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爱弥儿》的体会
阅读《爱弥儿》的体会(一)《爱弥儿》是法国启蒙思想时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作品。卢梭毫无畏惧地抨击和揭露了当时法国的封建专制和各种腐败的社会状况。《爱弥儿》是世界上第一部小说式的教育巨著,是卢梭讨伐法国封建教育思想的代表,阐述了新资产阶级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观。整本书《爱弥儿》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应有的教育方式分为五册。其中,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观对后世影响很大,同时也反映了法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爱弥儿》第一卷主要论述了从出生到两岁,即婴儿期的自然教育。这一卷的第一句话就深深吸引了我。一切出自造物主之手的都是好的,但到了人的手里,都变坏了。我觉得这句话极具哲理性,正好体现了卢梭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性本善的思想。接着,他指出,我们所受到的自然、人或物这三种不同的教育,在婴儿时期对人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给了我们生来弱小却能拥有的力量,给了我们生来一无所有却能拥有判断是非能力的帮助。他主张人性本善,强调教育的价值,尊重人性,注重个人的价值和地位。他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的人,通过自然的教育来维护人性,用善念来防止各种恶念的产生,从而促进幸福的生活。他认为,能够身心健康成长的婴儿,应该在四肢无拘无束的状态下成长,而不是给他们各种各样的成长姿势的约束。他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教育给儿童身心发展带来的破坏和束缚,要求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合理要求。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健全的精神,才能抵御他必然遭受的灾难。因此,在幼儿教育时期,我们应该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以适应儿童发展的本性。
《爱弥儿》第二卷主要论述了人从2岁到12岁,即童年时期的自然教育。本卷开篇就指出,从婴儿期到儿童期的过渡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进步。在这个阶段,卢梭得出一个基本原则,即真正自由的人只想要他能得到的,只做他喜欢的。在文章中,他还呼吁将这一原理应用于儿童的自然教育,从而不断获得各种教育方法。在童年教育观上,卢梭关注的不是儿童使用的词语,而是儿童赋予这些词语的意义。他强烈不赞成父母教孩子说一些虚伪的客气话,因为这些客气话被孩子说出来几乎会变味,很有可能会把请求的语气变成命令。在儿童的日常教育方式上,卢梭既反对过于严厉的教育,也反对过于放任的教育。他所倡导的是洛克的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用理性教育孩子。卢梭坚信人性本善,我们应该尊重孩子,而不是急于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好坏判断。他坚持自然教育,主张在我们接手之前,让孩子接受一段时间的自然教育,避免我们的教育方式和自然在教学方式上的冲突。儿童时期,儿童还达不到理性的程度,智力还处于感性阶段,不能接受观念,只能接受形象,没有判断能力,也就是不能有真实的记忆。所以,在儿童期,要注重儿童感官的锻炼,以适应儿童发展的天性。
《爱弥儿》第三卷主要论述了12岁到15岁,也就是青春期的人的自然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只是从一开始就觉得自己开始有想法了,从一开始只能用感官去感受到现在的判断,体力发展很快。由于智力的发展,孩子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时间的价值。他们知道如何把时间花在有用的事情上,他们自己也会问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卢梭指出,我们要做的是看如何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如何回答,而不是一味地考虑如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探索自然规律时,总是要从最普遍、最显著的现象入手。孩子不能总是按别人说的去做,因为除了他认为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其他事情对他来说都是没用的。卢梭非常反对严格的纪律和只靠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他认为教育是一种由内在本性向外发展的活动。教育要适应孩子的个性和能力,开发人的天赋和天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内在潜力。因此,在少年教育时期,要注意锻炼儿童的智力教育,以适应儿童发展的天性。
《爱弥儿》第四卷主要论述了15到20岁,也就是青年时期的人的自然教育。这个阶段,人处于艰难的叛逆期,人的思想也在慢慢走向成熟。人要学会的是用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理智克服偏见。卢梭坚信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人的一切欲望都来源于人的感性,想象力决定了它们的发展倾向。只要把自爱扩大到爱别人,就能把自爱变成美德。人们的思维终于开始进入道德的领域。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应该是纯理论的,空洞的道德说教完全是纸上谈兵,但是我们可以结合一些寓言或者哲学知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实践,要立足于现实生活,这有利于良好道德情操的培养。在本卷的最后一部分,卢梭还特别提到了他对宗教的看法。他提倡自然神论,而上帝的概念非常模糊。他指出,尤其是在宗教问题上,人们的偏见是压倒性的。卢梭在培养孩子信仰的问题上,批判了宗教的蒙昧主义。他坚持认为应该允许孩子们正确地运用他们的理性去选择。因此,在青少年教育时期,要注重儿童的道德培养,以适应儿童发展的本性。
《爱弥儿》第五卷主要论述了爱弥儿的未婚妻索菲的教育问题,其中特别强调了女子教育的思想,即通过自然教育培养贤妻良母。苏菲在平凡的内心中有着善良的本性,而让她比其他女性更优秀的是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生性善良,但内心往往非常敏感,也正是这种极度敏感的内心,有时会让她产生不安的想象。但是,她能耐心地忍受别人的错误,她更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苏菲非常重视除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以外的所有其他权利。她不仅知道自己有这个权利,也知道应该用这个权利去评判一个男人的人品。在女性的教育过程中,懒惰和不听话是女性最危险的两个缺点。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如果只采取一般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让他们讨厌工作,只知道找乐子。所以女性的行为总是被舆论束缚,也正是因为她们养成了被束缚的习惯,所以女性必须形成一种她一生都必须具备的品质,那就是温顺。女人常常用华丽的衣服和化妆品装饰自己,却忽略了她只要有德行就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只要你有热情和天赋,你就可以培养一种审美能力,进而欣赏美以及与之相关的道德观念。
纵观全书,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在《爱弥儿》的字里行间体现得淋漓尽致,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在意蕴,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价值。作为一名学前(师范)专业的学生,我将来会走上幼师的岗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湮灭孩子的好奇心。我应该做的是尽力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条件,能够促进孩子自由健康的成长。通过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我会适当地诱导他们不恰当的行为,而不是一味地强迫孩子接受别人独特的处理生活的方式。此外,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孩子呆在大自然中,以反映大自然的自然美,从而锻炼他们的独立性,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并倡导他们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阅读《爱弥儿》的体会(二)《爱弥儿》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是1757年写的第一部小说式的教育巨著,于1762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首次出版,在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引起轰动,影响很大。在这本书中,卢梭反对封建教育制度,并通过教育他设想的教育对象爱弥儿来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基于他的自然人性观。他认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享有这一天赋予的权利。人类进入文明状态后,人与人之间才出现不平等、特权和奴役,从而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以适应自然发展的过程,从而在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里培养新人。
卢梭所谓的自然教育,就是服从永恒的自然规律,让人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他主张运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亲身体验中,通过感官感受获得所需的知识。与自然教育密切相关的是,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与自由、平等与爱的教育,使他们学会谋生的手段,尽快发展控制自由和体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习惯。
全书共分五卷,卢梭提出了按年龄教育不同年龄儿童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如体育、感官教育、智育、德育、爱育。这种分阶段教育的思想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这种分阶段教学,德智体分离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读了卢梭的《爱弥儿》,深深感受到了莎士比亚这句话的含义。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似乎就没有阳光。没有书籍的智慧就像没有翅膀的鸟。所以要想进入教师行业,就要看看卢梭的《爱弥儿》。
卢梭的《爱弥儿》开头的第一句话就让人觉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一切出自造物主之手的都是好的,但到了人的手里,都变坏了。这句话提醒我,生命之初的善良也有它的道理。《爱弥儿》共分五卷。他提出了根据年龄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这些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在第一卷中,卢梭重点讲述了如何对两岁前的婴儿进行体育教育,让孩子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到十二岁的孩子还处于睡眠状态,缺乏思维能力,所以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孩子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12岁到15岁的青少年因为感官感受而有一些体验,所以主要论述他们的智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15岁至20岁的年轻人开始步入社会,所以他主要讨论他们的道德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青年男女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主要讨论女性的教育和青年男女的爱情教育。
我不得不佩服卢梭,因为在《爱弥儿》中,他主要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改革教育的方法和内容,顺应儿童的天性,让儿童身心自由发展。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不能无视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放任孩子任意发展。我们应该把教育作为引导孩子走向社会的桥梁。培养人才的重任不仅落在教育工作者身上,还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我深感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会在无形中影响他的一生,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孟母的“三大运动”成了一个传奇故事。我觉得父母不应该给孩子想要的,而应该给孩子需要的。让孩子适当地承受挫折,因为勇敢面对挫折将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如果处处照顾孩子,他们只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永远不会独立成长。
我立志将来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从埃米尔那里得到很多启发。虽然埃米尔没有多少知识,但他所知道的确实是他自己的,没有一点是半生不熟的。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不然学再多有什么用?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做到因材施教。
其实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自然,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天性去发展呢?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听到的,看到的,经历的,都会在上面留下印记。我们教育他们的方式永远不会在一张白纸上抹去。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谨慎对待与学生的交流。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就被老师严厉批评或者讽刺批评。这个学生以后再也不敢主动回答问题了,性格也变得沉默寡言。因此,教育者的言行将深深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发展。
建设祖国的重任落在孩子们身上,培养学生的重任也落在我们教育工作者身上。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会更加用心的研究学生的教育方法。
抚养教育孩子要遵循自然规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自然的磨炼。比如孩子会一直生病,也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试想,不比任何疾病的孩子会坚强吗?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身体,远离疾病,拒绝一切伤害孩子的事情,不让孩子从事危险的事情和对孩子未来有益的活动。他们的孩子被禁锢在安全健全的环境中,无法进行适当的锻炼和适应,让孩子没有暂时的灾难和危险,却缺乏适应自然的能力。因为孩子成年后走向社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险和困难。所以,如果把孩子培育成温室里的花草,对孩子是有害的,违背了正常的自然规律。虽然父母的本意是好的,但却给孩子造成了有害的后果。
如果母亲是孩子的保姆,父亲就应该承担起老师的责任。父亲不应该因为各种借口而不履行这个责任。因为血缘关系,父子关系本来就亲密。如果父亲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他比其他外人更了解自己的孩子,那么教育就会得心应手。但是,很多父亲以工作忙为借口,拒绝履行这种责任,让别人承担本该履行的工作,从而疏远了父子关系,使孩子对父亲的好感逐渐淡化。一个和父亲不亲近的人,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合作者,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作为父母,要对孩子尽到三个消极的责任,一是生孩子,二是培养孩子成为合群的人,三是培养孩子成为社会合格的公民。
读《爱弥儿》的体会(三)刚开始读《爱弥儿》的时候,总有一种冲动,想把具体教育内容的东西都抽出来。它所宣扬的自然教育是如此符合自然的本性!但是越划越觉得不对劲。当我读完第一卷时,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反驳他对埃米尔的教育。甚至在读下一卷的时候,我发现卢梭一直在干涉埃米尔,而不是引导他。
我对他选择的教育目标也有一些疑问:
他给埃米尔的教育不是针对所有人的,因为穷人不需要任何教育,他所处的环境中的教育是强制性的,所以他无法接受其他教育。他的学生埃米尔一定来自一片气候温和的土地,家境富裕,但他是个孤儿,只服从我,谁也不能把他们分开。我不明白。为什么他要让艾米丽成为孤儿?父爱母爱不是很重要吗?如果他不能有父母,还不如去孤儿院带一个回来教书!哪个有钱人,或者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只听别人的?
他说艾米丽是一个普通人,他想教一个普通的孩子。这样人们就可以比较他教出来的孩子和社会上其他方式教出来的孩子的区别。在我看来,艾米莉的平凡在某种意义上是平凡的。既然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一个新的资产阶级,那么他的教育就必然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这里就不用说了。
他主张教育环境在农村。乡村清新的空气,淳朴的人民,亲近自然,这些都是实施教育的有利条件,的确如此。不过农村也会有一些劣势,比如无知,但这比当时法国城市的污秽和混乱好多了。
这本书的框架大致如下:
第一册重点讲述了如何对两岁前的婴幼儿进行体育教育,让孩子自然发展。这个时候主要是让宝宝得到最合适的照顾和营养。
在第二册中,二岁到十二岁的孩子还处于睡眠状态,缺乏思维能力,所以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孩子进行感官教育,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运动等,规范孩子的衣食住行。这个时候,体育锻炼还是很重要的。这时候纯粹是被动教育。他并不主张埃米尔在这个时期应该接触书籍。即使在这个时候,埃米尔已经十二岁了,还不知道什么是书。
在第三卷中,他认为12至15岁的青少年已经通过感官感受有了一些经验,所以他主要讨论他们的智力教育。这期间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长期关注一件事情的习惯。还有不要提早教各种知识,因为他不提倡培养神童。其中一本是关于生存教育的书《鲁滨逊漂流记》。其间,还要求艾米丽掌握一门技术,这样她才不会失去财富,无法自立,得不到尊重。
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岁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开始步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他们的道德教育。自爱,爱,博爱,同情,诚实,善良,善良,宗教的理解和选择。在这里,虽然他提倡自然宗教,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信教?只要真相在你心里,还不够吗?
在第五卷中,他认为《青年男女》主要是因为自然发展的需要而讨论女性的教育和青年男女的爱情教育。我觉得卢梭自己也没有搞清楚爱情教育的问题。他对埃米尔的说教在我看来很可笑。卢梭自己也不知道是多愁善感还是滥交。反正我觉得他没有资格在教育这方面说教。而女子教育,在他那个时代,也不一定符合时代,简直就是现代歧视女性。
卢梭根据年龄特征分阶段教育的思想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但这种分阶段教育的方法和体育、智育、德育的分离并不适合现代。这也是和一个人的生活背道而驰的,因为教育环境不可能在绝对的真空中进行,埃米尔必然会受到外界各种影响。他不可能同时接触到纯粹的教育。
如果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对国家的绝对理想化想象,那么卢梭的《爱弥儿》则是对教育的绝对理想化想象。
而教育完成后,爱弥儿最终能否坚持卢梭的教育?
卢梭在附录《爱弥儿与苏菲》,或者说《孤独的人》中想表达什么?为了显示自己在埃米尔教育中的作用,被苏菲故意出卖,以此来显示埃米尔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没有任何钱的情况下,运用自己所学技能养活自己的能力?还是在航行中被海盗俘虏并卖为奴隶后的机智和勇气?或者说,不管人们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在面对不可避免的生活悲剧时,埃米尔表现得最好。可惜他没做完阑尾。教育完成后,卢梭应该对他的自然教育的结果最满意。
第二,值得思考的事情
在卢梭的教育思想中,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话题:
1.婴儿有必要处于婴儿期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一个正在被屠杀的孩子?要符合孩子的自然发育,不能绑着动。让它自由移动。
2.如何看待孩子的哭闹?不能让他最后养成哭着命令你做事的习惯。这样很容易从婴儿期就养成孩子的任性。
当宝宝默默地伸手去拿东西的时候,因为无法估计到他和他想要的东西之间的距离,他以为自己可以拿到,他的想法当然是错误的;但是,当他一边哭一边伸手的时候,并不是他在远处弄错了,而是他在命令那个东西到他手里,或者说你应该拿给他。前一种情况,你要一步步带他到他想要的地方;第二种情况,你不但要假装没听见,他越哭你越不理他。他必须养成不点餐的习惯,否则就太晚了。我觉得卢梭在这一点上太残忍了。这么年轻就一定要折磨他吗?就算长大了也能改掉对人发号施令的习惯。
3.给孩子东西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如果你打算给予,你应该快乐地给予。不要等他提什么条件或者求你,但你要明确拒绝,不给予。一旦拒绝,就无法改变,否则他不会放弃。
4.教育的机会。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或许套用孔子的教育更为恰当,不怨不怨。但是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环境。
5.是要尽早解释孩子好奇的事情还是拿一些小事来敷衍?比如一个孩子经常问的问题:孩子从哪里来?这时候你就可以不撒谎不尴尬的回答了。比喻粗糙不要紧,只要道理清楚就行。但是,书中母亲的回答却有隐忧。如果孩子出来了,孩子会问为什么有的人出不来。呵呵,小孩子都喜欢刨根问底。我觉得这样的问题可以先拒绝告诉他,让他知道妈妈先给他写下来,等他能知道的时候再告诉他原因。
6.性别平等。这也是一个大问题。可恨的是,卢梭居然认为男女各司其职,这让我想起了封建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时代。虽然他有很好的理由说这是男女在生理基础上的差异造成的,但是他不能认为女人就这么不如男人!在女子教育上,我一直觉得卢梭是个小人。好在现代教育男女平等,我就不赘述了。
我慎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