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兴趣班?

我也从你的博客中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我忍不住给你写了一封关于孩子兴趣培养的信。我家孩子4岁5个月。也可能是从小兴趣班太多(1岁开始早教,3岁开始各种兴趣班,舞蹈、美术、创意、声乐、钢琴、轮滑),导致对所有兴趣班都缺乏热情甚至反感。比如钢琴课(4岁3个月开始),一开课就开始找各种理由。有时痒,有时太热——我受到诱惑和威胁,有时我受到惩罚。这一切都没用。最后连教室都不让进。现在停了,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我觉得音乐一定要坚持。甚至为了打基础,在网上买了《天天宝贝学音乐》全套CD,还报名了声乐课和架子鼓课,培养她的乐感和节奏感。这些都是为她学钢琴或者小提琴做准备!至今她还说不喜欢钢琴,我也没给她上过正式的钢琴课。我真的很担心这个。我不知道如何开始。现在一些兴趣班已经逐渐减少了,比如美术,创意。我最想留给她的是钢琴。如果她真的不想学钢琴,你觉得拉小提琴怎么样?我该怎么培养她的兴趣?快四岁半了,有点着急!期待收到你的来信!谢谢你。我对这封信中描述的状态并不陌生。生活中类似的情况不少。据我观察,这样的孩子往往出现在经济条件好,父母又是知识分子的家庭。这些家长非常重视教育,愿意为孩子的教育投资。但是,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之后,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为什么?简单来说,这种情况是父母过度功利和焦虑造成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渴望达到目标,而不是努力享受过程。在路上,我只盯着、憧憬着前方的目的地,忽略了漫长的旅途。更重要的其实是过程,是感受和欣赏两边的风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需要的不是各种兴趣班,而是父母的陪伴、互动、轻松的玩耍和愉悦的心情。兴趣是在日常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在一堂完整的培训班里培养出来的。如果报的培训班目的性很强,当孩子通过学习或理解某个目标来进行评估、测试和展示时,孩子感受到的不再是乐趣,而是更多的压力。孩子后来在兴趣班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对这种压力本能的反弹和反抗。孩子的成长需要留白。一幅画,如果整张纸都是满的,那绝对是一幅失败的画。好的艺术作品在构图上讲究留白。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一个孩子,无论大小,都需要她在安全范围内的独立空间和时间。让孩子一个人呆着,自言自语,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全神贯注地观察一些东西,这些都是宝贵的时间。如果孩子的时间排满了,孩子既没有时间去回忆和反刍她接收到的信息,也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他们哪里有闲情逸致去自由选择,投入到自己的喜好中去?如果一切都是母亲安排的,孩子就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还得时不时地接受父母的考验。孩子反感不是很正常吗?我的一个好朋友说,孩子的兴趣应该在自然的日常生活中培养,我也有同感。做母亲,首先要让孩子充分感受和热爱生活。日常生活中身心愉悦,得到父母欣赏和肯定的孩子,才能有热情对更多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如果一个孩子在各种早教培训中忙得不可开交,就像一棵扎根在贫瘠土地上的幼苗,面对着超出其吸收能力的高肥灌溉。农民为了让它长得更高更壮,拼命施高浓度肥料,结果幼苗被高肥料烧死。所以有经验的农民不仅会在耕作前培土,施肥时也会注意肥料的浓度,避免烧苗。我们不妨悄悄问自己,你是什么样的农民?在我看来,这位妈妈此时要做的,既不是买光盘,也不是报班,而是重新梳理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不是可以少一些目的性,先放松一下,和孩子一起享受更多轻松快乐的亲子时光?少一点功利,少一点急于求成,少一点竞争,少一点表演,少一点课间奔波,少一点问孩子,你喜欢这样吗?会吗?你能做到吗?当家长给孩子设置了一个“喜欢=学习,兴趣=努力掌握,兴趣班=被迫害被惩罚”的体验通道时,就是孩子感到压力,摇头说什么都不喜欢的时候。只有当孩子把爱等同于真诚愉悦和内心满足的体验时,你才很难要求她不喜欢。为什么不试着放松一下你的生活呢?比如音乐熏陶,不仅仅是在老师的培训班上进行。你让孩子坐在地上玩她喜欢的玩具,不打扰她,旁边放一些舒缓的背景音乐;到了晚饭时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放一些轻音乐,放一些儿歌,随着音乐拍手,抬胳膊,踢腿,都受到了音乐的影响。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坚决支持早教。但同时我也反对功利心的早教,恨不得达到目的。我提倡的是将学习融入生活的自然潜移默化的早教。在这个早教过程中,母亲的主动投入被用来驱动和影响儿子,吸引他主动参与学习,享受这种愉快的亲子互动过程。那种让孩子听从大人的安排和指挥,家长以陪护者、旁观者、检查者的身份出现,把教育委托给商人的营利性组织,给孩子带来肤浅的体验和快感的早教。如果再加上回国后父母和爷爷奶奶的考验,最后的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孩子是愿意主动参与还是不得不被动接受?这给孩子带来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个最关键的环节。写到这里,我想到了爬山。目前,一些著名景点为了让游客尽快方便地到达顶峰,修建了缆车通道。游客可以很容易地意识到“一旦爬到山顶,你会看到,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矮小。”在缆车上花一点钱。现在教育上有很多类似的“缆车班”,告诉家长只要坐他们的快速缆车,很快就能把孩子送上巅峰。想象一下,孩子们早早地站在山顶俯瞰群山,家长们乐得掏钱买票。但是很可惜,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跟旅游和登山不一样,要一步一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