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课堂提问的困境

摘要:课堂提问被认为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础知识、控制教学过程和课堂反馈的主要途径。它是一门提问、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的综合教学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自己回答具体问题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课堂提问的艺术诱导和启发作用凸显。因此,教师要注意课堂提问的角度和深度,注意方式方法,注意有艺术技巧的提问。关键词:课堂提问艺术趣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中小学教师不熟悉提问的艺术,他们的教学就不会成功。阅读教学都是关于如何恰当地提问,引导学生巧妙回答的问题。提问往往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在我看来,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它的形式应该是这样的:老师让学生回答,学生让老师回答,学生互相问答。教师的提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上学生思维开小差的现象,即克服学生的“思维缺席”,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并能使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因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问,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提问。只要有不同看法,完全可以问老师。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有些问题的答案往往不具备数理确定性,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这种思想会更加明显。语文学科中的许多问题可以在学生中就一个或几个没有定论的问题展开辩论,让学生自己设疑解惑,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为了把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提问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提问的方法要灵活恰当,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要客观委婉,引导不会提问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提问欲望;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积极提问,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俗话说:学从思开始,思从疑开始,疑由问而解。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引擎,可以打开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交流,优化课堂教学。宋代著名教育家朱说:“学而不疑者,必以疑教之;如果你有怀疑,你必须毫不怀疑你在这里取得了进步。”学生读书往往不留“痕迹”。虽然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读书不疑,所以他们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真谛,体会文章的“美”,“进步”不大。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是评价一个老师教学水平的标准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因为没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或者缺乏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一些误区。如:1,习惯性提问。问题没有精心设计,想的太简单了。有的老师每说一两句话就问一句“是”和“不是”,像口头禅一样。他们问了很多问题,收效甚微,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肤浅地提问。提出的问题模糊难懂,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比如一开始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的特点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你只能不发就开始,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没有一个感性全面的认识。他们怎么回答呢?3、急于提问。有些老师在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的情况下,提出问题后就要求立即回答,这样只会压制学生的思维训练。4.提问题没有新意。每篇文章都是同一个问题:“文章分成几段?”"每段的大意是什么?"“文章的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学生会感到厌烦。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关注优秀生,忽视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6.惩罚性问题。发现有学生走神,心不在焉,突然提问,趁机纠正。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把老师的提问当成一种恐惧。以上种种提问方式都是不科学的,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要立足实际,根据教学的知识性和思想性,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问和提问;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其思考和提问的兴趣点,让问题真正问到学生的心坎上。

语文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的纽带。它有以下作用:它指明了学生思考的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带动好奇心和积极思考;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向,有的放矢。为了使课堂提问达到上述四个实际效果,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2.课堂提问要从教材实际出发,让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特点,明确要求课文课教学内容的位置,从而确定教学难点,设计教学过程,提出具体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教师的引导。比如《中国石拱桥》:学生刚刚接触正式的说明文,对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内容和写法还不够了解,所以课堂提问要紧扣这一点,提出这些问题。比如,(1)《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是对中国石拱桥特点的介绍还是对中国石拱桥故事的叙述?(2)中国的石拱桥有什么特点?(3)课文中是如何介绍这些特征的?第一个问题是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迅速理解记叙文和说明文在具体事物上的区别。第二个问题是,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介绍,这样才能举一反三。第三个问题是把握从哪些角度介绍事物。通过这三个问题,在学生的阅读诱导和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还补齐了学生学习认知的短板。2.课堂提问也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这里的现实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语文综合能力,比如初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参差不齐。这时候提出的问题要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体现由浅入深的特点,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同步推进,循序渐进,进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比如上面三个问题就体现了这一点。第二,按照大纲要求,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课堂提问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遵循大纲要求,体现教学目的。一般来说,提出的问题要按照这样一个程序来设计:整体把握——详细分析——拓展迁移——化为能力。在课堂提问的初始阶段,促使学生快速、整体地掌握整篇课文,感知课文。这种提问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有效阅读的习惯和整体思维的敏捷性,也有利于解决课堂上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同时,教师掌握了学生的感知,为进一步详细学习课文提供了基础和依据。细节分析,对一篇文章的关键段落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就细节问题提问,引导学生在提问中把握细节与文章主题的关系,从而展开迁移。可以提出一些与老课堂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所学知识纵向联系起来,拓宽思维,进行发散性思维。最后可以把问答转化为阅读能力。第三,提出的问题要合理明确,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学生的思维范围,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独立思考和积极思考来整合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设计问题必须做到这三点:1,问题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深度难度。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是”“不是”之类的反问句或者是一个非常死板单调的关于文章段落如何划分和概括,文章中心是什么的问题,也不是一个老师为了自己的方便而形成一个连贯的问题。这样简单的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用处不大。2、问题设计要注意一定的跨度。这种题是指学生为了看这个题,要看整段、几段甚至整篇课文,这个题的活动量比较大,不是简单的不加思考的提问。3,要有横向和纵向的发散思维题。这种题型要求学生与旧知识进行比较,并加以掌握,在新旧知识中寻找相同或不同的内容,在求同中找同,在求异中找异,在解题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语文能力的形成。总之,语文课堂提问要结合课文内容的提问和强调语文运用的开拓性、迁移性提问。一般来说,新课可以设计基础题,复习课和总结课可以设计更具开拓性和迁移性的题。第四,提倡学生提问,从而取长补短。语文提问不仅指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应的一系列活动,还包括学生提问反问句。课堂提问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的提问促使学生掌握内容和知识,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产生一系列创造性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回答,学生的语言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这些问题也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进一步学习,进一步充实自己。教师提高了自身素质,并在提问中把这些能力反馈给学生。这样,不断的良性循环会促进师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会因为问题的挑战性而吸引学生,产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最终形成师生共同学习,课内外都非常活跃的语文氛围。第五,点面结合教师的提问要在有所侧重的情况下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所有学生都有被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全班的学习和思维情况,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亲身体验思维过程,在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中得到训练。六、书面和口头相结合由于每节课时间紧迫,为了使课堂提问不仅仅是解决简单的问题,而且是拓展性的,有必要将口头和书面提问相结合:口头提问重点问一些学生代表;书面提问就是从多方面、多层次提问,让大家开动脑筋,拓展训练,受益匪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两者的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紧凑而舒缓。七、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应该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任务,不应进行“赶鸭子上架”式的强行问答,这会使学生形成答题恐惧心理,使课堂长期成为“沉默”的死水一潭。因此,教师应着重强化、鼓励、启发和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要想让提问真正有收获,除了注意这些,还要注意提问的技巧:一是选好切入点,不落俗套。为了避免泛化,必须换个角度,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提问。比如我在教《背影》的时候问“父母的哪些细节让你感触很深”,他们对课文中“背影”的话题产生了兴趣,纷纷发言,形成了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二是逆向提问,获得真知。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往往不是正面的学生能有效解决的。这时候学生可以反过来提问,但是问题的答案是隐含在反问题中的。比如《阿昌和》,作者到底是讨厌还是喜欢阿昌,很多同学都不清楚。这时,我徒然问道:“为什么文中把重点放在阿昌给我买的《山海经》上?”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恍然大悟,仔细查找,找出描写阿昌的细节,仔细阅读描写她的句子,进行深刻的阐述。最后他们总结说,虽然大妈妈有很多缺点,但大部分都是出于对我的爱,更何况她善良、善良、乐于助人。启动他们的智力来源真的是个问题。三是条理清晰地提出问题进行提问和回答。有些问题太难了,学生回答不出来。这时候就要采取多层提问、层层分解、层层剥笋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达到一条一条破、一条一条深的目的。比如《变色龙》中“军大衣”的穿脱与人物心理活动的关系就很难理解。这样的问题可以用来瓦解分裂,比如警员在穿脱军大衣之前说了什么,这些话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通过连贯的提问和教师适当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回答问题。四是垂直提问。这意味着在教新课时,学生可以结合旧课的内容提问。然后学生可以通过回答旧课的问题来理解新课的主旨。比如在教家乡的时候,他们可以问“我在社戏里对农村的感情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回答了这两个老问题,找到了回答的方向,就很容易回答出家乡主菜的主题。八、一定要把握提问的机会,不生气不心烦一定不能问孔子:“不生气就不生气。“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是课堂上要不要提问,什么时候提问,取决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因为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提问用在学生能够而且应该思考并得到答案的地方。不应该在不用思考就能知道的地方提问。在准确把握时机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问后的适当停顿。美国教育研究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该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即“第一等待时间”和“第二等待时间”。“第一次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提问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要立即重复提问或指派学生回答;“第二次等待时间”是指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必须等待足够的时间来评估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问题提出后,会给学生时间回忆、联想、组织语言活动。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够流利,老师也要耐心听,不要介入提问,这样会让学生更紧张;如果学生答非所问,支支吾吾,或者答非所问,就不能冷淡、皱眉、不耐烦甚至训斥,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增加提问内容,增加学生发言机会,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每个老师设计问题都有他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围绕他的问题解决一些教学目的。所以这些问题抛给学生后,最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学生在解决了老问题后,可以百倍的信心迎接下一个问题。因此,教师有必要对问题给予适当的启发,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问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之一。九、提问捕捉信息,发展思维。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创设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主张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考相结合,积极探索知识,设计了“教师提问——学生主动自主——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新问题”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善于观察,善于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及时延伸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李白教授的《梦里登天目山》,在谈到洞内美景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描绘了一幅神仙事件的美丽画卷,但作者为什么没有让自己融入美景之中?”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诗歌更含蓄,所以作者不想把所有的内容都写出来,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就像……就像……”我接过话头:“就像维纳斯的断臂,带给人的不是遗憾,而是美好的想象,也就是所谓的‘残缺美’,对吧?"学生看起来很兴奋:"是的,是的!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个学生说,“我觉得作者太喜欢这幅画了。他害怕自己参与绘画会惊扰神仙,破坏美感。”我接着说,“这就像冬天的一个早晨,你打开门去上学,却发现地上铺满了无瑕的白雪。你站在门口真的不忍心动脚破坏洁白是吗?”教室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虽然我知道学生的答案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不一致,但我必须以创造性思维给予学生热情鼓励,及时捕捉学生答案中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延伸引导,说出学生想说但不知道怎么说的话,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顺利完成回答。这是提问中的引导艺术。”教育的艺术是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十、提问要难度适中,面向全体。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教师要设计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提问,提问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想象力。比如有一次,我在总结李白《进酒》的艺术特色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李白的作品和我们过去研究的杜甫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他们有什么特点?他们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我问这一系列问题的时候,同学们都傻眼了,一脸茫然,然后同学们就提不起兴趣了。我点了几个语文成绩好的同学来回答,很无语。最后,我不得不自己回答他们。这个班从头到尾只有我一个人编剧、导演、演戏,学生只是扮演了“看客”的角色。最后我想了一遍又一遍,恍然大悟,我问的问题太深奥了,这一系列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回答的,简直就是大学生研究的课题。虽然我也完成了课堂提问的形式,但只是在学生的背景下展示了我的“聪明”。相反,如果问题太小、太浅、太容易,学生就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样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表面上看起来课堂气氛也很热烈。但是,这会导致学生养成涉猎的坏习惯。研究表明,提问的艺术和提问的质量可以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阅读教学都是关于如何恰当地提问,引导学生巧妙回答的问题。那么,如何巧妙提问,让思考和回答问题不再是学生的精神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愉悦和享受呢?1、选择角度,求变求异:

提问时应尽量避免概念性和概括性的陈词滥调,不要总是围绕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拐弯抹角。相反,我们应该把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书本与生活结合起来。要注意采用相对新颖的说法,从一个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生动有启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比如,在教《晏子出楚》这篇文章时,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你是晏子,你面对的是楚王的污蔑:齐人固良吗?然后问:“你是晏子,那么你将如何反驳楚王?”学生们发表意见后,老师向楚王解释了晏子的反驳。通过比较学生的回答和晏子的反驳,老师分析并总结出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显然,这比直接问是什么成就了楚国,问是个什么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2.怀疑是毋庸置疑的,但平淡是令人惊讶的:有些文本看似意义平淡,处于不容置疑的境地,所以教师要善于引起怀疑,引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微妙含义,欣赏作者的别出心裁。如果你在济南教冬天,你可以问:济南冬天的一般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么写的?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终明白这是作者将北平、伦敦和热带地区冬季的天气特点与济南的天气特点进行对比,从而突出济南冬季响亮温暖的特点。这是一种一波三折的写法,也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再比如教“三颗枸杞豆”的时候。学生基本理解全文后,可以问:我叔叔去世的时候,给了我三颗红色的枸杞豆。我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可以从这一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三颗枸杞豆的深层含义,从而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3、利用矛盾,激发提问:

对立的东西是互相排斥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很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是如此。在提问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文本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文本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比如薇薇的《我的老师》一文中,她写到蔡老师从来不打不骂我们。为什么她只写了那么一次,她的指针好像掉了又打了?再比如《本命年回忆》,里面有两句话:“小米、玉米糁、红豆、红薯、红枣、栗子做成的腊八粥,色香味俱全,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我吃不饱,也不想放下筷子。”老师们可以问:既然“我舍不得吃”,但是“我吃不饱”,这两者矛盾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同学们通过思考就会明白:“我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了,出于珍惜、节约、保持美好生活的心理,我舍不得吃。“吃不饱”也是因为太好吃了——吃了就忘了别的,吃了也不满意,但是吃完了还是想吃。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他们是统一的。这样的文笔让人觉得真实,可爱,有趣。如果学生理解了这两句话,就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先易后难,深问浅问: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问题太难,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所以要处理一些难点问题来降低难度。比如在教课文《秦袁春学》的时候,如果老师直接问:字上半部分对景物的描写和下半部分对古今的评论有什么联系?学生恐怕很难跨越问题的鸿沟。那么,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几道比较容易的题,以降低题的难度:(1)承上启下,说明从场景到人物,作者用哪个词来概括他对哪个历史英雄的评价?作者评论古人的目的是什么?(3)今天在赞美什么样的人?(4)那么这个词的主句是什么呢?怎么理解呢?这样的提问使学生逐步理解原难题,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逐步达到对原难题的理解:上半部分对景物的描写是下半部分对古今评价的基础。再如在讲授小说《居》时,在要求学生理解小说所描述的是怎样的社会环境时,也要问一个浅显的问题:居前后的邻居胡和是什么态度?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会更容易理解当时社会的冷漠,从而对这个问题给出更全面准确的回答。这种深问浅问的方法,可以化难为易,得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5、问东问西,开门见山地问:

现在的语文教材通俗易懂,易于阅读。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直截了当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厌烦。这就要求老师尽量避免问太直接、太暴露的问题,而是直截了当地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果教《美丽的西双版纳》,如果直接问:西双版纳描写了哪些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很难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用文曲法,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如果你是一名导游,正在带游客游览西双版纳,你会如何向游客介绍西双版纳的美景?这样提问,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们争相成为导游。再比如《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一文,在谈到三潭印月的教学方法时,我们可以问:三潭印月和百草园在学习环境、师资、学习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作者向往怎样的儿童教育?像这样提问,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积极寻求答案。

6、多层设问,化整为零:

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老师一定要有说服力,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循着引导,逐步抓住问题的本质。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提问中化整为零,多层次设问,在解决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问题的中心和本质。比如我们在理解文章松鼠的语言特点时,就可以抓住文章中描写的对象——松鼠,设计几个小问题:(1)根据分整体的结构,在全文中介绍松鼠的哪些方面?⑵在介绍其优美的造型时,作者从哪些方面、如何进行了阐述?(3)如何解释它的习性、动作和筑巢?学生会通过课文找到答案,从中也能总结出这篇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比如在引导学生理解“沁园春·雪”一词的主题时,也可以采用多层提问的方法来设计问题。当然,上述课堂提问的艺术并不是孤立的,单独存在的。一堂课不仅仅是其中一种方法的运用,更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渗透。这就要求教师对问题式教学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努力掌握,灵活运用。质疑是创新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问题时,也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独立思考,特别是鼓励有创造性的、有特色的观点,即使是不成熟的、有缺陷的或有问题的,因为每个问题都有一定的发散性,所以我们不必追求完美的答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可以使教学目标明确,充分发挥他的指导作用,而学生的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思维习惯。提问是一门艺术,小的说是为教学服务,大的说是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手段,有利于学生成长。只要教师处理好提问的各个环节,学生积极问答,配合教师的教学,将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提问科学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其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师生互动、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所要求的。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从而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顺利推进。此外,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和优化具有普遍适用性。只要你积极实践,努力学习,无论什么样的基础学校,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学生,他们的课堂教学都会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