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绵延千里的故事——《地湾好果,秦安》
根据近几年的历史研究,五千年文明靠的是Xi安的半坡,八千年文明靠的是秦安的大地湾。大地湾遗址位于秦安县清水河流域五营乡邵店村。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二、三级阶地交汇的平缓山坡上。遗址面积约2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距今8000-4800年,包括五个文化时期。因其文化类型多、持续时间长、历史渊源早、技术水平高、分布区域广、外观保存完好而备受考古界关注。1988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地湾遗址将建成国家考古公园。遗址公园内有大地湾博物馆、F901遗址陈列馆、原聚落遗址、F411遗址陈列馆,是甘肃省中华文明创造、保护、传承、创新的重要展示基地。
女娲庙位于距秦安县城70公里的龙城镇,据说是女娲的发源地。女娲,姓冯,生于,长在丰台。她是伏羲的姐姐,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首领。据《水经注》记载,在秦安县北部,山上有女娲神龛,以冯命名的有丰沟、凤台、等地名,还有瓦黄、、龙泉等村名。据说女娲出生在凤沟,在凤台长大,葬在冯英。至今,丰沟悬崖上仍有一个深不见底的女娲洞。镇北门外有一口大井,世称龙泉。据说是女娲造土,使人用水的喷泉。镇南门有一座气势磅礴的来沃寺,正殿正中有一尊女娲塑像,生动再现了女娲“炼石补天”、“以土造人”的情景。
街亭位于秦安县城东北70公里的龙城镇,距大地湾遗址8公里。这是一片开阔的区域,宽约6公里,长约10多公里。它是关陇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魏蜀街亭之战就发生在这里。街亭所在地,是河谷开阔,四通八达,南北山势险要,可攻可退的战略要地。三国时期,诸葛亮派马谡为先锋,王平为副将坚守街亭。因马谡部署反光,不听王平利谏。“被魏军大将张合击败,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痛哭斩首马谡,前往上海。从那以后,街亭就闻名于世了。
凤山风景区是国家4A风景名胜区,位于秦安县东南角,是该县主要山脉九龙山的头部。其山发源于清水河流域,蜿蜒数百里,在此处突然合拢,形似展翅的凤凰,故名凤山。占地面积约1150亩,由生态水景、太平堡“青莲禅寺”、泰山庙古建筑群、常春宫殿、明清古街五部分组成。其中,泰山寺建于元代,现存寺庙34座。它是甘肃省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之一。整体建筑依山而建,依类而形,布局规整,精致独特。共分九套,集佛、道、儒文化于一山,集历代名人楹联,集圣贤贵人题字,体现了道教文化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山下古街现存明清铺面297条,名人故居众多,是全省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历史文化街之一。
秦安文庙,俗称夫子庙,位于县城中心新华街东学巷,占地3200平方米(约4.5亩)。创建于大德元年(1297)之前,道光十八年(1838)规模非常大。曾是天水历史上规模较大的地方。现存建筑有大成殿、崇圣寺、祥贤寺、明观寺等。文庙是甘肃省保存完好的文庙,仅次于武威文庙,文物价值巨大。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7月,秦安县委、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兴国寺位于秦安县新华街,又名“兴古寺”,俗称“观寺”。始建于元代至顺年(1330-1332)。明嘉靖年间,胡将“兴国烧宫”列为秦安八景,并题写寺额,在正殿题写“般若”二字。兴国寺般若殿粗犷、浑厚,建筑技法独特而精湛。它的梁结构、斗拱和材料都保留了明显的元代特征。它是甘肃省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为研究元代建筑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1996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它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景点。
柯泉寺位于县城南郊的兴泉村。明朝以前,这里有柯泉寺,一座古老的寺庙。明代著名的彝族学者胡永宗,小时候在这里读书,退休后在这里著书立说。在胡的《可泉》、《可泉歌》诗中,山泉被赞为“可得”、“可浸”、“可得”,故名可泉。寺内出土大量南北朝石塔造佛。虽毁于战乱,但屡毁屡建,规模不减。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内青圬工拱门、飞架相连,亭台楼阁婀娜多姿,古树新花映衬,香火袅袅,钟声悠悠,古匾新异灵动,是不可多得的观光好去处。
南上官人民街是一条古老的商业街,原名“南上官”,位于县城南部。据秦安之说,金二年(1157)建秦安郡时,这里就有铺面。明朝以后铺面逐渐增多,清道光年间初具规模。到了民国时期,私人店铺已经超过200家。大型的“万顺马”“复兴城”有20多座。人民大街东西长454.8米,南北宽8.4米。南北两侧预留铺面222间,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均为明清时期的民用建筑。这条街完整地保留了旧式铺面的原貌,为研究秦安县乃至西北地区商业铺面的建筑风格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秦安县博物馆位于秦安县兴国文化广场北侧,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是国家三级博物馆,被甘肃省科协评为“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2065,438+07-2026,5438+0)”。博物馆馆藏文物6745件,其中一级文物22件,二级文物87件,三级文物681件。馆藏文物中,新石器时代的人面彩陶瓶、马家窑文化的四盘螺旋纹彩陶瓮、齐家文化的玉琮、葡萄纹铜镜、唐代的海马兽、北朝至唐代的佛教石刻等,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
葫芦河城区景观工程根据城市建设的生态要求,以大面积的水体营造“亲水、近水”的人文环境,与景观绿化建设相融合,打造具有现代园林特色的葫芦河生态景观区。本项目成功实施后,为秦安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塑造秦安魅力新形象增添了不少色彩。
苏家峡水库位于甘肃省秦安县钟山乡苏家峡村王家村下游。1958开工,1962竣工。1972延长了供水横管,加高了大坝,增加了侧槽和溢洪道。汇水面积67.5平方公里,总库容820万立方米。坝顶宽7m,长140m,高24m。水库主要用于灌溉,结合防洪和养鱼。
青林沟原始次生林和佛教胜地观音寺都在旺铺乡西北的青林村附近,是县城北部重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因为两个地方离得很近,所以合并到一个地方。青林沟原始次生林位于秦安海拔最高的大泗梁的一个沟岔里,北接三仙梁,西南与甘谷、通渭的群山融为一体。县内两条重要河流分别是沁河支流郭家河和葫芦河支流西小河,以及流经通渭河的玉木河,可谓三江之源。这里的地形是高爽,气温低,蒸发量小,绿树成荫。即使在炎热的夏天,这里仍然凉爽湿润。
秦安县万和桃花景观位于秦安县东部的刘萍乡,X462线贯穿其中,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美丽园林”之一。景区涉及刘萍乡万和、邓萍、淑庄等9个村,区内种植京七、仓房早胜等优质桃1.28万亩。景观整体呈阶梯状,农村民居、桃林随势而建,交错错落,自然景观丰富,田园风光优美。每年4月中旬,万亩桃花盛开,蝴蝶飞舞,蜜蜂飞舞,游人如织,流连于此,仿佛进入了花的海洋,沿着蜿蜒的小径赏花,让人如入仙境。盛夏时节,园中桃香四溢,是游客采摘、休闲、欣赏自然风光的绝佳去处。
秦安太美了。
你真的想去吗?
俯视
还有旅游线路供你参考。
县城一日游:兴国寺-文庙-明清上官街-凤山景区-县博物馆-葫芦河生态园-柯泉寺。
县城周边两日游:万和蜜桃基地-大地湾遗址-女娲庙-街亭遗址-苏家峡水库-青林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