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听听幼儿园园长们谈论开学的事情。

每年的九月,是刚进幼儿园的孩子最痛苦的时候。因为我要离开父母的怀抱,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看到一些陌生的面孔,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哭”!大人也不愿意把这么小的孩子放在幼儿园,怕孩子第一次什么都看不到。送完孩子的家长会站在学校门口静静等待。这就是“入园焦虑”,大人小孩都会有的现象。然而,孩子真的那么脆弱吗?听听幼儿园园长是怎么说的。

孩子的适应能力远远超出父母的想象

“很多时候孩子在外面哭,家长看到后会更加焦虑,家长的分离焦虑比孩子更严重,”幼儿园园长说。大人认为孩子太小,接受不了新环境,会哭,所以有太多的担心和焦虑。

一位早教专家谈到一个在中国上幼儿园的外国孩子。他的父母都是美国人。这孩子只会说英语。刚到幼儿园的时候,他经常不说话,脸上和眼睛里充满了迷茫和无助。但是三个月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基本上能听懂老师和孩子们说的话,还会说一些简单的中文。然后三个月后,他能够用流利的中文和老师交流,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为什么孩子的适应能力这么强?这是因为他们正处于“无意识适应学习期”,年龄越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强。在这期间,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超出了大人的想象。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哭就舍不得离开。幼儿园老师会马上把他们带走。接下来的五分钟,孩子会变得很听话,他会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当他的注意力转移后,他就会停止哭泣。其实幼儿园老师更有耐心,和孩子玩各种游戏。在孩子适应老师的同时,老师也在不断想办法和孩子相处。

向老师询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我经常问我的孩子:今天在学校怎么样?你学到了什么?你和孩子们玩得开心吗?而孩子总是不管我的问题,玩自己的。当时我很迷茫。我问错问题了吗?有一次,我在路上遇到一个幼儿园老师。老师跟我说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孩子听话,能帮老师拿东西,学习好,能帮助别人。听了老师的话,我才知道,每个孩子的表现都不一样。孩子表达能力不够清晰,不知道如何回答父母的问题,只能选择沉默。所以通过和老师的交流,了解孩子的学校情况会更好。

父母送孩子去公园的不当做法

首先,善意的谎言是无法实现的。

比如父母会说“穿好衣服,我们去操场吧”“等会儿去姐姐家吧”等等。孩子到了幼儿园,父母就会离开,孩子幼小的心灵会受到创伤,认为大人在欺骗自己时会哭得更厉害,从而失去对大人的信任。

第二,形影不离,拖延症

这种情景喜剧经常在幼儿园门口上演。孩子已经进了校园,却又折回来找妈妈,来来回回好几次,大大影响了孩子的心情和老师的时间。

第三,对待孩子要赔偿。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吃了苦,回到家就像小公主一样买一大堆吃的和玩具放她走。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任性,时间长了就控制不住了。

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幼儿园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地方。有些父母,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很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哭。只要他们哭,他们什么都会同意。一周不能去两天,这样孩子会更不愿意去幼儿园。

5.用威胁的话威胁孩子。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说:你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经常用这种语气和语气跟孩子说话,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和胆怯。如果他们在压力下做事,他们会更害怕。

六、顾虑太多,半途而废

很多家长认为老师在学校照顾不到每个孩子,孩子吃不饱,尿裤子等等。再三考虑之后,他们还是不肯送孩子去幼儿园。孩子开学,老师会要求家长在书包里给孩子准备一条裤子。原来书包不是用来装书的,是“行李包”!

如何让孩子轻松入园?

第一,提前熟悉学校环境

因为每年都会有孩子上学的“生死离别”场景。其实家长可以提前带孩子去学校熟悉环境,去幼儿园体验一次。现在幼儿园有很多新节目,为新来的孩子准备欢迎仪式,减少他们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二、提前心理暗示

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再灌输提前上学的观念。比如你看到别的孩子上学,你要告诉他们,你要像你的哥哥姐姐一样去上学,或者买一些学习用品。通过言语或行动的心理暗示。

三、入园前做好准备

因为孩子太小不能自理,家长需要准备水杯,扎头发,准备替换衣服等。为他们的孩子提前。他们上学的时候不会很匆忙,孩子也会觉得很轻松。

第四,了解幼儿园教师的情况

幼儿园老师一般都是跟班的,从小班到大班都是同一个老师,这样孩子和老师会越来越熟,不怕不熟。所以家长可以提前问学校老师,有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

五、坚持每天上学。

从上学的第一天起,你就应该知道这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不是打游戏和过家家。家长和孩子一定要互相配合,每天点名,坚持下去。

说了这么多,家长们放心了吗?给他们的孩子一双翅膀,让他们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