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原罪
前几天网上发了一篇文章,我翻墙看了一下。大意是中国上层想放开生育,理由是放开二胎后中国生育率没有达到上层的满意程度。文章底部最热门的一个帖子的效果是“只有两种人会生孩子,底层人口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会生更多的孩子,在中国教育水平达不到的情况下为未来社会产生更多的底层人口,而另一种是已经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富裕阶层。为了延续所谓的家族荣耀和被垄断的社会固有资源,上个世纪通过高考的人变成了小康和中产阶级想生孩子,北上广深的高房价,学区房。所以通过这样的生殖压榨,穷人越来越多,中产阶级被富人阶级的孩子压榨,最后汉堡的蔬菜沙拉越来越薄。
中产阶级是这个社会非常困难的一个阶层。他们大多是从县城或农村出来的,家里很少有人支持。他们努力工作,靠着穷孩子上学在城市里挣得一席之地,却面临着外企的中年危机和独生子女政策下的二孩四老。也许他们还有未完成的抵押贷款。于是贫穷就成了原罪,因为他们往往选择一个孩子或者一个没有更多钱的丁克。
况且,在底层,底层的穷人曾经寄希望于全国高考制度,但是这几十年来,农民发现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北京学校的越来越少,考上了也赚不了多少钱。前段时间江苏那个让自己的姑娘辍学去卖韭菜盒子的大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穷人资源有限,总想尽快看到回报。不像富人,他们可以为后人提供很多尝试。穷人总是希望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播下一粒种子和十粒种子。穷人家的孩子被自下而上地灌输各种思想,父母和兄弟姐妹为了你的学校牺牲太多不容易。所以这些孩子在大学里往往带着原罪生活,带着愧疚努力工作拿奖学金,希望能给父母减轻负担。同时,因为课本画饼画得太好,他们刚进入社会时充满希望,却发现贫穷让他们在城市里处处碰壁。如果他们在一个月内找不到工作,他们甚至连房租都付不起,所以穷人家的孩子的第一份工作往往没有那么高。
贫穷有其原罪。这个世界上有两种通行证,一种是钱,一种是美。美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但金钱会永恒。贫穷的原罪就像上帝一样,永远被钉在十字架上,无法解脱。小到农村,富人过年吃喝,穷人只能最后。大到这个城市总统选举的点点滴滴。
我在大学的时候,听过一个故事。我们老师大学博士毕业就来大学当讲师了,每个月工资还不错。直到有一天,年轻教师的妻子因为临产在医院等不到床位,只好坐在走廊地板上。当他看着病房里的VIP床位时,老师摘下眼镜擦了擦,决定成为一名商业学者或学者商人。
起初,这个社会是平等的。后来人多了,人们选举领袖,获得权力。后来,为了更好的商品流通,聪明人从商业中得到了钱。后来,权力是靠金钱支撑的,金钱催生了更多的金钱。从此,贫穷成了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