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一个人时的思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给他自由和爱,他可以向内和向外探索。
但是作为父母,我们总是不自觉的去干涉孩子,看到孩子慢热焦虑,或者比较,让孩子更加焦虑。
儿子一岁的时候还没有牙齿,但是周围其他孩子六七个月的时候就开始长牙齿了,所以孩子要长牙齿的时候他们会很紧张。
我妈当时还问了个偏方,用米粒切牙龈。
但是担心也没用,我们只能让孩子的牙齿慢慢长出来。后来过了十三个多月,宝宝才长出第一颗牙,我们终于不用担心了。
出牙这件事我们无能为力,也能清晰地感知到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但对于其他行为上的事情,我们可能想“帮助”孩子。
孩子两三岁的时候,性格比较内向,我们想送去早教机构。现在回想起来,送孩子去早教机构对孩子现在的发展有多大作用?孩子真的因为去了早教机构而活泼开朗吗?
用同样的训练方式对待不同的孩子真的好吗?会不会扼杀孩子的独特性?
从胚胎开始,每个孩子都注定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发展速度和无限可能。如果总是用一种流行的标准来测试孩子,难免会焦虑。
一句话:“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但是如果你吃了盐,你就能感觉到,但是如果别人不吃,他们就感觉不到。
别人的经验提炼为知识,我们只是看到知识其实是很难感同身受的。
孩子一碰到刀,家长马上制止,小心翼翼地切。说多了,孩子知道刀很危险,不会去想怎么用。
其实刀除了危险,还可以切东西。
两个孩子同时被一根绳子缠住,用刀的孩子会用刀割断绳子;另一个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能因为看到了物品的危险性,就忘了让孩子体验真正有用的部分。
一个小孩在做手工,胶水不够。他突然想到大米可以用来做胶水。其实不是孩子有多聪明,而是他在感受大米的粘性。如果,只是教一个知识,让孩子记住,孩子就会在具体的场景中记住。
我们学了多少知识,却渐渐忘记了。而从经验中得来的知识,才会真正被用到。
让孩子多去体验,而不是用你的知识和经验去框定孩子,让孩子只在你认为正确的框架内去体验,那么他所经历的就不真实,会减少很多可能性。
贝蒂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
干旱季节,小树卷叶,园丁A抛过表象看本质,及时浇水;园丁b视而不见,小树熬到下雨;园丁C控制欲很强,不厌其烦地把叶子一片一片折断。结果,小树失去了太多的水分,死于干旱。
我们不可能了解每个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但也不能因为孩子的行为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就认为他错了,淘气了。
书上说:面对孩子,父母只需要保持一份敬畏之心。如果他们不懂爱,至少不要切断孩子的自救之路。
保持敬畏真的很难。
当我想到自己读了几本书,就会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很先进,也会思考自己的孩子应该怎么样。
书中的思路不断更新,今天看起来不错的方式,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不适合了;即使书上说的好,也不一定适合孩子在自己家里。
不要指望改变你的孩子。你的想法不一定对,即使对,也不一定适合孩子的发展。
其实你一想到要改变孩子,就会觉得孩子不够好。你认为不够好的,可能是你的观点。也许孩子的不良行为只是成为自己的一种方式。
育儿真的是一门艺术,父母永远不可能真正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