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把中华文明叫做华夏文明?

中华文明,又称华夏文明。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有三个直接源头,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大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灿烂成果。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的农业文明过渡和发展。长江流域的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黄河流域早期的农业主要是种植谷子,长江流域的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区和北方草原的游牧文明区之间有一个过渡带。这个地带也是历史时期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主要是汉族)相互竞争的主要地区,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也在这个地区进行了直接的交流和融合。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关于中国人及其文化的起源,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论,即外来论与本土论、一元论与多元论。过去由于当时政治背景和流行理论的限制,科学发现并不充分,很难有令人信服的认识。比如各种关于中华文明西方起源的理论,都有明显的虚构、编撰、假设的成分。而且,从18世纪开始,法国人约瑟夫?德?从古泥(甚至更早的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安特生,西方国家所做的一切论证都是基于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立场(包括古埃及文明中心论和西亚古文明中心论)。考古学发展到今天,有些研究难免有失偏颇和浅薄。

目前,中国古人类学的资料相当丰富和系统,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尤其是万年以来)的考古发现在中国“遍地开花”。这些系统而丰富的发现,有着明确的文化性质和内涵,很容易相互印证。它们被用来验证我国文献中所描述的古代神话传说,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多元特征,以及新石器时代以来由多元向融合发展的特点。

按照传统的历史观,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中下游,然后向边疆各地扩散,于是就有了边疆民族。司马迁整合春秋战国,在史记?《五帝年谱》记载:因* * *工、环斗、三苗、枪有罪,“所以舜归帝,请* * *工于幽墓,以成北帝;放下崇山变成蛮子;移三苗三危以变西戎;以游于羽山,以改东。”这种历史观影响很大。直到近代,仍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历史学家过去总是以“礼未求诸种域”的观点来推测区域文化发展变化的关系,把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心。这就是本土起源论中的一元论。一元论的论点被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现推翻。中华文明并没有从黄河中下游的单一源头向四面八方扩散,而是在多个地区不平衡发展,相互渗透,反复汇聚和辐射,最终形成中华文明。

(2)

1.黄河中下游两个对立的文化区。

黄河中游以中原为中心,北至河套、长城,南至鄂西北,东至河南东部,西至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交界地区。在南头庄文化之下,还有磁山(公元前6100-6100)——裴李岗文化(公元前6200-5500)、大地湾文化(公元前5900-5300)、仰韶文化(半坡型、庙底沟型等。

与这一地区相对应的是和黄帝两个部落群,从中可以追溯到和华夏的起源,大致可以确认夏文化(陕南、豫西、豫中)、先商文化(豫北、冀南)、先周文化(关中)是跟随中原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的。炎黄集团的渊源比较近。无论从文化还是地理因素分析,这两个群体都是血缘群体,具有相同的起源和文化特征。炎黄同生——有巴部落,后世成为不同宗族、不同姓氏的部落。在黄帝群的发展中,陕北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地区。根据传说,黄帝死后被葬在乔杉。黄帝并不是某个特定历史人物的私人名字,其墓地的位置显示了陕北在黄帝集团发展中的重要性。黄帝群另一个最重要的活动区是燕山地区。该群从陕北迁移到燕山地区的证据已被考古所证实。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从渭水下游渡过黄河,沿汾河、桑干河北上,在桑干河、汾河的发源地河北张家口与红山文化汇合。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催生了文明的曙光。

“普通话?于今说黄帝有25个儿子,因生母不同而姓12(其实是11)。这个11的姓氏显然不一定来自同一个源头,而是不断融合的结果。所以黄帝的传说谱系有不同的称谓,如“轩辕氏”和“幽熊氏”,说明这些后来加入的群体虽然也有自己的图腾,但都把黄帝当作了始祖神和神。“黄帝”不仅是该集团崇拜的天帝,也是该集团首席享有的称号。

颜地,又名赤帝,是颜地部落所崇拜的天帝,也是该部落首领的称号。相传,在***530年,继承炎帝姓氏的共有八人,最后一人是王禹。颜地群的源区应为陕西渭河上游和秦岭以南汉江上游源区。之后继续迁徙。炎帝的后代包括朱霞、姜戎和边强。后来,它发展成三个分支:共工,四月和边强。* * *工人分为两部分,即* * *工人和坤(慢读),表明集团有进一步分化。* * *工人在豫东、冀南发展起来。许特别指出是在辉县,而且范围明显太小。枪兴盛于崇山(今嵩山),发展于豫陕交界地区。因此,枪被认为是黄帝集团的一个分支。四岳,或写西岳,又叫太岳。其后裔有沈、鲁、齐、徐等国。沈现在河南南阳;陆渊在陕西,后来迁到南阳。齐在山东;许即现在的河南许昌;是陈(今河南淮阳)的都城。关于四山之一是炎帝的主流。而边强则更为复杂,一直处于西北农牧交错带。传说* * *工和枪治水失败后死亡,枪变成了黄熊或黄龙;* * *变成了红熊。这和黄帝集团的百兽图腾有相通之处。由此可见,炎黄两大族群所在的地区,不仅新石器文化系列相同,而且文化特征也颇为相似,区别只是地方类型和文化中心的不同。神话传说中的同性,进一步说明两个部落群体的文化渊源是相同的。

今天的黄河下游,以泰山为中心,南至淮,东至海,北至无棣,其实就是先秦时期的节水海岱地区。其文化渊源和传承清晰,发展脉络完整。后李文华(公元前6300-5600年)< 24 >,青莲岗?北新文化(公元前5600-4300年)、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2500年)、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2000年)、岳石文化(公元前1900-1500年)是相继的文化。海岱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对应着太昊、少昊等神话部落群,其中一部分与炎黄群融合,成为夏人和商人的来源之一,而大部分是夏商周时期东夷的先民。总体来看,海岱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应该是三朝东夷文化。

太昊,位于北方,早于,是东方的皇帝,是冯的祖先。少昊的分布与太昊重叠,略偏南,以鸟为图腾。《左传》召公十五年,以鸟为姓的部落或氏族有15个。相传的后裔有后羿、陶、蚩尤、夷,现在的莒县是其核心地区。

2.长江中下游东西两个文化区。

随着长江中下游考古发现的增多,我们对该地区的考古文化特征和构造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长江中游,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南有洞庭湖,西有三峡、川东(今豫东),北有豫南、黄河中游的考古文化,是一个自成体系的考古文化区。关于新石器时代以来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地区)考古文化的谱系关系,由于湖北和湖南、四川和重庆考古学家的工作,也由于1995以来三峡库区的抢救性发掘,我们有了新的认识。比如青年学者孟华平写的《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的结构》一书,对长江中游的考古文化做了很好的总结,也落实了我的一些独到见解:时代越晚,考古文化的分布越广,其文化内涵就越包容。他说:“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主要表现在二元取向的谱系结构上...即以两湖平原西南侧为中心的南方系统和以汉水东侧为中心的北方系统。南系分为两个分支,南分支由鹏头文化、皂市下层文化和唐家岗文化组成,北分支由城北西文化和大西文化组成。他们的绝对年龄大约是8500-5100年前。北系考古文化由卞畈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组成,其绝对年代约在6900-4200年前。在发展的构成上,南北体系的考古文化有不同程度的交流和影响。大约在5100年前,这种二元取向的谱系结构被打破,即北方体系的游子岭文化逐渐向西南扩张,在屈家岭文化时期基本取代了南方体系,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繁荣。尽管如此,南方体系中的文化发掘仍然部分保存下来,成为北方体系中不同的地方类型。石家河文化之后,来自中原的考古文化逐渐向长江中游渗透,形成后石家河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江中游传统文化的谱系结构,向中华民族多元融合的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

传说这一带有三苗群。据《国语?在楚玉和高手下,三苗是九黎的后裔。九里的分布在文献中是未知的。战国之初,吴起就指出了他的设想:“从前左有之波,右有洞庭之水,南有文山,北有衡山”(战国策?魏策)。史记?《五帝年谱》记载:“江淮荆州三苗数乱。许和钱穆都考证过,说鄱阳湖和洞庭湖是该地区。于首先从考古学的角度将三苗与长江中游史前文化联系起来,认为长江中游“以屈家岭文化为中心的原始文化”属于三苗文化遗存。在鼎盛时期,屈家岭文化“向北影响丹江、汉水中游,到达伏牛山脚下,使那里的原始文化由原始因素变为屈家岭因素。”洞庭湖和鄱阳湖之间的江西修水地区的南型,由于序列不清,不知始于何时,但到了屈家岭晚期,长江中游的原始文化因素已经到达那里,并与岭南的石霞文化相结合。前3000年中期以后,这种文化体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文化面貌发生了迅速的变化。可能进入铜石并用时期,与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阶段各种文化接触较多。这种考古文化的发展与三庙群的范围和影响大致一致。从长江中游史前文化谱系分析,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具有明显的北方因素,因此有学者将其视为“北方系考古文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们的起源与“鼎文化”面向海洋的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例如,石家河文化中的陶器规则受到太乙地区文化传统的影响。石家河文化的玉器也有明显的大汶口-龙山文化风格(如玉峰)。

综上所述,在长江中游地区,屈家岭文化时期大体统一,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进入了石家河文化时期,整个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石家河文化”与石家河文化之间出现了文化断裂,这似乎可以解释尧舜禹时期“三苗”对中原的征服。

此外,有学者指出,黄帝群的一支在更早的时期发展到长江中游的宜昌地区,与西陵峡地区的土著通婚,产生了“昌邑族”,这从考古上得到了证明,即“仰韶文化南下对大溪文化中心的影响,可能有黄帝、雷祖传说的历史背景”。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和庙底沟文化)的影响因素,在长江以北地区的大溪文化和油子岭文化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并且自北向南逐渐减弱,但在长江以南地区已基本消失。

长江下游,以太湖平原为中心,南部以杭州湾地区为中心,北部以宁镇地区为中心(包括苏皖交界地区),是一个新石器时代有自己起源和完整考古文化序列的文化植物群。从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3400年)到马家文化(公元前5000-4000年),有崧泽文化(公元前4000-3200年),良渚文化(公元前3200-2200年)。

这一地区分为三个截然不同的中心,即杭州湾宁绍地区、环太湖地区和苏杭地区,以及以南京为中心的苏皖交界地区。其文化特色各具特色,如稻作农业和旱隔膜建筑。特别是良渚文化中成套的礼器玉器、高耸的土楼(“金字塔”)和规划良好的聚落,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表明其开始进入等级社会。令人惊讶的是,良渚文化的发展突然停止了。新石器文化和后来的青铜文化没有直接联系。

良渚文化明显影响南北。鲁南-苏北地区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包含了许多良渚文化的因素。反过来,良渚文化也受到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影响,两种文化的陶器和石器经常互相借鉴。近年来,关于良渚玉符和大汶口文化符的讨论显示了两大文化区系之间的密切联系。最近江苏新沂华亭遗址的发掘,就是两个族群文化碰撞的最好证明。在这个属于大汶口文化的遗址里,出土的玉器基本上是良渚文化的风格。严文明认为这是两种文化“冲击”和“碰撞”的结果。

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对良渚文化的重要性有充分的估计,要么说已经到了“土司氏族制”阶段,要么说是处于“古代军事民主”时期。我们清楚地知道,良渚文化的很多因素都被夏商周吸收了,比如礼玉制度,鼎的使用,甚至商周时期的“饕餮纹”都直接来源于良渚玉器上的纹饰。但纵观三代,长江下游的文化和文明发展呈现出中断和倒退的特点,直到春秋中后期,吴越文明才重新开始。或许,正因如此,在先秦文献和汉晋以来流传的神话传说中,并不存在古代客观存在于这一地区的部落和部落群。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对它的认识一直是空白。如孟的“三体论”和许的“三群论”,都把长江下游作为一个没有人的空白地带。

3.廖燕文化区和黄河上游文化区

文化区相当于北方文化区,苏形容为“集中燕山南北和长城”。包括辽东、辽西、燕山南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80年代以来,辽西地区有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突出了辽西作为文明起源中心的地位。尤其是围绕“坛-庙-墓”和“古文化-古城-古国”的讨论,把牛河梁、红山嘴的重大发现上升到了认识文明起源的层面,进而看到了中华文明的北源。不久,发现了更早的察海文化和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位于辽宁阜新,兴隆洼遗址位于内蒙古敖汉旗。两种文化的最早时代都超过了最初的6000年。茶海出土了包括工具、装饰品在内的十几件真玉制品,还发现了最早的龙像,被誉为“中华第一村”。兴隆洼遗址是中国北方已知最早的环壕聚落遗址。已发掘房屋120余间,中心面积140平方米。可见当时的社会结构是相当系统和发达的。兴隆洼文化的发现,揭开了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新篇章。茶海文化和兴隆洼文化玉器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玉器作品。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是赵家沟文化(距今7200-6800年)。其次是红山文化(距今6000-5500年)和府河文化(距今约5200年)。前面提到的牛河梁和红山嘴都是红山文化,重要性不言而喻。

辽东和鲁大地区为新乐文化(距今7300-6800年)和小珠山文化(距今6500-4500年)。以小珠山为代表的辽东半岛新石器文化明显受到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影响。山东长岛大汶口文化遗址的系统发掘,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密切的文化联系。新乐文化基本上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体系,与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彩陶的广泛使用和“之”字。

从上面可以看出,这个地区的考古文化体系比较完整,自成体系。文化特征也各有特色,如常见的细石器、发达的石建筑和陶塑、自成一体的玉器等等。这些内涵都说明这是一个独立的古文化区。

黄河上游是指龙山以西的干青地区,分布着马家文化(距今5200-4000年)和齐家文化(距今约4000年)。这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也就是所谓的“龙山时代”时期。新石器时代中期,一般认为这是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再往上,由于材料有限,无法追溯。

黄河上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直到青铜时代早期都是旱地农业文化。但狩猎和畜牧业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传承和发展的是游牧文化。人们通常不会把甘肃和青海划分为一个独立的植物区系,除了物质之外,也不会同时考虑生计类型的文化元素。这一带的昆仑神话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4.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鄱阳湖-华南文化区

华南地区,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和江西省,大部分是山地和丘陵。因为地处东南沿海,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雨量充沛。一万年以来,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文化可分为早期和晚期。

早期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遗址多分布在洞穴、贝壳或梯田中。石器制作和研磨,骨角和蚌类发达,陶器粗糙。采集、渔猎经济仍占主导地位。重要遗址如江西仙人洞、广西豹子头、广东西樵山遗址,距今都在8000年以上。仙女洞文化,距今约1万年。新石器时代中期,只有台湾省的大盆坑文化,距今约6400年。

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发达,在江西秀水山和广东石霞文化中都发现了稻作遗存。陶器也更加精美,后来出现了硬陶。石霞文化距今5000-4000年,陕北文化距今4800年。福建有炭石山文化(距今4000-3500年),台湾省有凤头鼻文化(距今4500-3500年),元山文化(距今4000-3500年),培南文化(距今3000-2000年)。台湾海峡两岸是一个考古文化体系。这些分布在江西、广东、广西和闽台的考古文化,既有地域差异,又有大量的* * *。如石霞文化与长江中游考古文化有互动关系,石霞文化玉器受良渚文化影响(如良渚式玉琮)。

在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以一段石矛和一把双肩石斧为代表的几何纹陶和文物,曾被命名为“几何纹陶文化”,其实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问题,“几何纹陶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在商周时期盛极一时。

由于云贵高原已知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还很少,了解还很有限。于认为,四川盆地的青铜文化一部分来自云贵高原文化(另一部分来自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基本不为人知,晚期以云南柏杨村文化为代表(距今约4200年)。洱海和滇池的这些遗存,说明这是稻作文化。5300-4000年前在西藏昌都发现了卡若文化。除旧石器之外,还有地面石器和陶器存在,是以粟为主要经济的农业文化。

据古史记载,这是古代的蛮荒之地。百越民族制度源于岭南和东南沿海的古文化。

5.北方游牧和渔猎文化区

在考古文化的划分上,兴隆洼-红山文化通常被划为北方新石器文化区,而黄河上游被划为西方文化区。从领域和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划分是有根据的。考虑到经济和文化类型的因素,我们将上述两个地区分为廖燕文化区和干青文化区。包括河套和长城沿线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游牧民族的阶段,农业和畜牧业交替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的边缘。

以细石器为代表的考古遗存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蒙古高原、阿拉善平原和塔里木盆地东缘,但从未开发出陶器和磨制石器。当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农业已经相当发达的时候,仍然是以采集狩猎为主的经济形态。关于中国细石器文化的分布和特点,贾兰坡先生已经做了精彩的分析,无需赘述。至少在一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末期,中国北方就出现了典型的细石器。中石器时代遗址,如山东沂源凤凰岭、河南许昌荆灵、陕西沙源、内蒙古扎赉诺尔等。,发展了细石器的传统。随着农业的发展,黄河流域的细石器消失了,只保留在红山文化和长城沿线。在北方和西部草原地区,细石器一般在使用金属后继续存在,说明细石器长期盛行于游牧地区和渔猎地区,与华北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蒙古草原和新疆,由于细石器的遗迹大多暴露在沙丘下,因此确定年代相当困难。本文以黑龙江为例,介绍了中国东北地区的考古文化。根据《黑龙江省古代民族史纲要》的概述,这里的新石器文化可分为西部的桐柏罗浩文化、中部的昂昂溪文化和东部的刘凯文化。其中,新刘凯文化距今6000年,是典型的以渔猎为主的文化。有磨制石器、篦陶和精细石器。昂昂溪文化的农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而桐柏鲁浩文化是以狩猎为主的遗存。

至于这些更偏远地区(相对于中原地区)的文化,如果不依靠考古发现,我们根本没有任何系统的了解。在古代的传说体系中,也是很难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