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精品教案与教学反思
小班主题、教学反思1活动目标的优秀教案;
1,对分类活动感兴趣,能坚持。
2.学会利用物体之间的差异进行分类和配对。
材料供应:
1,三个自制的小丑,并且在帽子上标注了不同的标记。
2、魔术棒若干。
操作级别:
第一关:学会按颜色分类,让小丑用同一种颜色创造出不同的形状。
第二关:学会按形状分类,让小丑变成不同颜色的形状。
第三关:学会按颜色和形状分类,让小丑变成形状和颜色一样的人物。
指导性建议:
1.老师可以让孩子自己确定分类方法,和同龄人一起做游戏。
2.第三关让能力强的孩子先完成。
活动反映:
本次数学活动的目标是引导幼儿学习如何通过折叠和剪切将平面图形分成两部分和四部分,并通过重叠验证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活动开始的时候,我在学平分的时候,刚让小朋友帮小熊分完蛋糕(圆)。大家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大家都尽力帮忙承担,完全融入到活动的氛围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可以用笔在中间划一条线”“用手指撕开”(另一个孩子马上问:你怎么知道中间在哪里?)这个问题已经被小朋友发现了。
带着自己的问题,孩子们开始讨论,重新尝试。“把这个圆对折就行了。”也是孩子们自己的总结。在整个活动中,我大胆的让孩子们自己操作,自己尝试,自己提问。他们的兴趣比较高,同龄人之间的合作和争论也是此起彼伏。
小班2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活动的目的:
1.知道母鸡能下蛋,能孵出小鸡。
2.用手和嘴巩固5以内的物体数量。
3.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4.愿意清晰明确的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
5.教育孩子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母鸡下蛋的视频,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或图片。
2,若干鸡图,两套大牌。
3.分别抽1虫,2虫,3虫的若干张牌。
三、活动过程:
1,母鸡下蛋。
(1)模拟母鸡下蛋的声音,引导孩子自由交流:谁在叫?母鸡正在做什么?
(2)组织幼儿观看母鸡下蛋的录像,指导幼儿用手和嘴数母鸡下了多少蛋。
(3)引导孩子操作“数蛋”,老师会巡回指导。
2.帮忙找小鸡。
(1)孩子看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
老师:一天一天,我们来看看母鸡妈妈在做什么。鸡蛋怎么了?
(2)组织幼儿在有小鸡图片的草丛中与同伴玩“找小鸡”游戏,并讲解游戏规则。
(3)孩子分享交流:我发现了X只鸡。我在地图卡上画了x点。
3.抓虫子喂鸡。
(1)把虫子的图片随意撒在地上,引导孩子玩“抓虫子”的游戏。
老师:孩子们帮助母鸡找到小鸡。母鸡非常高兴。现在她想请大家帮她抓一些虫子,给饥饿的小鸡宝宝吃。
(2)孩子开始在“草地”上抓虫子,鼓励孩子说抓到了几只虫子。
(3)引导幼儿把抓到的虫子给小鸡,让一只小鸡吃一只虫子,两只小鸡吃两只虫子的卡片。
四。活动的扩展:
1,音乐区:学唱《老母鸡》。
2.美工区:上色加“鸡族”。
五、教学反思:
孩子们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愿意积极参与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可以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孩子讨论的这个阶段,我要创造情景让孩子去体验。
本文延伸阅读:鸡是家禽的一种。家鸡起源于野生原鸡,驯化历史至少在4000年左右,但直到1800左右,鸡和蛋才成为批量生产的商品。鸡的种类有火鸡、乌骨鸡、山鸡等。而且鸡也是12生肖中的属相。
小班主题、教学反思的优秀教案Part 3设计意图;
我们都知道家里有太阳和月亮,但是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太阳什么时候出现,月亮什么时候出现,还是不清楚。
孩子对太阳白天出现,月亮晚上出现这种自然现象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日月中的昼夜是最突出的素材。根据小班幼儿直觉动作思维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及班里的孩子喜欢朗朗上口的诗词,我尝试通过引导幼儿欣赏儿歌,体验音乐,让幼儿体会文学作品的趣味。所以我选择了《太阳和月亮》这首有趣又充满童趣的诗歌,来引起孩子们对诗歌活动的兴趣,参与集体教学活动。
主题目标:
1,对看书感兴趣,会按照画图页的顺序看书的内容。
2、能根据图片理解图片内容,体会图片内容的美好感受。
半天活动时间表:
7: 30-8: 00上午活动8: 00-8: 30生活活动(早餐)8: 30-8: 40整理活动8: 40-9: 00集体活动9: 00-9: 10生活活动(上厕所、喝水)9: 00。饮用水)10: 00-11: 00户外活动111:10生活活动(上厕所、如厕)11: 20
首先,上午的活动
1,欢迎小朋友入园,老师和小朋友主动打招呼,引导小朋友和家长告别。
2、对孩子“摸三看”,是否带危险品入园。
3.组织孩子说话,了解白天和黑夜的区别。
二、走进厕所的生活活动:
1,老师组织孩子上厕所轻松有序,不推不挤,相互谦让。
2.培养孩子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引导孩子大小便后认真洗手,正确使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餐饮:
1.吃饭前,老师给孩子们介绍食物的名称和营养。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不要催孩子吃,好好吃饭。
2.饭后用餐巾纸擦嘴,将餐具送到指定地点,自主进入班级区域。
三、集体活动领域:语言领域活动:诗歌《日月》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内容,学会说”...清醒" "...睡着了”的认知发展;
2.体会诗歌中表达的“热闹”与“安静”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
1,各种小动物的图片
2.音乐《鸡鸣》《早安》《雪梦》
活动流程:
一、导入的初始部分:放音乐①听声音:(公鸡打鸣)
问题:听着!那是什么声音?公鸡啼叫告诉我们出了什么事。
谁会在黎明时出来?
第二,把音乐的基本部分分段,理解诗的内容。
1.理解这首诗的第一段。
2.显示图1,播放音乐②。
3.感受一下欢快的音乐:师生们随着《快乐的早晨》的音乐翩翩起舞。
4.理解这首诗的第二段。
5.显示图2并播放音乐。3老师总结:哦!孩子们完全正确!很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安静。
6.随着音乐,整体感受白天和黑夜的不同。
第三,结束一些游戏:白天和黑夜。
游戏规则:
在《快乐的早晨》的音乐中,孩子们离开座位,做着花、草和小动物醒来和跳跃的动作。在“睡觉”的音乐中回到座位上睡觉的行为。
活动效果:
四。区域活动
1,艺术区:画太阳
材料传递:不同颜色的彩纸条、油画棒、水彩笔活动规则:
(1)六个人可以进入这个区域。
(2)整理后,将材料整理归类。
关键指南:
(1)掌握纸的撕法。
(3)引导幼儿画出太阳的不同图案。
2、拼图区:“拼图”
材料传递:太阳、月亮、小动物拼图规则;
(1)六个人可以进入这个区域。
(2)自主选择材料在桌子上操作。
(3)活动结束后,我们会主动整理资料,分类摆放。
关键指南:
根据颜色和不同的形状,引导孩子做拼图。
五、早操、户外活动早操:小青蛙、功夫宝贝、笑脸。
户外活动
1,集体活动:变呼啦圈
怎么玩:孩子分成两组,地上放5-6个呼啦圈。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跳过去,哪一组先到达终点,哪一组就赢了。
2.团体游戏:
有趣的报纸
如何玩:
a、拿一张旧报纸,尝试各种玩法。
b、学会把报纸铺在地上,双脚并拢跳过去。
C.把报纸卷起来向前扔。
追沙袋游戏:老师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用力扔沙袋,另一组在沙袋落地后快速跑去捡沙袋,第一个找到沙袋的跑者获胜,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练习定向跑。
3、可选游戏:
仪器:
呼啦圈、大小沙袋、滑行滑道等。
要求:
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设备玩游戏。
活动反映:
在这次活动中,老师用彩纸的多色来感受和小朋友一起玩彩纸的乐趣。
活动中,老师不仅指导孩子们学习了撕贴彩纸的方法,还通过色彩搭配的练习,让他们创造了一个“大花园”,巩固了孩子们对常见色彩的认识,让他们在撕贴彩纸的活动中感受到了集体创作的乐趣。
事实上,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不能很好地分辨颜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孩子学会区分颜色和搭配,多注意一些细节性的动作提示和语言提示,让孩子随着活动的深入,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这些知识,也让创建“美丽花园”的活动更加精彩。
这项艺术活动的成功还在于教师巧妙运用了一些教学方法,如语言暗示、实物演示、情境创设等。在感受作品成功的时候,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感受到这种快乐,老师还采取了引导孩子集体创作的方法,让孩子在体验合作的乐趣中,再次感受到创作成功的快乐。
小班主题的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4 I .设计思维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最初的爱国情怀,丰富以下主要体验而设计和组织的: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2)端午节有吃黄武、挂五尾驱毒驱虫的习俗。指黄豆、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黄瓜做成的粽子;“五尾”指的是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龙船花。
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有一种特殊的食物——粽子,它有许多形状和味道。
端午节有很多传说、故事和儿歌,比如关于屈原的传说。
二、各年龄段和各年龄段小班主题活动的主要目标
(1)了解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做,一起玩,一起品,一起享受节日。
三。专题活动执行情况概述
第四,创设主题活动环境和资源利用环境
(1)园内大厅装饰有“赛龙舟”的场景;
(2)孩子们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在班里展示,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被吊着;
(3)各班更换了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主题墙饰,展示了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以及在活动中的发现、收获和体会:
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和“我的发现”为题,展示儿童端午节活动的进展,如:关于端午节的问题和关于其传说、习俗的调查资料;
②小班可以以“我们在端午”为主题展示幼儿活动;
(4)提供与该区域主题相关的操作资料,如:
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书籍和图片,供孩子欣赏和阅读;
②运动角:提供竹竿、彩条、纸棒、旗帜等。供孩子玩的“赛龙舟”游戏所需;
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让孩子尝试包粽子、缝香囊、织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孩子尝试做绿豆糕、鸭蛋。
(5)家长园:介绍主题活动中家长应配合的内容以及主题活动的进展等。
资源利用
(1)请家长协助孩子调查收集相关信息,丰富孩子的相关经验;
(2)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与老师和孩子一起感受做、玩、品节日的快乐;
(3)当地组织“龙舟赛”时,组织老师和小朋友参观、拍照。
五、主要教育活动程序
(一)小班活动1:端午参观环境主要涉及社会领域。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公园的环境来感受节日的气氛。
2.了解一些端午节的习俗。
3.鼓励孩子大胆发言,积极回应。
4.激发孩子在群体面前大胆表达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公园里端午节的环境布置。
活动流程:
1.交谈,激发参观兴趣。
2.参观公园环境,自由交流,讲述端午节相关物品。
3.分组交流,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说明:
你看到了什么?
②幼儿园里为什么要挂这些东西?
活动二:好吃的粽子主要涉及科学领域。
活动目标:
1.我们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粽子是用粽子叶和糯米做成的。
2.喜欢吃粽子,通过品鉴活动进一步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宗野,糯米,棉线。
2.熟粽子和生粽子都是一人一份。
活动流程:
1.观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激发活动兴趣。
2.进一步观察粽子的形状、气味等特征。
★说明:粽子长什么样?它闻起来像什么?
3.观察饺子的材料,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
(1)知道材料的名称和用途。
★说明:包饺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
(2)观察老师做粽子和煮粽子的过程。
4.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1)探索剥粽子的方法。
(2)品尝粽子,和你的伙伴谈谈你吃的粽子的味道,以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活动三:绿豆糕主要涉及艺术领域。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油泥做“绿豆糕”,感受边做边玩的快乐。
2.注意保持桌面整洁,有良好的活动习惯。
活动准备:
小盒子,污泥,装绿豆饼的塑料盒,各种玩具等辅助材料。
活动流程:
1.观察绿豆糕的形状,激发兴趣。
★说明:这是什么?是什么样的?
2.讨论绿豆糕的制作方法和要求。
(1)讨论绿豆糕的制作方法。
★说明:绿豆糕怎么做?(根据讨论,请给一些小朋友演示如何制作绿豆糕。)
(2)讨论制作绿豆糕的要求。
★说明:做绿豆糕需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我重点讲述了端午节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做香囊和挂艾草,以及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这些习俗中,儿童对饺子比较熟悉,其次是赛龙舟也容易理解,但其他习俗在这里比较少见,就不强调了。而且端午节的习俗很多,都离孩子的生活经验很远。它们只需要孩子能理解,所以不会太详细,避免深奥的内容不方便孩子理解。我需要注意的是语言的组织和提问,要更贴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有更好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