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

研究表明,3-6岁不仅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很多家庭和幼儿园都非常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为了培养懂礼仪、爱礼仪、守礼仪的孩子,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教育方法?一、故事说明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时,可以根据教育内容设计生动的生活场景,通过生动描述两个小伙伴在生活中不同表现的小故事,让孩子身临其境,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二、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对比分析可以引导幼儿在讲故事后,将正反两个案例进行对比,分清,让幼儿清楚地明白什么是得体的、社会认可的言行,什么是不得体的、社会不认可的言行,从而获得正确的礼仪认知,并留下深刻印象。三、角色扮演幼儿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幼儿明辨是非,让幼儿分别扮演两种不同的角色,体验同理心,产生荣誉感和对礼仪的热爱。四、生活的渗透孩子学习掌握礼仪常识,是为了在人际交往中运用,也就是说,养成良好的礼仪和习惯。孩子学习礼仪知识,并转化为礼仪行为能力。只有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他们才能建立稳定的动态刻板印象,并反复强化,形成自然的礼仪习惯。幼儿的家长和老师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礼仪常识,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对比分析、角色扮演、生活渗透等方式,让幼儿产生荣誉感和对礼仪的热爱。也能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形成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懂礼仪、爱礼仪、行礼仪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