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哈克是做什么的?

乔治·哈克

乔治·哈克,英国国籍,出生于1915。1937 23岁毕业于牛津大学,满怀热情地为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工作。何克历任“共和”书记、巡视员。到1941,“共和”人数发展到3000多人,成为抗日救援的重要力量。1945年,他的书《我看到了新中国》在美国和英国出版。作为双石铺培黎学校的校长,他用延安的革命精神和八路军的思想作风管理学校,教育学生。1945年7月22日,乔治·哈克死于破伤风,年仅30岁。

中文名:乔治·哈克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965438+出生于2005年

死亡日期:1945年7月22日

职业:共和书记、巡视员

研究生院:牛津大学

主要成就:有力支援了中国抗日战争。

代表作:《我看到了新中国》

角色的生活

1,抗日战争时期

乔治·哈克是英国人,出生于1915。1937年,23岁,刚从牛津大学毕业。他来到中国,目睹了上海被日军占领和战争的悲惨景象。“我不能丢下这些人。”他决定在中国实地了解中国人面临的问题。于是他一边在美国合众国际社做自由撰稿人,一边开始学习中文。他来到中国汉口。当时史沫特莱知道路易·艾黎在为“共和”事业奔走,需要人手,于是推荐了何克。艾黎觉得“他那么年轻幼稚,不知能否在中国的混乱中安身立命,但在他开朗的行为背后,也能感受到一种坚韧与刚毅”。几个月后,哈克从北京路过宋家庄,患了伤寒。他由新西兰教会派来的护士凯瑟琳·霍尔照料。她经常冒险给白求恩送去急需的药品。

何克病后在八路军呆了一段时间,后南下宝鸡“共和”办事处,任巡视员,报告在国外的所见所闻。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简称“共和”)由埃德加·斯诺和艾黎发起,宋庆龄支持。督促国民党继续抗战仍是“共和”的主要任务之一。“共和”通过安置难民、生产军需民品、筹集资金转移到延安,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抗日战争。乔治·哈克以极大的热情开始了《共和》的工作。他给母亲写信说:“我该为中国工作了”!

而此时此刻,何克也已经意识到,他和艾黎肩负着同样的重担,在互相争斗。哈克到达宝鸡后,艾黎深信自己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哈克先后担任共和的秘书和巡视员。“哪里有‘共和’,哪里就有何克的足迹。他走遍了全国各县。”到1941,“共和”人数发展到3000多人,成为抗日救援的重要力量。

出书

在决定与阿里·甘“共事”之前,他曾去过延安。虽然只有一个星期,但他对延安精神感受很深。“那里的卖茶人不肯收我的茶钱,他们称我为朋友。没过多久,我就被提升到了‘同志’的级别。延安的学生和牛津一样多,男生4000人,女生1000人,分属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和延安艺术学院。除了这所学校,全区都有分校,在分校学习的有几千人。我现在在红色中国的中心。现在不是很受欢迎,但无疑是全国这场反日运动最有力的中心。”在延安,他看到大批各行各业的年轻人从全国各地涌来。"能被来自新加坡、马尼拉、新西兰和夏威夷的人吸引到这里来,真是令人惊讶."

何克所到之处,看到的都是人民虽然生活艰苦,缺衣少食,但都投身抗战。这种精神让他肃然起敬,他开始佩服* * *制作党。后来,哈克认识了红军聂·荣臻。聂将军让哈克参观整个地区,并派他一个同伴。四个警卫在另一个村子,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亲切地接待了他。1945年,他的书《我看到了新中国》在美国和英国出版。

在此期间,他还在国外发表了许多支持中国和抗日战争的抗日故事。

培黎学校创办初期,他作为双石铺培黎学校的校长,用延安的革命精神和八路军的思想作风管理学校,教育学生。他还经常教学生唱抗日革命歌曲。由于他的努力和杰出的才能,学校发展很快。

组成一个“家庭”

在热火朝天的抗日战争年代,何克深入民间疾苦,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永久的感情。在山西太行八路军基地采访时,何克认识了一个党员土生土长的人,名叫聂,是辽宁人,有四个儿子。因为孩子母亲病重,没办法,只能送她去孤儿院。赫克和艾黎不仅亲自带她去医院治疗,还把孩子从孤儿院接回家。何克给孩子们洗了澡,买了新衣服给他们换上。孩子母亲病逝后不久,阿历就带着孩子回了双石铺,和何克长期生活在一起。当时聂氏兄弟四人的年龄在3岁到12岁之间,所以三个不同民族的人在中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解放后,老板聂光春写了一本回忆录《我们四兄弟的两个外国父亲》,记录了那份浓浓的父爱。

由于共和与国民党关系恶化,双石铺培黎学校决定迁址山丹,60个孩子几乎靠馒头、小米粥和土豆度日。这个地方不种蔬菜,但是他们自己种了一些蔬菜,足够过冬了。何克认为,在这个提倡“双手并用、大脑并用”、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时代,学生的劳动观和文化理论学习同等重要。学校很快就有了毛纺厂、棉纺厂、机械厂、电器组、汽车运输组、陶瓷组、化工组、造纸组、印刷组、玻璃组、采煤组和实验农场。哈克在给母亲的信中说:“把你的生活和这些孩子联系起来,是非常有意义的。”

殡葬事务

1945年7月22日,赫克因破伤风去世,年仅30岁。临死前,他让艾黎拿来纸笔,写下了“把一切献给佩里学校”的字样。孩子们把刻有自己名字的校旗放进棺材,乔治·哈克的“大家庭”围着坟墓唱起校歌,三鞠躬向他告别。艾黎和她的同学把哈克埋在南门外的一块小空地上,希望哈克每天都能听到他们的笑声。他们把这一天定为节日,每到阵亡将士纪念日,学生们都会拿着美味的食物,坐在Hoke的坟前为他唱歌。这样的周年庆活动一直持续到1953年艾黎落户北京。

艾力和赫克陵园位于山丹县南门外,仿西式建筑。就在它的正前方是一面大理石面的照壁,外面嵌着楚图南题写的“小巷和河科墓园”的园名,上面镶嵌着邓小平题写的13镀金字样,“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该公墓最初是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为纪念培黎技术学校的创始人乔治·赫克而修建的。按照艾黎的遗愿,1988年4月,艾黎的骨灰被安放在花园里,并改名为艾黎和赫克公墓。艾力和合克陵园已成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景点。

相关作品

根据二战期间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黄石的孩子》于2008年4月3日在全国上映。4月1日,《黄石的孩子》在湖北黄石举行全国首演。两位原型老人出席首映式,回忆乔治·哈克。

人物原型

在《黄石的孩子》中,哈克不仅照顾孤儿院的孩子,还在途中收养了四个孤儿,其中最小的一个叫“老四”,也是哈克的最爱。现实生活中,四兄弟(聂广春、聂广汉、聂广涛、聂广培)被乔治·哈克收养的过程比较曲折。他们的父亲是* * *党员,由于敌人的追击,不得不转移到解放区。与何克见面期间,委托他帮忙照顾留在老家的孩子,于是把两个大哥送到何克的学校,聂光培和三儿子因为太小,暂时和母亲住在一起。一年后,母亲因病去世,当时才三岁多的老三和老四都考上了学。

4月1日,年过七旬的聂广汉、聂广培出席《黄石的孩子》首映式。他们转达了另外两位老人也想去看电影的愿望。但由于年事已高和身体原因,他们不得不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外国父亲表示敬意。聂广汉补充了很多弟弟因为年纪小记不清的细节,说三岁的老四在学校整天缠着何克,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小拖油瓶。聂广培回忆说,因为他胆小,何克破例带他睡一张床,和电影里基本一样。在搬到山丹的过程中,河科一直把他抱在怀里或者让他享受坐车的待遇。可以说,他是“小长征”中最幸运的孩子。虽然60多年过去了,但两位老人说起乔治·哈克依然激动不已。他们说,没有他,哈克是一个完美无瑕的人。

呼吁和平

《黄石的孩子》无疑是一部主流商业电影。好莱坞团队制作战争场景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本片并不是针对残酷的中日对抗,而是用大量篇幅讲述发生在战场后方的故事。电影开拍不久,日军控制下的南京城废墟呈现在我们面前,充满了战争的气息。但在一小群人的屠戮之后,整部电影的焦点都放在了主人公——英国记者乔治·哈克身上,他向我们讲述了哈克如何在物质条件艰苦的大后方照顾中国60多名孤儿,为他们建立了一个温暖的家,然后带着孩子逃离战乱,移居甘肃山丹。

《黄石》也挺感人的。澳大利亚护士李来到中国,看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毅然留下。她没有什么所谓的伟大理想,只想让孩子们过得更好。艾米莉一开始爱上了陈汉生,但汉生选择了为国而战,牺牲了自己的一点点爱情。后来哈克渐渐喜欢上了勇敢独立的李,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依然为李制造浪漫。在带着孩子搬家的过程中,在陈汉生的“让爱”下,李和何克终于相爱了,但何克最终因为破伤风死在了李的怀里。

影片最后采用了纪录片的形式,邀请现在已经是老人的四个孩子一起追忆何克,进一步加深了影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投资几千万的《黄石的孩子》,其实更像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商战片。它的重点不是战争,而是它带来的伤害,它也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和帮助过中国人民的国际朋友。

电影评价

尽管罗杰·斯波蒂·伍德一再强调,这部由中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合拍的电影“与其说是西方电影,不如说是中国电影”,但我们仍然很难将其与我们感受和理解的“中国”划上等号,即使它是基于一个真实的故事。

某种程度上,它具备了一部主流好莱坞电影的所有元素:救赎与自我救赎的主题,爱情与牺牲,俊男美女的乱世之恋,气势恢宏的美丽迷人的异域奇观,神秘深沉的牛仔英雄,沉重的音乐,其他的“中国元素”全部收入:屠刀下的南京;风景秀丽的古镇;“就像回到了14世纪的沙漠骑兵”;古道中的丝路;一个像骑士一样难以捉摸的* * *制作方将军;优雅、善良、屈辱的贵族女人;傲慢腐败的国军官兵;开明友好的地方官员,加上雪山、黄沙和龙卷风,很难看一部这样的电影。

“抗战八年,对乔治·霍格来说是一生。一棵由中国革命的热血和激情浇灌的小树苗,已经长成一棵坚实的大树。”

-路易·艾黎

相关轶事

这部电影是根据雷维利的书《水果》改编的,副标题是乔治·埃文·霍格的故事。当它被翻译成中文时,标题变成了从牛津到山丹——乔治·霍格的故事。英语中的“水果”一词来源于拉丁语“fruition”。这个词的意思,中文最准确的翻译,应该叫“最后的结果”。剧情发展也遵循了好莱坞的经典设计:“闯入——无法摆脱——面对困难——通过经历理解成长——牺牲”。它聚焦于牛津大学毕业生乔治·埃文·哈克的精神成长。哈克环游世界到达上海时,恰逢日本侵华。在他看来,报道这场战争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冒险。当哈克亲眼看到那场疯狂的屠杀时,他才真正明白战争意味着什么。他拍的照片被日本人发现后,他即将被处决。在关键时刻,“成龙(周润发)领导的* * *生产党游击队救了他。他把哈克带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黄石。

在黄石,60名身心受损的男孩被遗弃在孤儿院,战争的创伤让他们变得暴虐、倔强、好斗。乔治想看前面的“真正战争”,女护士李告诉他:“这是战争!”"

当米切尔和陈回来后,乔治不仅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喜爱。日本人一天天逼近,蒋介石的军队想把孩子打造成壮士。当地贵妇人王大妈王(杨紫琼饰)用金钱和身体营救了何克——何克想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越过雪山来到了著名的丝绸之路——甘肃山丹。

在旅途中,何克和陈在是否将孩子卷入战争暴力的问题上意见不一。最叛逆最可恶的孩子的死,坚定了他带领这些孩子远离战争的决心。在旅途中,他发现李成为一个瘾君子,因为她对未来没有希望。

他们历经磨难成功抵达山丹。乔治和孩子们计划建造一个新家和一所新学校。但乔治在旅行中受了点小伤,导致破伤风,最终不治身亡。但他留给孩子们的是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而李也在爱情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她拒绝了陈的参战请求。她说:“我需要它们!”"

在影片的最后,这位如今依然健在的老人回望这位年轻的英国人:“他是一个完美的人,没有任何瑕疵”,“我们将永远感谢和纪念他”,“我们的四个兄弟都不知道他们的生日,我们的生日都是7月22日,哈克去世的那一天”。

哈克死于1945年7月22日。30岁的时候。离日本投降只有23天了。在今天的山丹,还有乔治·霍格的墓碑。碑文是一首诗:

多彩绚丽的生活

辉煌而温暖,

为了它,人们一直在向前推进。

他已经去世了,

从那以后,我就不打架了。在战斗中,

死者的生活,

但是更聪明。

相关书籍

书名

题目:从牛津到山丹

作者:(新西兰)路易斯·艾利

国际标准书号:

价格:0.66

发布地点:北京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一):1984

页数:181页

格式:20厘米

总注:本书翻译自新西兰英文版1967。

作者翻译了这封信。

从牛津到山丹——乔治·哈克的故事180页。从中提取零件

作者就中译本给译者的信;

亲爱的段锦同志:乔治·哈克在中国几乎没有宣传。他的人生经历确实丰富而有意义。我为他母亲写的这本小册子可以作为他生活的介绍。我认为,将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并出版它将激励许多人,并加强国际主义的真正事业。

兄弟般的

路易巷1982.1.12

前言

时间很难用年来衡量。抗战八年,从1937到1945年8月抗战结束前不到一个月,对乔治·哈克来说是整整一生。用中国革命的热血和激情浇灌的小树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

很多很多英国青年死在中国。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两次鸦片战争或干涉太平天国的战争中被强行征召入伍,送进了坟墓。他们穿着花哨的军装,衣领扣得紧紧的,要么死于中暑或霍乱,要么被愤怒的人枪杀。在中国和日本的沿海地区,也有很多为殖民主义而死的人。但是乔治·哈克属于另一种英国人。他死于对中国革命的信仰。他触碰到了中国革命的火花,点燃了一场清理中国各地一切污垢的熊熊烈火,而乔治本人也成为了这场愈演愈烈的熊熊烈火中的一份子。

二十年过去了,在乔治去世前就很了解他的人仍然对他记忆犹新。现在,我坐在北京,翻看着他妈妈寄给我的他的信和文章,选择其中最重要的,写成一本书。乔治研究了中国革命,这对许多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他是中国人民和英国人民之间的纽带。他的名声将永存,但那些声称要“对付”中国的老牌帝国主义者的华而不实的头衔早已被世人遗忘,他们的铜像也被熔掉,用来制作儿童玩具。

当乔治的美国之旅结束后,他和他的阿姨去了日本。在日本,他发现普通民众对日本政府的宣传深信不疑,认为日军在帮助中国。他的姑姑把他介绍给和平主义者朋友。这些人渴望向他展示日本生活的神圣。然后他来到贫穷、战乱、被占领的上海,震惊地看到那些悲惨的场景。日军和他刚刚在日本告别的人很不一样。他们烧毁了周围的村庄,用刺刀杀死了庄稼人。这座城市挤满了饥饿和流离失所的人。他们面面相觑,骨瘦如柴,冷若冰霜,相继死去。唯一的活路就是向侵略者屈服,捡废铁做炸弹,用来杀害大陆同胞。乔治来到医院,和那些因饥饿和疼痛而奄奄一息的伤兵们在一起。他目睹了成千上万的家庭整个冬天都住在石头路面上,那些有麻袋当坐垫的人是幸运的。女人在水泥路上生孩子,如果有报纸盖着身子聊天御寒就很幸运了。旅行者报告了他们所看到的恐怖,以及孩子们如何因为缺乏新鲜食物和蔬菜而患上脚气病。

乔治决定在中国呆几天,了解中国人民和他们面临的问题。到了他要去印度然后回国的时候,他对姨妈说:“对不起,姨妈,我不能离开这些人。”他真的从未离开过他们。他带着仅剩的几英镑,出发去了当时各方势力的中心汉口,在美国合众国际社做自由记者的同时开始学习中文。

乔治正在去大陆的路上。当他醒来时,他突然颤抖起来。原来他得了伤寒。碰巧一位新西兰护士在回河北西部一家小医院的路上,也在同一个村子停了下来。她用毯子裹住乔治,把他塞进了一辆手推车。他们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两人都睡着了。后来,她以卓越的聪明和勇气,让他躺在驴的马鞍上,自己走路,最后晕倒后到达医院。凯瑟琳·霍尔(中文名:何明清)在北京新政府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访问了新西兰。当时,她已经70多岁了,但她仍然是一个优秀的小女人,对中国人民的事业抱有殷切的信念,对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充满钦佩。她去石家庄参观了白求恩的陵墓。抗日战争期间,她用药物支持加拿大医生。

康复期间,乔治熟悉了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各种人民团体:自卫团、农民协会、工会、妇女协会和儿童协会。一天,一群人骑马来到村子里,给英国人带来了晋察冀游击区司令员聂的请柬。他们把他带到聂将军的司令部。他参观了将军的总部一周,得到了很多灵感,然后去了红色政权所在地阜平。途中,他们停下来参加“军民合作会议”和更大的“人民代表大会”。他们随后北上,发现红色政府原来藏在一座古庙里。

在整个边区,寺院里的和尚和游击队相处得很好,这个地方也不例外。学生团体和代表团的紧张生活,跟随着敌人的脚跟在办公室和数百个政府机构之间忙碌的联络工作,以及不断的电话和无线电报,所有这些僧侣们都视而不见,仍然进行着古老而和平的佛教活动!

乔治这样描述红军:“这是我生活过的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比不上牛津大学。”

聂将军让乔治参观整个地区,并给他派了一个同伴和四个卫兵,于是他们骑上马出发了。

一天,一份电报说,已经安排了一批护送人员通过危险的郑州至太原铁路。乔治骑着日本马在山里拉车,他有权做马鞍。那匹马艰难地向南行进。当他到达总部时,乔治发现一匹漂亮的小马在等着他。他总是庆幸自己运气好,但是小马把他摔在了地上,他的打字机、相机、日记和胶卷都掉进了肮脏的小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