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一、第一个问题:生养分离——未来的惩罚。

我想从一个具体的例子开始。

我的一个侄子,1982年出生,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结婚。孩子刚刚过完一周岁生日,不久将被奶奶接回山西老家。原因是他们的房子很小,几个人长期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心理压力比较大;另外,孩子的爷爷一个人在老家,长期无人照顾,也是个问题。作为一对80后的小夫妻,他们已经意识到,把孩子托付给老人,长期不见,是不可取的。但是,迫于现实,他们不得不妥协。家里人最后同意奶奶把孩子接回老家,每隔一个月在北京住一个月,这样就可以两头交替跑。奶奶虽然工作比较辛苦,但能保证孩子们每天有一半的时间能见到父母。总的来说,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一举两得”的做法。

这个例子很有代表性。这几年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触了很多家长。总的来说,我觉得目前家长面临的困惑或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如何解决与孩子分离的问题,应该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困惑。

在这一点上,应该说80后的感受比70后更强烈。我认为这种变化是一个好现象。年轻的父母越来越意识到与孩子相处的重要性,不再简单地将“出生”与“教养”割裂开来。在这方面,我认为80后整体上已经达到了比70后更高的水平。这可能是因为家长的学习意识越来越强。从父母的素质和水平来说,一代比一代强。

前几天看了媒体关于各地“用工荒”的报道。前几年农民工在城市找不到工作,现在城市企业招不到工人。媒体分析了几个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80后相继为人父母。他们看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大规模问题,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现在出去多挣钱不划算,反而失去了陪伴孩子的机会,耽误了孩子的教育。

很多70后的父母已经开始尝到自己“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寄养儿童”带来的“恶果”。有了他们作为前车之鉴,年轻一代的父母已经有意识地避免与孩子分离。但是现在整个社会生活还是快节奏,竞争激烈,80后面临的社会竞争压力不亚于70后。所以,作为父母,他们在分居的问题上,内心有更多的冲突。如何全力陪伴孩子,兼顾自己的工作,成了他们的两难。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曾经用猕猴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把一些幼猕猴和它们的母亲隔离开来,在小猴子的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母亲”。一个妈妈是硬钢丝做的,但胸前有个瓶子。另一个妈妈裹着柔软的法兰绒,但是没有奶。按照“有奶就是妈妈”的常识,小猴子应该更接近有奶的“妈妈”。事实并非如此。小猴子只有在饿的时候才会靠近钢丝做的妈妈。他一喝完牛奶,就回到他妈妈法兰绒。这个细节让我们看到了婴幼儿本能的向往和恐惧,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过了食物。这个实验还没有结束。这些猕猴成年后,基本上表现出各种心理障碍。实验人员将它们与其他母乳喂养、在母亲怀抱中正常成长的猕猴放在一起后,这些从小没有得到正常母爱的猕猴无法正常融入集体生活,大部分表现为冷漠、无法交配或拒绝交配。实验人员通过人工手段让这些受到创伤的雌性猴子怀孕。猴宝宝出生后,这些母猴对猴宝宝冷酷无情,残酷虐待猴宝宝,有的甚至杀死了自己的孩子。猕猴和人类的基因有94%的相似性,这反映了人类最初的情感状态。这个实验表明,温暖的手臂、充满爱意的眼神、温柔的话语和亲肤是智慧生命正常成长不可或缺的东西。

自然对设计人类有着深刻的意义。让我们考虑一下。为什么男人的生育能力可以维持到60、70甚至80岁,而女人的生育能力只能维持到50岁左右?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保证孩子出生后,他的母亲有足够的余生来抚养他长大。失去父亲的孩子失去了世界的完整性,失去母亲的孩子失去了整个世界。中国有句话叫“当官的父亲宁死不要乞丐的母亲”,这是无数人总结出来的无奈却又合理的选择。我们可以通过现实中的考证来证实这一点。很多因为各种原因缺乏母爱的孩子,长大后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爸爸不能代替妈妈,更不能代替爷爷奶奶!

我想通过上面的话说明的是,在养育下一代的过程中,要尽量摆脱技术思维方式,回归自然。我们常说“科学育儿”,回归自然才是最大的科学规律。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家长因为条件或观念的原因,早早把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一周只看孩子一次;近年来,许多农村地区都在搞“合并学校”活动,合并幼儿园,合并小学,合并中学,这使得许多年幼的孩子不得不早早地过上寄宿生活。所有这些情况都会导致继续教育的一些问题。不得不说,这些“合并”行为是反教育科学的,是不尊重孩子个体的。它们只是基于行政判断,而不是基于教育考虑,也不是基于对儿童的尊重。让一个孩子过早离开家庭,把他扔进集体生活中,会导致孩子早期情感发展的损伤。再好的炉子也不能把粗糙的碗烧成漂亮的盘子,再好的学校教育也弥补不了早期心智发育所缺失的东西。

把与孩子相处作为“早教”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父母普遍认可的教育意识。所以,当抚养孩子和自己的事业发生冲突时,很多父母都做出了痛苦而理性的选择。比如,有的妈妈为了陪伴年幼的孩子成长,放弃了出国读博士或工作的机会;有些妈妈为了延长哺乳期,宁愿放弃高薪职位或工作。这是家庭教育中一种新的价值取向。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息。有这种积极的意识并不意味着具备条件。现在确实有很多年轻的父母担心不能和孩子相处。母亲不能和她们的孩子和睦相处。比如职场女性往往承担和男性一样多的工作,母亲的角色要求她有更多的机会和孩子相处。这是年轻父母面临的第一个困境,也是一个应该重视的社会问题。

二、第二个问题:竞争焦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

父母现在面临的第二个困境,或者说主要问题是竞争焦虑。

现在的年轻父母普遍有一种焦虑感。这些焦虑可以说是大同小异。比如,从大的角度来说,我能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和好的教育吗?我有能力培养一个有社会竞争力的孩子吗?这样就会涉及到很多具体的困惑,别人去上胎教课,我就不行?别人家孩子四个月开始上早教班。我应该吃吗?早教应该怎么做?我说的对吗?如何选择好的幼儿园,如何选择名校小学,如何上好的中学,如何帮助孩子高考夺冠,如何让孩子找到好工作...

70后和80后都是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现在依然在竞争中生存。我们必须承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目前没有经济安全感,同时又有强烈的成功动机。所以竞争意识被强化成了他们的天性,而这种“天性”一定会转移到他对孩子的教育上。“带领孩子努力奋斗”成了他们养育下一代的潜意识心态。但毕竟大部分人受制于各种条件,在竞争中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这会造成人们内心的焦虑。

应该说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这种竞争意识萌芽于50后、60后的父母,大面积爆发于70后的父母,目前没有下降趋势。80后的父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面临这些压力,这些压力是不可能自己解决的。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竞争是挫折的重要来源之一。因为在任何比赛中,胜利者总是少数,目标受阻的失败者遇到的是痛苦和挫折。而痛苦和挫折往往会引起敌意。哲学家尼采也说过:“竞争产生对自己的不满。凡是对自己不满的人,随时准备报复。”

家长内心的竞争意识,学校实施的竞争环境,社会倡导的竞争文化,都像山洪一样咆哮着,把家长和孩子卷在一起,很少有人能及时抽身,站在岸边冷静的看着。

生活并非完全没有竞争。我们不否认竞争给人带来成就感,能促进社会进步。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竞争必须把握两个度,一个是心理度,一个是年龄维度。前者说“适度”竞争好,不要“输”;后者说不适合任何年龄的人参加竞争,老人和孩子的生活中不应该有竞争。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身体里的能量很少,竞争消耗能量,对老人来说会加速枯萎,对孩子来说会影响正常成长。老年人竞争的问题现在不是问题;孩子争强好胜的问题很突出。家长把自己的竞争心理和压力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从幼儿园就进了球场。要上文化课,就要开始有作业了,要听话,比谁都乖。在小学和中学,以考试为基础的和各种各样的评价几乎控制了学校生活——有太多的反儿童心理和反教育事件!

人们错误地认为所有的竞争都能促进孩子的进步,但事实是大多数竞争对大多数孩子都是有害的。只有少数人获利。当竞争焦虑成为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它带给成年人的不仅仅是焦虑和伴随的伤害,还会给孩子带来终身的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感,这是根本的、彻底的。

三、第三个问题:“亲权”——最隐蔽却最锋利的刀。

我最想说的是第三种困惑。经常被忽略或者误读,所以一直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但从我这几年的研究来看,这恰恰是最迫切、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亲权”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必须分开来说70后和80后这一代。不同的是,70后扮演了强势家长的角色,而80后因为独生子女的身份,加上孩子还小,即使长大为人父母,依然是“被欺负”的对象。

出生于文革结束前后的70年代,他们的青春期正是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时期,市场意识脱颖而出,迅速成为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同时,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也高于他们的前辈。他们自信有能力把孩子教育好,但是教育中的科学民主意识还没有普及。所以这一代很多人会用商业社会的思维特征要求孩子,表现出对孩子要求严格,或者用技术思维对待孩子。比如送孩子去寄宿学校,要求孩子考试成绩优异,各方面严格要求孩子接受军事化“服从”训练。父母的意见永远是对的...简而言之,他们在生活中很坚强。父母强势的典型表现就是对孩子自由意志的剥夺,直接导致孩子的懦弱、叛逆、没有志气等等。

这些年来,人们说起现在孩子的通病,都说孩子被惯坏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归纳。这种错误的诱导已经深入人心很久了,让家长很久都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更糟糕的是,还一直往前走。比如,有人认为因为太爱孩子,为了不惯着孩子,所以对孩子更严格,甚至打骂。当然,这样做的后果可想而知,那就是孩子更加不开心。其实只要是正常的爱,无论你给孩子多少爱,都不会惯坏孩子,因为没有爱,就没有健康的成长。如果有些“爱”能让孩子变坏,那绝对不是“爱”,而是披着爱的外衣的“过度管制”。比如从吃饭到参加课外班或者选择专业,家长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走;顺从仍然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核心审美心理。人们说“四二一”家庭结构有问题,没错,是有问题,但这里的问题不是孩子被宠爱太多,而是自由太少。一个人说,六个成年人照顾一个孩子,再加上一个不妥协的强势家长,孩子身上必须绑多少根绳子。一个被太多绳子绑着的孩子,如何成为一个快乐健康有出息的孩子?!

“自由”这个词在我们的教育中还没有成为常识,大众对它还有太多的误解。每当我在不同场合谈到给孩子自由的时候,总会受到质疑,质疑者总会把自由解读为“放任”或者“无法无天”,可见我们对自由的理解是多么的幼稚。自由和尊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全社会都在说“尊重孩子”但“自由”这个概念存在盲点的时候,尊重其实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我认为,年轻的父母应该来一次启蒙思想,重新评估自由在教育中的价值。明白了人的自由意志在教育中有多么可贵,就会在家长心中掀起一场“去权力化运动”,这不仅是家长的进步,也是整个社会教育文化的进步。

80后的父母,基于上面提到的时代差异,学习意识更强。而且因为他们的孩子还小,权力的问题在这一代父母身上并没有凸显出来。但是他们要面对父母的强势。因为这一代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大多是受过教育的50后,近几年自己的孩子出生后,父母依然年轻力壮。这些风华正茂的“老人”,年轻时只养了一个孩子。他们不仅积累了一些照顾孩子的经验,也没有足够的照顾孩子的瘾。他们身体健康。因此,在他们的孙子出生后,他们几乎毫不犹豫地完全靠自己。爷爷奶奶成了抚养孩子的主角,80后的父母成了配角。除了给母亲喂奶,孩子们什么都照顾。除了白天上班时间,连孩子晚上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睡。他们在教育思想上固守过去的旧习惯,甚至走得太远,拒绝学习新的思想和知识,也不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两代人会不断产生矛盾。很多年轻人都进退两难。他们需要父母的帮助来照顾孩子,却无法阻止父母给孩子破坏性的教育。这是很多80后父母遇到的典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