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行为的训练方法

儿童心理行为的训练方法

儿童心理行为的训练方法有哪些?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态度,我们可以对他们的心理行为进行一些训练。那么孩子心理行为的训练方法有哪些呢?我要告诉你一些方法。

一、儿童心理行为的训练方法

童年是语言训练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独立意识的绝佳时机。

根据儿童在儿童期的身心发展特点,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1,随着感官功能的快速发展,全面丰富感官刺激。

发展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虽然脑细胞的初始增殖主要涉及遗传因素,但早期的感觉体验可以改变不受遗传控制的微神经元的功能特征。我们要经常带宝宝出去,感受五彩缤纷的世界,听鸟兽的声音,听人的对话。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也可以听早教磁带和音乐。悬挂各种颜色鲜艳的吹塑玩具、气球等。(但不要离孩子的眼睛太近,每隔一段时间换一些新玩具)可以让孩子看漂亮的图片、日历、商场的厨房窗户、街头广告等。每天,并生动地解释它们。通过面对面看大人的表情和嘴巴,让孩子和大人“说话”。经常让孩子品尝食物和水果的不同味道,及时补充鸡蛋、牛奶、果汁、蔬菜汁、鱼、肉等。吃饭前故意让孩子闻各种香味。多带孩子接受阳光沐浴,闻花草沁人心脾的清香,看自然的蓝天绿树,听鸟语虫鸣,触摸各种无害的物质。对于一岁以下的孩子,醒来后把他抱起来,拍拍,摇摇,轻轻抚摸他的皮肤。对于会走路的孩子,我们可以带他们去各种没有危险的地方,鼓励他们去探索,去感知,去拓展知识。

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增加对各种刺激的感受,让身体有丰富的早期感官经验,随着各种感官功能的迅速成熟,孩子学会通过各种感官全面地理解事物。这样有助于人们以后全面准确地理解事物,也可以避免“感觉统合失调”。

2.以言语训练为导向促进智力全面发展。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宝宝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过程。

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在3岁以内。国内外学者对儿童语言的研究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苏联学者认为,越重视孩子,孩子听到周围人的话就越多,第二信号系统中的临时连接发展得越快。所以,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说话。一般来说,从第三个月或第四个月开始教孩子发音,逐渐增加到称呼、问候等各种词语,然后教一个名词(或代词)加一个动词的简单句,如“宝宝吃饭了”、“小猫跑了”,然后根据孩子的掌握程度逐渐增加难度。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押韵儿歌、诗歌,教他们。也可以讲小故事。可以利用“催眠记忆法”,在孩子睡前浅睡期间,慢慢输入各种与孩子生活相关的词语。也可以让宝宝醒来后看到大人的口型,慢慢引起孩子对谈话的兴趣。你应该像一个孩子从一开始就理解的那样经常和他说话。但是不要说的太多太狠。避免孩子失去兴趣,甚至口吃。一个早早掌握了语言的孩子,他的思维活动和整个心智都会得到提升。

3.注意宝宝情绪和性格的培养。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从子宫里逐渐建立起来的。

这种依恋的建立有助于孩子形成对他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如果2岁以下的孩子因母亲工作繁忙或出国、跳槽等原因未能建立母子依恋,家长一定要尽快想办法弥补。如果这种依恋到3岁还没有建立起来,可能会对孩子的情感或人格发展造成问题或障碍。另外,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宝宝的“危险”行为或“不听话”,也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适当的引导。一定不要吓到孩子;不要打骂。父母不应该为孩子摔倒或流血而紧张。你可以鼓励他自己起来,告诉他涂一点药水就好了,以后多注意就行了。这样,孩子在以后遇到其他困难和挫折时,就不会慌张和紧张。在学习和宝宝说话的时候,偶尔会接触到脏话,觉得好玩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大惊小怪。你可以认真的告诉他这样不好,迅速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逐渐“淡化”。为了避免家长的横冲直撞,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得到了强化。

4.婴儿的学习形式是玩耍。

专家说:“游戏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因为婴儿时期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对周围的一切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我们只能通过发展早期直观的具体形象思维来理解他周围的世界,不断发展无意的想象和再创造的想象。其实成年人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都是在积累了大量游戏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儿童教育家告诉我们,玩耍是儿童的天职。小时候没有充分玩耍的孩子,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包括心理咨询中常见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象,也被专家归结为:主要是城市化和小家庭的现代生活方式剥夺了孩子和同龄人一起做亲近自然的游戏,比如下水、爬树、玩沙玩泥等。

因此,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最佳方式是寓教于乐。当孩子对户外的爬行和追逐感兴趣时,可以引导或带领他们玩一些有利于四肢双侧协调运动、平衡和灵活的活动。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在基本的游戏和规则之后,让他们尽可能多的参与儿童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会有很多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在自然条件下充分发展智力,同时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彼此谦让,学会遵守规则...这些都是以后接触社会必须掌握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孩子在婴儿期有足够的机会玩耍,他们可以得到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同时,预防一些心身障碍和心理问题也至关重要。如果以成人学习的形式教育孩子,只会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反叛,导致不爱学习。

5.婴儿期的训练应该与胎教联系起来。

现在很多孩子都接受过胎教训练。因此,产后教育应注意与产前教育的连续性。再好的胎教训练,如果出生后不持续强化,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也会逐渐消退。

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也要以孩子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和本体感觉平衡的快速发展为基础,给予足够的相应刺激。照常听孩子在胎儿期就已经熟悉的胎教音乐。经常重复胎儿时期亲子对话的内容,不断更新内容。双手把孩子抱在腋下,帮助他跳起来或做“走”来巩固“宫内走”,可以使出生后无意识的踏步尽快转变为皮质的、有意识的踏步行为。而这些如果不在孩子出生后不断强化,很快就会消退。所以胎教的效果要巩固,不可能一劳永逸。但是家长做的时候也不用紧张,不用累。带孩子玩的时候有目的的做就好了。

6.父母榜样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就像一台摄像机,把父母的话一条一条记录下来。谁也说不准它什么时候会“上映”。家长要意识到这一点,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他们要想孩子以后豁达开朗,就不能斤斤计较,对别人刻薄。要让孩子好学上进,首先要以身作则。在心理咨询中,有些应对孩子紧张焦虑的家长比孩子还紧张。所以,对模仿性强、受暗示性高的孩子进行早期训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家长以身作则。包括相互尊重和爱护,对生活和社会的正确认识,言行一致,父母态度一致,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和坏习惯,主动、勤奋、热情,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榜样。父母之间的相互猜疑、怨恨、争吵甚至离婚,都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7.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幼儿期的情绪接近婴儿期的情绪,具有多变性的特点,不善于自我调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后期已经发展出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力,出现了高级的社会情绪。所以幼儿的情绪发展是随着环境和教育快速变化的。他们喜欢看动画片,崇拜英雄,欣赏美好的事物。这时,家长可以通过引起孩子情感体验的事物来引导情境,帮助孩子建立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和稳定的情节感。童年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些不良的环境因素或者父母的教育失误都可能形成一些情节,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或者造成终身不幸。首先,父母会发现,孩子在3岁以后,有了独立的欲望,开始走自己的路,心理学上称之为“第一负相”。这时候家长不要把“固执”强加给孩子,以免“叛逆”。让孩子们尝试和练习。同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当孩子因为经验不足或粗心而犯错或弄坏东西时,要安慰和鼓励孩子总结经验教训,继续练习。当孩子受挫失败时,要及时表达理解和支持。比如,当一个孩子因为和一个没有朋友的孩子走得很近而被其他孩子孤立时,要肯定他善良的同情心,教他一些结交新朋友以及老朋友的方法。幼儿园的孩子有时候分不清想象和现实,说的话和事实不符。这个时候,不要说孩子在“说谎”,也不要轻易“说谎”。这阻碍了孩子们建立自信和自尊。有时候孩子会把别的孩子或者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因为他们还没有明确理解所有权的概念。这种事情一定要及时教育,态度要冷静、严肃、理性。很快孩子就会明白真相。现在独生子女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但由于缺乏与同龄孩子的密切交流,人际交往会出现问题。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出去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积累更多的沟通经验。这对以后适应社会极其重要。

二、如何正确认识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障碍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占儿童精神科门诊比例的第一位,达到60%以上。”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组主任委员郑毅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其中,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儿童心理行为障碍。

专家介绍,所谓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是指特别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的一种行为和情绪障碍。最常见的有多动症、抽动障碍、对抗性不服从、社交焦虑、害怕学习等。其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因素(遗传、外伤或感染引起的脑障碍)、心理因素、环境和社会因素。

“高发率和低识别率说明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专家表示,很多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障碍会延续到成年,还可以发展成其他更严重的精神疾病,不仅不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据他说,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做了一项调查,让1100多名年轻罪犯回忆起他们的学生时代。结果,他们中超过73%的人在上学期间被诊断为多动症。换句话说,如果能够在早期正确合理地诊断出多动症,并给予适当的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冲动和攻击行为,青少年犯罪就可以大大减少。

其实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效果是很好的,只是很多人认识不够。专家给出两组数据:国际上儿童心理障碍的识别率很低,不到20%,中国可能更低;在已确认的20%中,只有20%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专家讲了一个长期被误诊的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案例。他曾经治疗过一个三十多岁的女病人。五六岁的时候,她出现了抽搐、眨眼、摇头等问题。她的父母没有把她当成精神问题来治疗,而是带她去看了神经内科、儿科和中医,她还做了两次脑部手术。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抽搐厉害时会有强迫、骂人、自残等暴力行为,甚至伤到角膜。因为病人整天大喊大叫,砸东西,自残,家人无法和她共处一室,最后无奈找了心理医生。在安定医院治疗两周,自伤和砸东西症状得到控制。“两个星期后我复习的时候,我妈跟她来了,我特别感谢我们,因为她妈已经很多年没陪她了。”

“通过早期给予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调整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和调节神经功能,改善执行功能,控制情绪和行为,很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康复效果也很好。”专家表示,通过药物治疗以及家长和患者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上述病例均有所改善。

为什么儿童心理行为障碍难以识别,诊断率低?郑毅解释说,有两个误区:第一,患者和家长并没有将其视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疾病,而只是将其视为一种疾病或不良习惯。他建议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的行为与以前不同,给家庭或环境带来持续的困扰和痛苦,可以考虑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另外,有些家长明知这是病,却因为社会歧视或自我歧视而不敢正确就诊。整个社会都歧视精神病,小我也以精神病为耻,即使知道自己有病也不愿意去精神病院。这种社会歧视和自我歧视是识别率低、就医率低的核心问题。在美国,儿童心理健康的概念已经蔓延到学校和家庭,学校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儿童会被立即转到专门的医院,这是我们迫切需要加强的。”郑毅说道。

总之,通过专家对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案例的介绍和分析,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儿童的这种心理疾病。

发展: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

(1)新生儿

出生后,除了一般的神经或反射性行为(如扎根反射、莫罗反射、吮吸反射等。),婴儿还是有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的。新生儿行为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婴儿当时的觉醒程度。一个完全正常的婴儿,在出生后L-2小时内,一般可以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安静清醒的状态。从出生开始,儿童就具有视觉固定物体并跟随其运动的能力。可以直观地扫描简单的几何图形,尤其是人脸。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在这种行为中花费的时间大约是一天的10%。

“定向反应”是指婴儿对环境变化的一些行为。当新的刺激到达听觉、视觉和其他感觉系统时,儿童会变得更加警觉。此时自发运动受到抑制,头部可向刺激方向转动,并伴有心率加快等生理变化。当你逐渐适应这种刺激时,你的心率会变慢。如果再有一个完全陌生的刺激,心率会再次加快。但是,当这种刺激反复出现时,习惯性适应又出现了。

Brazelton综合观察到的新生儿行为,设计了一套新生儿行为评估量表。该量表从四个方面分析新生儿的行为:①互动过程(视觉、警惕、安抚等。);②动作过程(肌张力、动作成熟度、防御反应、口手运动、一般活动水平、反射行为等。);②生理调节(养成强光、响铃、拨浪鼓、针刺的习惯);④对刺激的反应(震颤、皮肤变色、惊恐反应等。).该行为量表可以发现新生儿行为功能的缺陷,评估正常行为的水平和质量,分析损伤、药物等干预因素对行为的影响,预测儿童未来的发育和功能。目前我国实行的简化Brazelton新生儿行为量表也能反映新生儿的行为状态。

(2)婴儿期

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宝宝的心理社会也发展很快。前3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分辨自己环境中的人和物了。不完全的笑脸往往可以在新生儿期表现出来,但发育完全的社会性笑脸通常在3-5个月时表现出来。8-12周没有社交笑声的宝宝,其发展潜力或环境体验质量可能出现严重偏差。宝宝与母亲之间依赖关系的建立,使宝宝学会整理自己的内心状况,传递信息,而母亲则试图理解这些信息,并做出适当的反应,如安抚、在情绪受挫时适度宽容、延缓宝宝的满足等。当母亲以鼓励、关爱、信任的态度养育孩子时,宝宝就有了安全感。因此,教育者对婴儿行为的反应应该是一致的和鼓励的。当缺乏母爱或情绪发生变化,母亲未能给予及时支持时,婴儿往往难以适应自己的生活,从而产生长期的退缩、焦虑或敌意。

当婴儿与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时,微笑作为社会交往中的一种媒介,经常发生。四个月大的婴儿在有愉快的社交接触时会笑。当这种愉快的场景被打断时,孩子可以改变自己的表情,如哭泣和坐立不安,以表达愤怒和不快。4-7个月时,宝宝社会接触的情绪色彩增强,7个月时对与他关系密切的人的面部表情有反应;6个月末的正常宝宝,往往会先选择抚养他的人。如果陌生人想把他从母亲的怀抱中夺走,他会坐立不安。相反,当孩子和一个陌生人单独坐在一起时,他们会毫无抗拒地接受这种新的社会接触。与母亲分离时对陌生人的焦虑和恐惧取决于与主要照顾者的情感交流深度。

6.5个月的时候,宝宝可以发出声音作为回应,8个月的时候,可以叫“爸爸”、“妈妈”、“大”,8-9个月的时候,可以注意自己名字的发音。1岁的时候,除了“爸爸妈妈”这几个字,已经可以用寥寥数语,用自己的行为表达一些已经知道的物体的名称。

6-8个月大的婴儿在与母亲分离时往往会表现出焦虑,但母亲觉得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很难入睡,孩子在入睡前总是希望得到帮助和陪伴。当母亲离开房间,孩子心烦意乱时,用语音和她保持联系也能让孩子开心。从9个月到10个月,对母亲的依赖减少了,部分原因是孩子自己已经会爬了。也是在这个时期,如果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物体上盖着布,孩子可以主动把布拿掉,抓住它。这清楚地表明,看不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不可用。在此期间,捉迷藏往往成为一种令人愉快的游戏。

1末期,由于婴儿与母亲和其他照顾者的互动,以及运动功能的充分发展,儿童开始准备从依赖的姿势发展到独立的运动,以探索他周围更大的世界。

(3)幼儿期

随着大脑皮层对各器官调节的加强,手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都发展起来了,孩子活动的冲动性降低了。但一般来说,在幼儿期,抑制过程还是很差的,以兴奋过程为主,容易兴奋和疲劳,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分心。在此期间,孩子们学会了独立行走的能力。拓展了他的生活。语言也会快速发展。

1-1.5岁以上,主要是对语言的理解,其表现是:仍然很少或不能用语言表达确切的意思,但能听懂成人的言语。有些孩子还在经历一个艰难的语言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很多声调断断续续,但毫无意义。之后,孩子可以很快获得单词图像并理解其含义。结果大多数孩子在2岁的时候就能把三个单词连起来。2-3岁的孩子已经基本掌握了简单句,会用文字说话,会陈述年龄性别,喜欢提问。

2岁时,孩子可以模仿大人的动作,比如把东西放进抽屉和书架。这时候的孩子往往是一个人玩,以实际操作物体为主要对象。到了3岁,在成人动作的影响和言语的帮助下,孩子的动作开始有了一定的目的性,比如看到妈妈在喂自己。你将学会喂洋娃娃。孩子可以主动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但是,这个时候的思维和想象力还是很低的,只能在行动中思考,却无法规划自己的行动,也无法预见行动的后果。

三岁的孩子有过复杂的情感经历。当他们被大人疼爱的时候,可以有愉快的体验,当他们被骂被罚的时候,会有痛苦的体验。但在不正确的教养下,孩子也会嫉妒、害羞、怕黑、生气。一般来说,情绪不稳定,有时哭,有时笑。

两岁或三岁的儿童最初有可能为了更近的目的而抑制或推迟他们的行动。孩子经常要求“自己来”,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这是意志活动开始发展的标志,但这种意志活动能力很差,还很难长时间控制自己的行动。所以这个时候的冲动还是比较突出的。

(4)学龄前时期

在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学龄前儿童的神经系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因为大脑中的交通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已经基本完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更加迅速和准确。大脑皮层内部抑制的过程得到了发展,使儿童有可能形成更加复杂和微妙的临时联系,更好地分析和整合外部事物,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这个时候抑制的功能还是比较差的,往往不能胜任抑制自己的动作太久或者从事太细致的作业。1 4-6岁的孩子能够承受思考、感受和努力行动的能力,对未来有一定的理解和想象。这种想象可以在游戏中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到了这个年龄,我也对性别有所了解,在我玩的游戏中就表现出来了。但孩子对未来的认识并不完全,所以往往会产生心理压力和焦虑。在家里或在外面,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的变化会给孩子留下焦虑、敌意、攻击性等。担忧可表现为做噩梦和恐惧,严重时可出现遗尿、吮吸拇指以及语言和学习障碍。

学龄前儿童的第二信号系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孩子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感知来认识事物,还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和解释来认识更多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孩子不仅可以接受别人的语言指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这个时期,言语能力随着实践活动、劳动和学习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表达能力还很差,往往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在这个时期的最后阶段,经过正确的教育,连贯的语言逐渐获得了主导地位,这对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和逻辑思维非常重要。情绪的多变性和冲动性在学龄前后期,儿童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情绪的外部表达,稳定性增强,开始发展社会性情绪。这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5)学龄

这一时期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特别是额叶的显著增大,大脑兴奋功能的增强,内部抑制的发展,使儿童能够更细致地分析和综合外界事物,更善于调控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儿童能够从家庭走向社会,在新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随着环境的改变,他们逐渐开始独立生活,从新的环境中寻找新的目标和行为准则。虽然孩子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有所发展,但还是比青少年差。过度兴奋容易导致疲劳,过度抑制也会让孩子难以忍受,从而诱发不必要的兴奋。从家里到学校,家长往往非常关心孩子兴趣的变化,往往会给予很多的劝诫和太多的限制。这个早期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让孩子焦虑,兴奋和抑制的平衡会被破坏。因此,孩子将很难适应外部压力。

学龄儿童的整个任务就是激发孩子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以及如何付诸实践。在这个时期,儿童的思维逐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但在很大程度上仍与感性经验直接相关(即具体的形象成分仍然很大)。这一点在教育中要注意。如果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适合孩子的思维特点,他们会觉得很难学。一旦学习成绩达不到家长的预期,往往会激怒家长,使孩子第一次产生失败感,从而表现出焦虑、抑郁甚至敌意。如果孩子试图得到父母或老师的认可而得不到,也会造成情绪障碍;甚至使反社会行为发展。

(6)青春期

在这一时期,大脑的功能有了显著的发展,大脑的连接神经纤维大大增加,脑细胞的分化功能也达到了成人的水平。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随着青春期的性发育,在兴趣、态度、动机上也有很多变化。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处于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即独立又依赖。他开始意识到他不再是个孩子了。“成人感”和独立性是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现象,自尊心强,对周围人的评价敏感。往往对父母或老师有一种“抵触”的情绪,有疏远大人的意图。很容易在他们的青少年中形成群体倾向,往往会超出班级和学校的界限。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关系越不协调,青少年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就越大。这样的帮派一旦受到社会的不良影响,就容易产生社会偏差。

性的发展使他们意识到两性之间的差异,对异性有隐约的好奇,有关心和接近异性的倾向。性发育的强烈动荡改变着青少年的心理内容和结构,社会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水平和行为。她们在异性面前害羞内敛,但又常常爱美,炫耀以吸引异性的注意。

青春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用概念进行整合逻辑的恰当判断和推理,但仍然容易出现片面性和肤浅性。

冲动是青春期的另一个特征。他们容易情绪强烈,情绪烦躁,认识片面。这种情况往往表现为鲁莽的现象。但随着自控力的增强,青少年对自己和他人的人格评价和内心体验也逐渐增强,从而能够自主控制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老师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下,道德意识逐渐增强,成为世界观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