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的起源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一年一度的鬼节,佛教称之为“玉兰节”。相传在这一天,阎罗王会打开地狱之门“鬼门关”,让被囚禁的鬼魂出来自由活动,直到7月底。因此,在此期间,民间流行祭拜死去的亲人,烧钱元宝、纸烛、燃放河灯,以祈求祖先保佑,消灾增福,或翻死者身,化解冤屈。

很多人不知道中国“鬼节”的由来。其实“鬼节”起源于佛教的“兰花节”。相传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尊在得道之前就失去了父母,非常想念母亲。完工后,他用眼睛去看地狱,寻找他的母亲。结果他发现妈妈掉进了饿鬼道,食入口化为熊熊大火,惨不忍睹。目连伤心欲绝,于是去找释迦牟尼大师请求解脱。释迦牟尼指示,因你母亲生前罪孽深重,死后坠入饿鬼道,万劫不复。想要摆脱,光靠自己是不行的。你必须集合所有人的力量来解决它。于是目连历尽千辛万苦,召集僧尼,在七月十五日举行了盛大的仪式,穿越了地狱中的亡灵,终于将母亲从苦难中解救出来。

印度梵文“倒挂”的意思,本来这个节日和中国的中原没有关系,但恰好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原地方官赦日也在这一天,于是“兰会所”的故事就和中原融合,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比如儒家的孝道思想,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鬼节中原,产生了教化作用。

中国的鬼文化源远流长。原始社会,人类崇尚万物有灵论。《礼记·祭法》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在劫。万物皆亡,人亦亡。”后来,鬼的概念越来越明显地从万物有灵中分化出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成了庞大的鬼体系,如地狱、鬼王、地狱十殿和法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等鬼官,集中体现在民俗、节日和鬼故事中。

书中说,在古代的这一天,人们会提前在街口村前搭起魔术师的座位和石鼓台。法师座前有一个穿越“地府”鬼的藏王菩萨,下面是一盘桃子和米饭。石鼓站在舞台上,手里拿着三块精神牌和令人回味的复杂物品。中午过后,各家各户把整猪、全羊、鸡鸭鹅和各种糕点、水果、瓜果摆上石鼓的舞台。负责人在每个祭品上插上蓝、红、绿三色的三角纸旗,并写上“玉兰节”“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在庄严的寺庙音乐中开始。然后,法师按铃,带领座位上的僧人念诵各种咒语和咒文。然后喂食,往各个方向撒一盘桃子和米饭,重复三次。这一仪式被称为“圣火开启”。清代学者王开泰曾写过一首诗:“道场满鬼,玉兰原古意犹存。然怪红匾贴门,肉山酒海庆中原。”它描述了中国东南沿海的万圣节习俗。

可见“鬼节”是因为传统美德之孝。如今,中国北方的人们仍在这一天烧纸钱,祭奠早逝的祖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祭祀方式虽然简单,但基本保留了鬼节的朴素含义。因为血缘的召唤,感情的延伸,对一个人未来的提醒,鬼节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即使岁月不同,焚烧的礼物不同,但活着的人永远也读不完对远方亲人无尽的哀思和深深的怀念。但是,“不同年龄的人对这个特殊的节日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未来的节日正在无情地向他们走来,从朦胧到清晰,从思念到恐惧,从恐惧到冷静,当他们思念过去的人时,其实是在思考他们今天生活的经历、内容、方式和追求。”

万圣节祭祀的鬼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邪灵,即非正常死亡的鬼,如杀人、溺水、烧死、吊死等鬼,民间称之为白鬼。恶鬼是鬼思想中的早期概念,是原始人类对死亡恐惧的直接反应。原始人对凶死者的鬼魂相当恐惧,经常为其进行不同的葬礼仪式。至今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凶亡者不能投胎为孤魂野鬼或进入死亡之城永不翻身。这种鬼最招人反感,往往出来就是灾难。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给恶灵加上了道德观念,即生前犯了罪或做过暧昧的事,死后也会加入恶灵的行列。佛教“盆景”的主要目的就是超度这些恶灵,让他们减轻罪恶和委屈,从而减轻痛苦。

还有一种所谓的“好鬼”,主要是死去的祖先和亲人。这种鬼祭是祖先崇拜的体现。在原始社会,善鬼和恶鬼的概念几乎同时出现。人们认为与自己有关的鬼魂不会伤害自己,还会成为黑暗中自己宗族或后代的保护力量。这种思想对中国鬼文化的祭祀和丧葬习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清明节和鬼节的祭祖活动,通过仪式将死去亲人的鬼魂带回来享用祭品,祈求鬼魂保佑和幸福。

中国的鬼节不同于西方的万圣节。现代的万圣节几乎成了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狂欢节,它不具备缅怀祖先的功能。而中国的中原鬼节比较严肃,比较孝顺,有很多禁忌。比如在鬼节,不能一个人去河边,以免被溺水的鬼拖下水,成为它的替罪羊;工程工人不能在这一天开始奠基,商店和工厂也不选择这一天作为开业日。