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追不迁就不吼怎么吃好?“忍住”是一个大计划

文武玉

孩子自己吃饭很简单,但现实中很难。很多家长反映,两三岁,三四岁,甚至五六岁的孩子吃饭特别困难。如果不把饭赶上,孩子吃不了几口。

父母总是担心孩子营养不良,无奈之下,要么想尽办法,要么端着饭碗穷追不舍,要么用大招引诱,直到孩子吃到计划好的饭菜。父母很满意,终于完成了大任务。

我奶奶就是这样。孩子不吃,就赶紧哄着说:“要不要我给你卷个带蜂蜜的饼?用麻汁卷个饼?”孩子一听到甜的、香的东西,就会美美地吃一顿。看到孩子不吃菜,着急的拿起菜往嘴里送,让孩子玩手中的玩具,不耽误吃饭。

这样一顿饭本该15分钟就结束了,2个小时也吃不完。每天很多时间花在吃喝上,运动、早教等等的时间被大大压缩,真的很浪费时间。

请几天假,让奶奶休息,自己一个人带孩子。我发现孩子们吃东西并不困难。一吃完饭,我就主动表示饿了,吃饭的时候也很专注,很快就把属于他的饭吃完了。原来是小孩子在看人,在点菜。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完全可以改变的。

现在来说说孩子吃饭的现象、原因和解决方法。

根据家长的反应和孩子身上的一些现象,我总结了几种吃不好的情况,大致如下。

说到吃饭,推三阻四。

按理说,吃饭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一听到要吃饭,我就开心的冲到桌子上,有的孩子却不是。

他们一听到“吃”字,就会呜呜哭,说“我不想吃”、“我不想在餐桌上吃”、“这些都不是我喜欢的饭”...........................................................................................................

(2)边吃边玩。

正常情况下,做一件事,吃饭的时候要吃得快,吃完饭就赶紧去玩,但是很多孩子吃饭的时候就没那么专心了。

我很饿的时候会狼吞虎咽一顿吃点东西,不太饿的时候就开始生蛾子。一会儿看书,一会儿玩玩具,一会儿跑去看动画片,甚至在家里跑来跑去,你都不会坐得住,吃得好。

(3)不吃晚饭,吃零食很刺激。

一日三餐,每餐都很重要,而且按时,理论上应该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但是很多孩子不好好吃饭,吃完饭就想吃。

“人是铁饭钢,不吃一顿就饿。”孩子晚饭不吃或者吃不饱。一两个小时后,他们会开始饿。大人会给孩子水果和零食充饥。

孩子吃不好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不受孩子意志的影响。有些是父母努力的结果。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都有必要去了解,以便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在玩和吃之间,孩子更倾向于玩。如果到了吃饭的时间,孩子玩得很开心,他会选择玩而不是吃。如果你一直喊他吃饭,他点的菜会觉得受影响,自然会哭。孩子不想吃,也是因为兴趣。

孩子天生好奇,越小越好奇。只要周围有麻烦,孩子就会抬头,准备研究一下。即使是在吃饭,也不会被束缚。所以孩子吃饭,边吃边玩,东张西望,都是很正常的。

孩子专注力不够好。根据哈佛大学的一项实验,孩子的专注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3岁儿童专注力只有3-5分钟,4岁10分钟,5岁15分钟。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很难为了一顿饭,15分钟不动。

孩子的习惯很容易固化,可以说秩序感很强。一旦他养成了不吃不饿的习惯,就可以随时无所顾忌的吃,玩。反正总有人会着急,肚子也不会委屈,何必着急一会儿!

这孩子真聪明,似乎是天生的心理学家。他知道父母爱他,爱他,他不会放手。

孩子吃不好,越劝越哄越吼,哭的越严重,让家长很郁闷。其实你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暂时“忍住”,不要“要求”他,不要让步,但他会很主动。我试过这些方法治疗吃不好的孩子。

?忍住不劝孩子吃。

到吃饭的时候,喊一声“吃饭”就行,不要重复。如果孩子哭了,说明不吃了,不需要理会。简单来说就是理解“哦,你不吃!”然后,其他家庭吃好,营造良好的用餐氛围。

孩子看到没人陪,自己一个人玩就没意思了。如果他们是“从众心理”,就会乖乖去吃。这已经在我的孩子身上屡试不爽了。

还可能有另一种情况。孩子不像我们预料的那样去吃饭。我们可以告诉他们“饭后无食可吃”。吃完后,收拾桌子,把食物拿走,不要给孩子单独留任何食物。几次之后,孩子就会长记性,知道吃饭不吃是不行的。

?忍住,不满足他所有不合理的需求。

孩子吃饭不舒服,想看动画片,想看书,想去别的地方吃饭,还要求额外的食物。不要无原则地满足所有需求。告诉孩子“吃饭的时候要集中精神,吃完再做其他事情。”

孩子一开始会不高兴,甚至会哭,会威胁。没关系,一两次,孩子就会明白,自己所有的无理要求都不会得到回应,只有吃好了,才能更好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忍住,不要在孩子吃饭的时候逗他。

老话说“睡觉不说话,吃饭不说话。”有些成年人也没做到。总是忍不住逗孩子,和孩子抢着吃,给孩子看新东西,和孩子开玩笑等。这些都是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不良行为。

父母要想孩子吃好,首先要以身作则。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开心果。让孩子知道吃饭是一种安静而集中的活动,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忍住,不要提供太多额外的饭菜。

孩子吃不好,以后肯定会饿。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饿了,会哭。父母渴望爱孩子,自然能猜到原因,赶紧给孩子准备一顿丰盛的点心填饱肚子。

这样有三个坏处:第一,让孩子在下一餐没有饥饿感,继续不吃晚饭。二是孩子产生心理依赖,饿了就哭。第三,零食营养不够,可能会出现营养不均衡。长此以往,孩子将很难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所以,一定要掌握一个度。孩子的胃容量很小。两餐之间吃一点辅食是正常的,但不能提供主餐的重量。

孩子吃饭有困难是很常见的。因为年龄小,各种生理心理因素,再加上家人的帮助,吃饭成了一件很头疼的事情。但是,这种现象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能忍住,不做一些影响孩子饮食规律的事情,孩子就吃得好,然后大家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