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秀教案
幼儿园优秀教案1活动目标:
1,学习散文诗中的对话,感知诗歌中优美的句式,进行简单的创作。
2、体验散文诗中小主人对母亲的关心,了解母亲与娃娃之间的依偎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小叶子》,《大树妈妈》课件,3棵大树。
2、小鸟,松鼠,小星星,一只手,小动物指一只手。
活动流程:
先听“小叶子”的音乐,进入会场。
1.导语:唉,秋天来了,很多叶子娃娃都离开了树妈妈。她感到非常孤独。那你觉得谁会是树妈妈的玩偶,陪伴她呢?
2.孩子们畅所欲言。
第二,学习散文诗,了解散文诗的内容。
1,看图1
(1)问题:树妈妈的娃娃会是谁?小鸟会对树妈妈说什么?
(2)孩子畅所欲言。
(3)播放课件。老师:听听这只鸟说了什么。
(4)儿童向鸟类学习。
2、看图2
问题:还有谁会是树妈妈的娃娃?小松鼠)那谁跟小松鼠学呢?
3、看图3
问题:哎,谁又要做大叔妈妈的娃娃了?小星会怎么说?
4、完整的散文诗欣赏
(1)老师背诵。老师:老师还把他们说的编成了散文诗。让我们一起来听吧!
(2)欣赏完记录的散文后,问:你觉得这首散文诗美吗?你想表演吗?
第三,儿童表演和巩固散文诗的内容。
1,孩子可以自由选择角色。
老师:让孩子们轻轻地把他们喜欢的动物邀请到自己身边,并告诉旁边的好朋友他们拿着的是什么。
2.练习不同角色的对话。
3、小朋友表演,送小动物上树。
第四,感受散文诗表达的内心感受,产生爱母树的感情。
1,小朋友讨论:为什么小鸟、松鼠、小星星都来做妈妈树的娃娃,愿意陪她?
2.问题:你喜欢大叔妈妈吗?你愿意为大叔妈妈做什么?
第五,创作。
1,小组讨论
老师:秋天有许多小动物。他们也想成为树妈妈的玩偶。请小朋友带一只小动物和树妈妈说话。
2、儿童创意展示
第六,萌发师生情感。
老师:现在大树妈妈有很多洋娃娃,她很开心。我的老师和妈妈也想要娃娃。你们谁想做我的娃娃,让我的老师和妈妈带你们一起玩。
优秀幼儿园教案第二部分活动名称:
熊猫保龄球(小班)
活动目标:
学会和同伴一起滚大球,锻炼手臂肌肉力量,发展投掷能力。
活动准备:
第一,活动前,小朋友已经学会了大球的童谣。
二、若干大球(儿童人数的一半)
第三,相关的音乐磁带。
活动流程:
首先,孩子们站在教室周围。老师解释了游戏的名字,并告诉孩子们:“熊猫妈妈给小熊猫买了一个新球,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和他们的好朋友一起滚来滚去。”
二、教室和一个孩子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滚球的要领:两人分别面对面站立,滚球时双手向前推球,然后双手分别接球。
三、小朋友用“找朋友”的音乐唱歌找好朋友。
四、两个人一起到场边拿个大球,找个空旷的地方边玩游戏边读儿歌。儿歌是:“大球,圆,推,滚。”你滚给我,我滚给你,大家真的很开心。“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及时调整彼此之间的距离。
五、请玩好两个孩子来表演。孩子们再次玩游戏,体验一起玩游戏的快乐。
优秀幼儿园教案第三部分活动目标:
1.尽量用团圆、搓等技巧来表现苹果的主要特征。
2.学会使用简单的辅材,给瓦工做手术。
3.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一个真正的苹果。
2.砖石板,污泥和火柴棒。
活动流程:
(一)教师以猜谜活动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讲谜语,引导孩子猜谜语。
老师:红红的脸,圆圆的,一个吻,清脆悦耳。
2.孩子充分发言后,孩子可以自由猜谜语,说出高答案。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苹果的造型方法。
1.展示苹果,引导孩子观察。
老师:苹果是什么形状的?那是什么颜色?
2.孩子们讨论如何制作苹果。
老师的巡回指导也可以帮助个别操作困难的孩子一起完成制作。
(3)集体欣赏儿童作品。
请把苹果送到“水果店”。
老师:你喜欢哪个苹果?为什么?
活动扩展:
区域活动:传递本次活动的经验,做出其他共同的果实。
游戏活动:角色游戏中可以设置“水果加工厂”,增加制作水果的剧情。
幼儿园优秀教案4 I .设计意图
在班级环境布置中,我带了几片芦苇来装饰墙面。没想到孩子们对城里少见的芦苇很感兴趣,我也问了很多问题。我对孩子们的这一点真的很感兴趣,就及时把我最喜欢的植物——芦苇引入课堂,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孩子对植物的认识和浓厚兴趣。2.对reed及其主要特性有初步的了解。3.通过音乐和艺术活动培养孩子对艺术的感知和表达。
三、活动准备
芦苇、手偶(熊、兔)、图片、音乐、羽毛、胶棒、半成品图片、剪刀等。
四、活动过程
(1)语言
1.小动物介绍的句型老师(因为...所以):小朋友,我们班又多了一株植物。这是什么?杨:芦苇,老师:你喜欢吗?杨:是的。我们班有两个小客人,他们也很喜欢芦苇。让我们听听他们为什么喜欢芦苇。熊说:“因为它毛茸茸的,所以我喜欢芦苇。”兔子说:“因为它像扇子,所以我喜欢芦苇。”老师说:“我喜欢芦苇,因为我很少看到它们。”
2.老师问:熊说了什么?兔子说了什么?孩子回答(因为...所以)。通过复述小动物的单词,孩子可以完全学会使用单词,因为。3.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和思考。喜欢小动物,用这句话是因为...所以互相告诉对方为什么喜欢芦苇。
(2)常识
1.通过图片帮助孩子了解芦苇的形状和主要特征:芦苇分为根、芦苇叶、花序和种子。根茎生命力很强,可以长时间埋在地下。一旦条件适宜,1米以上甚至1米以上的根茎都可以发育成新的分枝。也可以通过种子繁殖,种子可以随风传播。2.老师分解整个簧片(用簧片的三段卡),引导孩子操作,巩固对簧片的认识。
第三,音乐
通过音乐和道具(羽毛),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芦苇的特性(音乐羽毛代表种子四处飘散,音乐停止羽毛,种子生根发芽),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第四,艺术
(配有音乐:抽油机)
1.看老师。这里有一张图。上面有什么?(井架、磕头机、油井房等。)它还缺少什么?老师给这里的孩子准备了很多资料。请选择你喜欢的,让画更漂亮!
2、儿童小组动手操作。
3.所有的孩子都展示他们的作品。
动词 (verb的缩写)延长
孩子们喜欢的芦苇好漂亮,我也很喜欢,但我也喜欢一种植物,就是松树。你呢?除了芦苇,你还喜欢其他植物吗?请在家里找找,并告诉老师。
优秀幼儿园教案第五部分活动目标
鼓励孩子大胆猜、说、动。
大胆参与小手小脚的讨论,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养成求异思维。
我愿意和同伴一起思考表演,激发他们一起表演的兴趣。
活动过程
首先,引出主题
1.用音乐引导孩子玩“手指游戏”。
刚才我们一起玩游戏,用的是身体的哪个部位?
二、游戏:认识小手
1.老师:我们有什么?有几根手指?让我们数一数。
2.你认识他们吗?
指南:
(1)我们一起拉钩吧。钩子的手指是什么?
(2)看我们的黑板在哪里。你在用那个手指。它叫什么名字?用你的食指指给我看,风琴在哪里,电灯在哪里...
这些婴儿真聪明。看我用的是哪个手指。
(4)让我们拿出小手,看看谁最高。旁边有几个手指?所以叫中指,在中间。
(5)还有一个手指。可惜没人踩。它没有名字,所以叫无名指。
3.展示手办图片,图片和人物结合。(说话并展示文字)
三、游戏“魔术”
老师指导小朋友用小手变魔术——小手变魔术,小鸡叽叽喳喳…
第四,能干的小手
1.我们的小手除了魔法还能做什么?
2.我们的小手真的很棒。今天,回家后,我们给父母剥橘子,好吗?
反思:
因为小手小脚是孩子身体最熟悉的部位,所以老师和家长经常会说孩子用小手做自己的事,孩子用小脚走路,自己来幼儿园。所以孩子几乎都懂学习,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优秀幼儿园教案6活动目标
1.通过看课件自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孩子运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孩子通过类比学习10的形成,理解10的实际意义。
要准备的活动
1.两张课件幻灯片
2.1-10数字卡一套。
教学工具图片
活动过程
第一,进口
引起孩子的兴趣
老师:孩子,今天猴子要和孩子比赛吗?比一比谁才是“聪明的明星”。你有信心吗?
第二,拓展
1.类比学习10的形成。
(1)播放课件:
老师:现在是温暖的春天,花园里有很多花。
展示:9朵红色的花,9朵黄色的花,9朵蓝色的花。孩子怎么数,怎么把他们的数换成10?
通过添加1朵花,引导孩子把三种颜色的花变成10朵花。
(2)让孩子把花的三种颜色变成10的花。
(3)提出问题:
9花带1花是10花,9花带1是什么?"
请重复:9加1等于10。
2.理解10的实际意义,读懂10这个数。
(1)在幼儿数三种颜色的花并说出总数的基础上,有多少个数能引导幼儿说出三种颜色的花?1
0花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引导孩子读数字10,让孩子准确发音。
(2)了解实际意义:
寻找数字为10的物体,巩固对10含义的理解,引导幼儿找出数字10可以代表什么器官和器官。想想看,10这个数字还能代表什么?
总结:10可以表示数量为10的所有对象。
3.游戏整合:举牌
方法:数字1-10出现在屏幕上,让孩子记忆。
然后让孩子闭上眼睛,老师拿走1,然后让孩子睁开眼睛看看缺的是哪个1,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并举起来,以快速正确拿到卡片的孩子为赢家,按时间把握游戏次数。
第三,结束
点评根据班级情况,授予“聪明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