名演员的歌舞表演等。,让孩子看的有趣,听的用心,问问题,参与对话,明白人的技能是慢慢学来的,每个人都可以学的很好,尤其是孩子。
2.个人实践方法
应该鼓励孩子做他们最初感兴趣的事情,并鼓励他们去实践,最好是和他们的同龄人一起。比如大家准备一个精彩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和孩子一起建立小实验室,做小科学实验;买个小动物,给它做个窝,养它长大;买花种、花盆、肥料或自制肥料,培育;父子学棋,邻居家孩子也参加,等等。兴趣是在实践的快乐中发展起来的。
3.表演展览法
孩子有强烈的欲望去表现自己有兴趣做的事情或者觉得自己有进步。一旦这种欲望得到满足,他们就能获得巨大的鼓励和快乐,同时也更有兴趣继续进步。所以孩子通过努力取得的东西一定要表演,表演不了的一定要展出,这样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在家里布置孩子的书画练习,或者整齐地展示孩子的手工成果;建议学校每年展示几次小学生的优秀作品,定期让孩子们表演音乐、舞蹈、朗诵、演讲、魔术等节目。居委会或街道文化室也可以举办类似的展览和演出。总之,要让孩子有一个展示成绩的地方,得到奖励和表扬,这样他会更快乐,更多才多艺。
4.兴趣班训练法
孩子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之后,由于自身素质差异、环境的不同影响以及教育的隐形引导作用,会逐渐形成一些特殊的兴趣爱好,从而产生一种“中枢兴趣”。但是,小学生的中枢兴趣是不稳定的,不应该过早地追求稳定的兴趣和特长,而应该允许其经常变化。当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对某项活动特别感兴趣时,就要送他去参加相应的假期兴趣培训班,如儿童电脑班、游戏英语班、小发明培训班、自然夏令营、书法班、美术班、舞蹈班、围棋班、写作班、智力游戏班、武术班、摄影班、趣味数学班、钢琴班、小提琴班、电子琴班、手风琴班等等。尽量一年上一节课。如果当地没有这种兴趣培训班,就得请导师进行个别指导。但是,家长的指导思想一定要明确。让孩子参加一些“班”,不是定向培养“家”,而是让孩子掌握一些事物的规律和学习的规律;因为“字里行间无隔阂”,孩子会变得更聪明、更有能力、更快乐。至于儿童发展的专业方向,他未来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还是很广阔的。家长不要急于求成,不要“短视”!
5.竞争和出版法
孩子有一些中心兴趣,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应该鼓励他们自由参加这方面的比赛,或者在儿童报纸上发表作品,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活力。家长要经常收集这些信息,鼓励孩子报名或投稿,并投入到活动中,积极准备,自觉锻炼自己。比如学校和社会的演讲比赛、钓鱼比赛、书法比赛、小发明比赛、征文比赛、歌唱比赛、电脑比赛、珠算比赛、数学比赛、球类比赛、象棋比赛、钢琴比赛、外语演讲比赛、环保知识竞赛等。,只要孩子做好了参与的准备,即使没有拿到名额,也会受到鼓励和锻炼,甚至永远不会忘记其中的酸甜苦辣。
即使孩子在比赛中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发表了作品,也不应该过早地导向。根据“早教计划”,武汉市于淼儿童在整个小学阶段的13次全国、省、市、区比赛中获得40多个奖项。但这只是为了丰富孩子的人生,实现全面充分的发展,为她将来树立和实现远大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孩子后来被评为中国百佳儿童之一。武汉的另一个孩子朱宁,四五岁就学会了摄影、冲洗和放大技术,然后在报纸上发表他的摄影作品,成为了著名的小摄影记者。共青团中央、团市委等单位经常点名要他参加国家级、省级青年夏令营,担任“随军记者”。这不仅锻炼了他的能力,也培养了他认真负责的精神。上了中学后,他又成了“电脑迷”。
第三,认真培养孩子观察、提问、爱思考的兴趣,形成不断探讨、探索的习惯,让他从认识身边的事物和世界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让他的头脑和心灵更加鲜活。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瞬间,都能激发孩子随意提问、思考。
比如吃饭时聊到咸淡的食物,可以问盐从哪里来,为什么海里有盐,河里的水是淡水;也可以问为什么现在提倡加碘盐,碘对人体有什么用。当孩子明白了这些知识,明白了一点这方面的道理,满足了自己的求知欲,快乐的情绪就会油然而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快乐的心态。
这种问题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存在。发现它,思考它,回答它,会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比如叠衣服要先抓哪些部位,为什么主要领导都叫“领导”;为什么冬夜脱衣服经常会看到火花和噼啪声?什么衣服会产生这种现象?这和天上的雷电是一样的吗?穿棉衣让人暖和,但为什么冰棍和冰淇淋是用棉絮包裹而不是融化?看用活鱼做菜的过程问鱼为什么是流线型的,鱼鳞有什么用,背鳍、尾鳍、侧鳍有什么用,鱼体内的气泡学名是什么,有什么用;吃饭时讨论各种食物的名称、起源、味道和营养成分;看到精美的餐具,可以问瓷器是怎么制作的,和陶器有什么不同,仿瓷产品是用什么做的;当你看到象牙筷子时,你可以谈论大象和为什么你应该保护野生动物。野外行走时拔一根草取乐,问草为什么有根、茎、叶、花、种子,草是怎么长起来的,海外旅行者为什么要在大陆找“根”;为什么鸽子被放生到千里之外还能回家,为什么蚂蚁能排着长队行进而不迷路,为什么蝴蝶飞翔而蜻蜓扇动翅膀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