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选择札记(1)

本书主要解答13育儿困惑。其实也表达了作者的科学育儿观,书中很多观点都是相当赞同的。

1,关于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来源于对母亲的信任,母亲(主要照顾者)积极稳定的回应有利于宝宝建立安全的依恋。

拥抱以及拥抱带来的安慰和情感支持是宝宝和妈妈建立依恋的基础。

宝宝安全感的建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宝宝要及时适当的满足需求。宝宝要通过自己快速、稳定、重复的行为来认识自己和妈妈的关系,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进而建立对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解决“粘人”的办法是主动陪伴。只有宝宝认为我们是可以信任的,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总会在,我们离开了,他们才会安心,更愿意去探索世界,接受挑战。

用积极的情绪影响宝宝的情绪表达。宝宝越小,妈妈越应该有耐心,多表达积极的情绪,支持和爱,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减少不必要的哭闹,有利于宝宝以后对情绪的认知、表达和调节。

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探索环境,被理解的宝宝才能逐渐建立安全感。

2.早教有必要吗?什么是好的早教?

看完这一章,我对早教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实早期教育就是为婴幼儿提供各种条件,促进其健康发展,包括生理、认知和社会化、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什么早期教育如此重要?因为大脑在婴儿期发育迅速,解决了可塑性。

早教不是越早越好。孩子的学习期比较长,家长要多注意给孩子爱和稳定的环境。

研究发现,很多优秀快乐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早期教育的目标是均衡发展。父母和家庭是早期教育的主力军,关爱是宝宝良好发展的基础;婴儿各种感官的均衡发展,可以为他们探索世界发展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婴儿玩具不贵,更重要的是父母如何引导他们认识世界。

3.敏感期真的无处不在吗?

敏感期的源头是关键期,但又不同于关键期。敏感期没有严格的边界定义,所以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不能因为敏感期的应用而“草木皆兵”。

大脑的发育既敏感又有可塑性。要打破敏感期的束缚,了解宝宝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因势利导。同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大脑的发育非常重要。

4.电视节目是早教还是伤害?

婴幼儿的思维是“直觉动作思维”,他们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看电视节目与成人不同。皮亚杰把0-2岁的思维发展称为“感觉运动时期”。近两年来,婴儿主要在感性动作中进行具体的、直接的思维。这时候看电视,他们看到的是快速闪过的画面,却编不出一个有意义的故事;我无法理解屏幕上发生的事情和现实世界的关系;而且过早看电视容易引起注意力障碍。

2岁以下的婴儿需要与父母和其他照顾者进行真正的互动。建议谨慎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控制时间,选择合适的节目,将节目与阅读、生活联系起来,提供更多的屏下活动机会。

现实中,由于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更早或更多地接触到这一块,这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这是事实。家长是否有时间或者是否应该高质量的陪宝宝读书、玩耍或者探索;如果老人有更多的陪伴,你也可以带他们接触大自然。

5.规则会破坏孩子自己的天性吗?

读到这一章,是目前这本书里最有感触、最有收获的一节。目前,爱与自由的教育学校非常受欢迎。是不是崇尚爱和自由是没有边界和约束的?其实并不是。

对于0-3岁的婴儿来说,规则意味着建立规律的生活和习惯。规则让孩子知道安全的边界,让孩子学习社会规则,让孩子建立学习习惯。在建立规则的过程中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规则,不会压制天性。鼓励孩子的思想自由,在过程中制定具体的规则,靠孩子的理解和接受来解决问题。

关于规则的执行,很多家长都赞同“温和而坚持”的做法。但这不是表面的温柔和刻板的执行。作者对温柔的理解,并不是说语气和表面的温柔,而是从孩子的感受中,用爱和理解赢得孩子的配合。所谓坚持,不是放弃每一寸土地,而是守住底线,不越界,在底线内灵活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